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油短缺与中国经济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油短缺已经成为引起中国能源危机最核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石油短缺的背景及其影响因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石油依赖程度”这一概念。本文还把石油短缺与经济安全问题联系了起来,并提出了确保我国经济安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石油需求预测及经济危机下的应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资源的特殊性使得石油市场一直变幻莫测,尤其是当前经济危机影响下,我国石油市场的走向及应对策略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石油需求的走向影响着我国石油政策的制定,因此石油需求的预测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应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采用了1985至2008年这24年的石油需求数据,对我国未来五年的石油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需求量将持续上升,而且增幅较为稳定。在此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石油市场的现状分析,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国内的石油供给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存在隐患;另外,工业石油消耗强度过大也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再加上我国石油进口多集中于中东等地区,渠道单一且不确定因素较多。结合当前经济危机条件的冲击影响,从保证国内石油供给、平衡能源消费结构和石油进口区域多元化这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应该加大国内外找油的步伐,多区域进口石油,并加大新能源和低能耗能源的研发,全面保障我国石油市场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能源安全的路径选择与战略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能源战略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源安全与能源战略日益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和国家安全战略中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阐述了制定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性,提出了能源安全的选择路径,构建了全面性能源安全战略框架,为制定我国长期能源安全战略提供参考.论文认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是能源可持续供给、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突发事件合理应对、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路径应从能源供给安全、能源生产和使用安全、能源运输安全、能源环境安全及能源安全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选择;健全能源管理体制、能源政策、能源市场、能源技术、能源战略储备、提高输送能力、能源环境与节能是能源安全战略框架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以下建议:建立国家能源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运用市场机制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能源利用多元化;加快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加强能源资源的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4.
从中亚局势看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11”美国遭恐怖袭击 ,极大地影响了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格局 ,传统的安全战略理念面临着新的重大挑战 ,各国都在进行着重大的战略调整。美阿开战 ,世界石油市场骤升骤降 ,未来的发展变幻莫测 ,难以预料。与世界政治军事及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石油安全战略 ,又一次引起世界各国的严重关注。不久前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通过的反恐宣言中 ,制订了打击恐怖主义的八项措施 ,其中第四条专门论及能源安全 ,提出“通过‘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安全倡议’机制 ,加强地区能源安全 ,研究本地区能源供应面临的短期问题和长远挑战的应对之策”。作为世…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石油、煤炭资源丰富,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持续开发西北地区石油、煤炭资源,对促进西北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当前西北地区开发石油、煤炭资源的现状和条件入手,提出这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战略构想,并指出保证战略构想实现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是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在对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模型以及由对外依存度、能源消耗弹性指数、能源储量比、能源生产弹性指数、运输线路长度和人均GDP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对全国30个省(市、区)"十五"时期的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安全供给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①我国区域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程度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②能源安全供给风险的应对能力差异是区域脆弱性分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是持续的热点议题。当前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披露多基于形象宣传的目的,评价指标选取存在目的性与片面性,降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力。石油企业是关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其社会责任履行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论证了公司战略视角构建石油公司社会责任框架的理论依据,提出了石油公司社会责任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从政府责任(股东责任)、社区责任、员工责任、消费者责任和生态环境责任五个维度优选了38项测评指标构建石油企业社会责任框架。在此框架下,文章收集了我国石油公司的相关数据,利用熵权和TOPSIS方法对石油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基于战略视角构建的社会责任评价框架体系能够将石油公司战略使命和企业社会责任有效关联,能够突出企业经营中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且能够反映石油公司社会责任绩效在行业中的位次。  相似文献   

8.
绿色创新作为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有机整合的发展战略,是当前解决城市发展困境的一剂良方,实践中,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提升成为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家高新区是推动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提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关于国家高新区设立是否对城市绿色创新发展起作用仍需要进一步实证检验。利用中国285个地级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现双重差分的目的,识别国家高新区建立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并评估高新区驱动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家高新区显著提高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这一结果在经过了反事实检验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从理论上构建了高新区驱动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实证检验甄别出了高新区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创新驱动机制和结构驱动机制,而未通过集聚驱动机制,"形聚而神不聚"的现象仍广泛存在。③高新区驱动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高新区对东部区域的绿色创新效率驱动效果明显,而对中西部区域效果不明显。④高新区驱动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还存在着城市等级的差异,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边际递减规律",相比于省会城市,副省会城市、较大的市和一般的市从高新区设立当中获得的政策效益更大。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作用,文章据此从发挥集聚推动效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高新区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全球化、国情和宏观经济运行的现代视角对国家储备物资的实质属性及其功能特征进行深入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国家储备物资在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必要性及其投入使用的作用原理,对国家储备物资参与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生活的现代价值及其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证明,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或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巨灾和风险时,国家储备物资因其属性功能而不仅具有比较优势,更具有绝对优势;它们的投入和使用对国家政治和经济的稳定,保证民生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可以发挥刚性作用与弹性作用。这种功能性的优势及其作用是市场机制不具备的效能,是社会其他资源或力量无法替代的,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中,它们是国家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与粮食产地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85-2008年中国雀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种植规模与单位产量的作用机制,进而分析了产地转移对国家粮食总供给的影响.结论表明:①中国的稻谷、小麦、玉米产业正分别向黑龙江、河南、内蒙古等气候资源匮乏地区转移或集聚;②粮食产地转移的主导因素在于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业与畜牧业、农业与非农的成本收益比较,而气候变化因素仅处于附属地位;③基于规模效应、牧入效应以及回弹效应的作用机制,东北三省、河南、内蒙古等地区的增长潜质往往优于其他地区;④落后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产与政策成本,往往要低于发达地区保留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粮食生产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应具有可持久性.粮食产地转移过程中,并未呈现粮食供给安全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中国应该在气象预报、水利设施、抗灾能力、中低产田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摒弃区内平衡的传统观念,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并辅以国家粮食储备战略应对特大灾害的供给风险.  相似文献   

1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ield observations and experiments on the distance and rate of dispersal of self-sown Scotch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and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Karst.) progeny has shown that the rate of their hydrochorous dissemination downstream is an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dispersal in upland areas. A hypothesis assigning priority to the role of hydrochory in the expansion of conifer populations to the tundra (periglacial) zone along with climate warming has been formulated and substantiated by comparative isozyme analysis of populations in transects lying along and across rivers.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工程费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用有效性评价是工程评价的重要方面。从政策制定和执行角度对退耕还林的费用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从退耕地选择和造林入手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费用有效性殛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尝试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由于缺乏长期的和有效的退耕还林规划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缺失.使得退耕还林费用有效性的损失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广泛存在。而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不相害性是影响工程有效实施的基本矛盾。有必要在遇耕还林中确立明确的规划、清晰的退耕地选择标准。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和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控制机制。构建协调多方利益的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而改进退耕还林工程的费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由于我国的国土规模、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很大,地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一直存在着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个长期的国内政治经济现象.这种地区发展的差距表现为各类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同,反应不同.有些地区能够借助经济的全球化而发展自身,有些地区则无法从中受益,甚至因而处于更加落后的境地.本文从三大经济地带、各经济区和各省(市)区三个屡次分析和探讨了不同区域对经济全球化响应的差异,并对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内部区域一体化格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是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文在明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原则和利益相关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平台建设思路和生态补偿运行机制。生态补偿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交易市场平台;建立以生态补偿保险、生态补偿期货、互助基金、证券化交易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补偿风险保障平台;建立以相关独立认证和监测(检测)、资产评估、审计、代理等机构组成的生态补偿交易中介服务平台;建立生态补偿监管平台。生态补偿运行机制需要将法制建设、财政扶持、税收调节和保障措施等系统化:推进《生态补偿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补偿协定》的制定;完善并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转移制度纵向化、"环境财政"等制度;改革创新区域或专项税收制度;构建完备的生态补偿评估、考核、监督管理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5.
In the crustacean Eudiaptomus gracilisSars,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rtality (D) and the ratio of main cations (R, the ratio of the sum of potassium and sodium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s to the sum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s) were studied. The calculated regression equation D= 315 – 355/Rwas used for predicting the state of E. gracilispopulation in Lake Poppalijarvi (Karelia) polluted with mining waste. At R< 0.47, the population will survive; at R> 1.53, its extinction should be expected. The results of hydrobiological observations on Lake Poppalijarvi confirmed the prognosis based on the equation.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分析法,以及系统科学的思想,分析了我国20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高碳排遗憾,对房地产业、建筑业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到碳排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认为: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目前面临着认识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和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建筑物碳排量评价标准,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制定低碳建筑标准,促进建筑业结构调整;以节能减排为导向,理顺能源价格;以及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等建议。得出了发展低碳建筑应该通过文化理念的回归与进步,依靠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才能实现的结论。然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制度的约束难免会影响原有的发展方式。可见低碳建筑的发展的确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18.
地质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质旅游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文献。本文从地质旅游的含义、地质旅游活动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建设出发对地质旅游进行归纳和总结。综述表明,地质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地方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是一重要的生态和可持续旅游型式。  相似文献   

19.
Northern Rangelands of Kenya have continued to grapple with management challenges largely due to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s thereof. Eroding customary institutions and new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ze the system suggesting that adaptation is taking place to cope with the change. It is imperative that these socio-ecosystems adjust to the disturbance without disintegrating into a different state that is controlled by a different set of processes to ensure sustainable rangeland management.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hange, the study sought to evaluat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engaged in tackling growing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factors challenging development within the last decade. Three study sites namely Kinna, Makurian and Westgate, representing three types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elders only, group ranch committee and community conservancy board), were investigated. Key informants, focused group discussions and household survey methods were used to gather data. Data were managed and analysed using Ms Access, Ms Exce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SPS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ore actors (internal and external) are engaging in management of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factors challenging development within the last decade. The co-management approach allows increased capacity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and further present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a diversified livelihood, two key features of ecosystem resilience. Findings are useful as the Kenya government implements the National Land Policy that recognizes the need to restructure community land and it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The main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populations is revealed for some insect groups (Carabidae, Curculionidae, Chrysomelidae, and Hemiptera) on islands of the Kuibyshev Reservoir. This mechanism is the dynamics of the ratio of species with imaginal and preimaginal winter diapause. The extent of these dynamics depends on the stability of habitats, which in turn depends on water-level conditions in the reservoir. The period of adapta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carabids of the most flooded biotope to the extreme impact of water conditions is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