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工伤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工伤保险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工伤保险必将对安全生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讲座从工伤保险的意义与作用、现状与发展、基本原则和特点、工伤保险补偿待遇、工伤保险费率水平与调节作用及工伤保险基金管理等方面讲述了工伤保险及其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
陈刚 《劳动保护》2008,(10):30-31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改革,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经历了从初期的改革方案设计,到明确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制度模式、开展工伤保险改革试点直至建立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体系等一系列过程。  相似文献   

3.
预防为先 康复为重——德国工伤保险制度一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于1884年颁布工伤保险法,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国家。德国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分为3大类:一是公共系统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二是农业同业公会,三是工商业同业公会。其中工商业同业公会是德国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包括了26家同业公会,参保的工商企业达300万家,参保人数达421.7万人,占德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日前,记者从福建省政府获悉,我省近日修订了《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扩大了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和工伤的认定范围,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纳人工伤保险的适用范畴,并大幅度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今后,职工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林静 《劳动保护》2009,(5):78-78
4月14日,全国工伤保险工作座谈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会上总结了2008年工伤保险工作,探讨了2009年工伤保险工作的思路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在当前高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处理工作上所遇到的问题,除了实务操作上的问题以外,更多的是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层面上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工伤保险待遇争议案件的处理实务,提出以下工伤保险待遇争议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之意义 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是实施工伤保险制度的3大功能之一。工伤保险制度首先是具有对受害人的经济补偿和救助的功能;第二是为受伤害人员提供医疗与康复保障,为再就业创造条件;同时,工伤保险制度还承担促进事故预防和发挥职业病防范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既是工伤保险制度本身的任务和要求,又是工伤保险制度应有的作用和归宿。  相似文献   

8.
林静 《劳动保护》2008,(3):52-53
自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参加工伤保险的总人数从2003年底的4575万人,增加到2007年底的1.2155亿人,净增7580万人,增长了1.7倍。2008年1月18日,在《工伤保险条例》颁布5周年前夕,全国各地工伤保险战线的工作者齐聚河北涿州,借全国工伤保险工作座谈会,探讨如何乘势而上,找准重点,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多了。2年多来,工伤保险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2年参保人数已经达到了8500万人,比《条例》实施前增加了4000万人;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的完善、制定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工伤保险开始覆盖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制定了国家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认定等政策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对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伤事故不可避免。工伤保险由工伤而起,因工伤而设,以保障工伤职工获得待遇支付和职业康复,分散企业工伤风险,提高社会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为目标。经过自1884年德国实行工伤保险制度以来的一百余年发展,工伤保险制度在工人、企业和政府三方协调机制中展示出了超强的调节能力,成为当今各国不可缺少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已正式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新时代,但我国市场经济建立不久,工伤保险起步时间不长,在发挥工伤保险的预防作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和与之配套的劳动保障部令第17号、第18号、第19号3个部颁规章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颁布施行的工伤保险法规、规章,主要是按照建立和发展工伤保险制度的要求,来改进原有工伤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非合理性,从而使新制定的工伤保险法规政策更趋于合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记者从劳动部门获悉,为保证民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保障部近日出台了《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将作为今年扩面征缴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信息四则     
◆《工伤保险改革与实践》和《德国工伤保险运作》两本书已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组织编写出版。《工伤保险改革与实践》收录了全国50多位专家、学者和社会保险干部对工伤保险改革的认识与建议以及有关国家法规和地方工伤保险条例细则,集中反映了全国20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科学》2004,(C00):82-83
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益,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从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出发。现就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工伤认定和赔偿程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拥有工伤认定的专属行政权。而从第2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动机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因而应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待遇的情形。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作为法律授权从事一定行政职能的机构,其支付行为的依据正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2005,(1):i014-i014
为了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做好铁路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铁路企业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工伤保险,执行国家和企业所在地的工伤保险政策。铁路运输企业以铁路局或铁路分局为单位集中参加铁路局或铁路分局所在地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17.
《江苏劳动保护》2004,(2):39-40
今年1月1日起,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对于广大职工来说,最关心的是《工伤保险条例》赋予职工哪些权利。新的《工伤保险条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赋予了职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工伤保险部门在工伤保险工作中,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这就是处理好工伤保险新老政策衔接的关系,工伤保险与养老保险政策衔接的关系,经济补偿与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劳动科学》2007,(6):59-6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由工伤保险为其提供医疗服务保障,是工伤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工伤职工依法享有医疗服务的权益,有利于加强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有利于规范医疗行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各地要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就加强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现代职业安全》2006,(1):94-96
职工和家属说工伤保睑是伤残职工的救生器;工会干事说工伤保险是劳动者的保护伞,律师说工伤保险是工伤职工争取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用人单位院工伤保险是化解工伤风险的法宝;社会保障官员说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监管官员说工伤保险是重要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专家说工伤保险是目的与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国际劳工局官员说工伤保险是国际公约不可或缺的重要成份;学者说工伤保险具有工伤救治、工伤补偿、职业康复、工伤预防和分散风险的基本功能;媒体说工伤保险作用大、影响大、效果好,是社会的润滑剂.是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工伤保险到底是什么?工伤保险有哪些功能?工伤保险机制如何才能高教运转?对此,本刊特邀专家,通过讲座的形式与广大读者其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