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全》2009,30(10):1-4
第五届亚洲安全社区会议暨全国安全社区会议将于10月18日~20日在北京举行,这也是亚洲安全社区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国家安监总局把安全社区建设纳入了《中国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和《安全文化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要在全国创建500个安全社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委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负责安全社区的建设宣传、技术支持、培训和推广工作。为此,就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社区,  相似文献   

2.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3,(11):22-24
从2004年的7个创建单位发展到目前超过2000个创建单位:从只有北京市和2个企业参与发展到覆盖全国24个省级区域;从经济发达区域扩展到欠发达区域;由城市街道扩展到农村乡镇,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已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3.
<正>大南街道位于沈阳市沈河区的中南部,面积1.68km2,下辖8个社区,10万人口,是沈阳市人口较多的街道之一。2007年10月,街道正式启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2009年10月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联合命名为第87个"全国安全社区"。2010年11月,街道通过了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安全社区认证中心专家的现场评审,成为沈阳市首批2个国际安全社区之一。大南街道是沈阳市第一轮城市改造地区,辖区内人口密集、小规模生产经营商业网点众多,濒临五爱市场、南塔鞋城,安全形势比较  相似文献   

4.
林静 《劳动保护》2009,(9):31-34
从2005年开始,上海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安全社区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在浦东新区花木等社区陆续启动了“国际安全社区”创建活动。短短5年时间,上海市不仅在全市50个街道、镇正式启动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培育出20个市级安全社区,11个全国安全社区,4个国际安全社区,还打造出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全社区。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务院、自治区、柳州市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通知要求,我县积极稳妥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在大力推进丹洲镇创建“全国安全社区”的基础上。力争再完成五个乡镇安全社区的创建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上渡街道自2011年9月作为仓山区开展"安全社区"创建试点工作单位以来,街道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于2011年12月举行了创建"安全社区"启动仪式。福州市、区安监局及仓山区政府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街道上下欢欣鼓舞,扎实开展创建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明确了创建安全社区工作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成立了创建工作促进委员会,下设创建办公室及各项目工作小组。二是充分调研,细化任务。在创建工作初期,街道制作了《创建安全社区居民调查表》,向单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栖霞区高度重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以仙林街道作为试点单位.成功创建了南京市首家“全国安全社区”。目前,该区内4家街道也正在开展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在这些安全社区创建过程中.笔者参与了创建的一些工作,累积了一些经验,针对创建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思考。在此与广大读者作一个交流。  相似文献   

8.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柳州市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一系列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升乡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促进经济建设稳定安全发展,今年三江县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在大力推进丹洲镇“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将完成林溪乡、洋溪乡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和斗江镇、八江乡、程村乡创建“全区安全社区”的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城街道是菏泽牡丹工业园所在地,是牡丹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城市建管中心。辖区22 km2,13个社区,4.8万人,有省、市、区直单位94个,企业43家,大型商业网点12个,个体工商户1060户。2007年以来,西城街道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全员参与,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2011年连续7年被山东省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4月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是菏泽市“平安菏泽建设先进单位”,并被牡丹区授予“安全生产特殊贡献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0):144-144
2007年10月11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麦子店街道、亚运村街道和建外街道为“安全社区”的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国际上第120~123个安全社区,同时也是全国第2~5个安全社区和北京市首批安全社区,标志着我国的安全社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江苏劳动保护》2013,(5):14-14,28
仙林街道2010年6月启动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并始终坚持“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理念。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为助推.在两年的时间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建立了街道主导、各级部门联动、广大驻街单位和居民群众踊跃参与的工作格局.2012年8月23日被正式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通过创建工作.仙林街道把安全社区理念引入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之中,同步推进,持续改进.有效促进了辖区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12.
《江苏劳动保护》2011,(2):19-20
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住户16264户,人口69634人,现辖7个社区居委会。学田街道安全社区建设“以全面覆盖为工作目标,以全民安全为工作主旨”,通过编好全员“安全网”、筑牢全民“安全墙”,围绕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十二项指标要求,狠抓基础、力刨特色,走出了一条极富地区特色的安全社区创建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城街道是菏泽牡丹工业园所在地,是牡丹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城市建管中心。辖区22 km2,13个社区,4.8万人,有省、市、区直单位94个,企业43家,大型商业网点12个,个体工商户1 060户。2007年以来,西城街道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全员参与,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2011年连续7年被山东省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4月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是菏泽市"平安菏泽建设先进单位",并被牡丹区授予"安全生产特殊贡献奖"。安全社区建设,涉及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涵盖了交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坚持“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的理念。历时近4年打造安全社区。2010年11月,辖区内的夏港街道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成为广州市第1个“全国安全社区”。2012年,东区、联和、永和、萝岗4个街道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其中,夏港街道于2012年11月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定,成为广州市第1个“国际安全社区”。本栏目在2011年、2012年先后分享了萝岗、联合、东区街道安全社区建设经验,本期特别介绍广州首个国际安全社区——夏港街道。  相似文献   

15.
安全社区建设已在我国全面开展.江苏省已有5个街道获得全国安全社区命名.近100个街镇启动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2013年将会是我省安全社区建设大发展的一年。那么作为安监部门特别是基层安监局如何发挥自身作用,积极指导推动辖区内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江苏劳动保护》2014,(12):F0003-F0003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安全生产的红线,更是南夏墅街道创建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和谐幸福南夏墅始终要保持、决不可逾越的红线。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紧紧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的主题,组织交通、消防、工作场所、居家、校园、涉水、治安等七个项目组,在社区开展大型安全宣传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截止目前,厦门全市6个区共23个街(镇)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10个街道已通过了省级安全社区评定,1个街道已通过全国安全社区评定,1个街道正在积极准备"国际安全社区"的申报工作。从2010年3月起,厦门市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和省安监局关于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抓住筼筜街道被确定为省首批安全社区创建试点单位的契机,秉持"以人为本,共享健康"的建设理念,按照"试点先行引路、以  相似文献   

18.
张滇 《劳动保护》2005,(5):76-76
4月6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在北京召开“安全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会”,会议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办事处等4个单位介绍了建设安全社区经验的基础上,呼吁全国各地搞好社区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11年8月,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在3年多的创建工作中,项目引领,一直是白云街道创建安全社区的重要内容. 创建伊始,白云街道通过对辖区特点、安全现状的全面调查和系统评价,经过认真分析和专家组的评估,综合各方面意见,明确了安全干预重点,确定了“安全社区”推进项目,设立了交通、老年人、居家等11个安全促进项目组,制定了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和控制目标,实施了切实可行并持续有效的,覆盖不同人群、设施和环境的安全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8月,滨海路街道作为山东省烟台市今年惟一一个、莱山区首个通过国家安全社区验收的街道,被正式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这是对滨海路街道近年来抓安全生产工作,营造平安和谐宜居环境工作的肯定。滨海路街道辖区总面积27.61km2,辖有9个社区、5个自然行政村,常住人口1万4351户。辖区位于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居家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