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体生物节律的运用已经深入到社会许多领域,我们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充分的利用节律规律来调度工作,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会提高,事故也会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用或正准备用生物节律理论来指导伤亡事故的预防,且大有方兴未艾之势。本人认为盲目相信生物节律理论,会把安全工作引入岐途。一、生物节律理论简介生物节律论者认为:每个人从他出生那  相似文献   

3.
自《劳动保护》1985年第9期报道了我们三分钟绘制出生物节律图的消息后,我们接到了不少读者来信和来访,他们从不同角度对生物节律的应用提出了许多问题,要求我们解答。由于这是一门新的学科,我们所知有限,不可能作出详尽的说明。现仅就学习和实践所得,从以下儿方面谈几点应用体会,供有关同志参考,并望指正。 一、为什么掌握生物节律即可减少或避免责任事故?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许多生物的生长活动,都存在节律。这一点,已为广大群众所承认。后来,又有些科学家发现,人也有着自己的节律,而且通过多种方法,得出了人类体力、情绪、智力三方面周期…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物节律的起源、定义及本质,将生物节律从人体三节律和频度两个角度分类,概述其参数变化规律,并阐明矿井生产环境中导致生物节律偏移的因素。简述生物节律的计算方法,提出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即excel表格的编程功能建立节律预测表,对职工进行安全评价。通过对矿井伤亡事故实例的计算与分析,探求生物节律和矿井生产事故之间的关联度。在充分考虑生物节律的基础下,提出现实可行的安全策略,降低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对人体生物节律理论,国内外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开展这方面的讨论对正确运用人体生物节律理论指导安全管理大有俾益。本期选登的三篇文章有自己的见解,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应用人体生物节律理论于安全生产,目前越来越普及。但是若一般地运用手工绘制生物节律图,却是一项很烦琐的工作,而且难免不准确。这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湖南省水电厅和湘江氮肥厂为了突破这一难题,于去年4月采用Basic语言编制了人体生物节律的计算机程序,将所编程序输入 Ap  相似文献   

7.
7月中旬的一天,河南省林县钢铁厂侯启发、侯福堂和贾秉书三同志来到编辑部办公室,要为在座的同志绘制生物节律图。三位编辑同志欣然接受了他们的请求,一人说出了自己的农历生日,二人说出了各自的公历生日。不过十分钟,三位同志1985年的生物节律图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侯启发等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生物节律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和预防工伤事故的报道日渐增多,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兴趣和关注。但是由于生物节律理论是在“生物钟学说”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生命科学中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迄今,人类还远远没有揭示生命现象的全部奥秘。因此,应用生物节律于安全生产,不论国内外都曾一度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无外乎生物节律理论的科学性如何?它的  相似文献   

9.
有关学者经过长期研究表明,人体内的各种生物活动过程都有一定的周期。事实证明,有节律的活动是最合理、最经济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生物节律理论是叙述生命活动周期与人类体力、情绪及智力状态间的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迄今仍未在科学方面得到证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由模糊——清晰——模糊——清晰而逐步深化的。对生物节律理论的认识过程也是如此。许多文章对生物节律的高潮期和低潮期的定义是一致的,它们的天数相等。但是,对临界期的说法却有差异。笔者认为:凡生物节律曲线由正(高潮期)向负(低潮期)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安全》2006,(6):98-98
案例:2004年1月15日上午,某机械加工厂金属结构车间铆工班职工张某根据班长安排在厂房内和另一职工在搬动一工件时,由于左脚被地上的杂物绊住,不小心工件从手上滑脱,将其右脚第一、二趾砸伤。车间主任考虑当时任务多、效益好、奖金也多,且上级对安全考核很严,若如实上报,车间、班组的奖金和声誉都会受到影响,便对班长说:“给老张做做工作,该看病看病,该休息休息,工伤就别报了。至于老张的待遇,告诉他,少不了。”班长按此指示对张某做了工作,张某觉得应该给领导面子,同时自己又不损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消极休息与积极休息对缓解监控作业疲劳的作用,在分析监控作业特点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语言编程模拟监控作业,设计两个主实验分别从主观评价及生理心理指标测量等方面对被试者在采用不同方式休息前后的疲劳指标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较多采用的消极休息方式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较好缓解监控作业疲劳,以小强度运动为主的积极休息方式也能够较好地起到缓解监控作业疲劳的效果。但经过同样时间、同样强度的监控作业后,在相同短的休息时间内,采用积极休息方式比采用消极休息方式对于缓解监控作业疲劳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确定事故风险度的几种因素,在这些因素中,主要是人体的生物节律。由于人体24小时生物节律的波动,人的反应能力和工作状况也有连续24小时的起伏现象。一般来说,人的智力和体力都是白天比夜晚高,凌晨最低。事实上,通过实验也观察到,在凌晨,人发生失误的频率最高。同样,几个现场所记录的一天的事故率也是凌晨最高。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因素与生物节律是无关的。如疲倦、失眠、激动和健康状态。但是,这些因素也能影响人的行为和一天的事故波动情况。况且,在大多数生产条件下,工厂的生产性质和环境情况均能改变24小时的事故风险度。这些因素中的某些因素与班前的睡眠状况,交接班的时间、交接班  相似文献   

13.
孙汝山 《劳动保护》2012,(4):106-107
紧张的工作易使人们身心疲惫,良好的睡眠才能确保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打呼噜,也就是打鼾,曾一度被认为是身体健康睡得香的标志.实际上医学研究证明,这一说法并不正确. 呼吸暂停症状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生物节律理论正确与否,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判断的标准是实践。本文通过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综合比较,验证生物节律理论的正确性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适用性,并通过多种分类比较,探讨其规律性。一、临界期发生事故的相对比率生物节律理论认为,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是临界期,其次是低潮期。笔者统计分析了130例事故,列出生物节律各期发生事故的次数与相对比率,见表1。  相似文献   

15.
人人都有生物钟 生物节律理论是一门既老又新的学问。远在古代就有人研究:雄鸡为什么能报晓,病人的出生年月与病情发展有什么关系。但是,直到20世纪初,科学家才揭开了生物节律的秘密,证明一切生物,包括人,都有生物钟,它存在于神经节(核)或神经细胞中。 乍听起来,生物节律理论似乎很深奥、很神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出,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好,浑身是劲,头脑灵活,工作效率高,而在另一段时间,则感到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头昏脑胀,心情烦躁,容易动怒。原因是什么?这一方面有思想意识、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生物节律理论在铁路行、调车安全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对生物节律理论的涵义以及相关专业论文著作中对临界日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概述。通过对生物节律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扩大范围的"72小时临界期"作为统计样本数据的依据。经过对37个样本的统计分析得出,对于铁路行、调车工种情绪高潮期是危险多发阶段,并归纳出"低低高、高高高、临低高、低高高"四类针对行、调车工种的"特别危险"级别的生物节律组合,然后使用四起一般事故作为以上分析结果的佐证。给出了生物节律在行、调车安全生产中应用的四项建议。最后,得到生物节律技术是对传统安全管理方法补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工时制度,即工作时间制度。对于地铁司机而言,适用的工时制度为综合计算工时制度。工时的合规性是其合理与否的前提条件,探讨地铁司机工时制度的合规性的目的在于保证地铁司机享有法定的休息权利,有利于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1.休息片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一天中多进行几次短暂的休息,做做深呼吸,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以使你放松大脑,防止压力情绪的形成.千万不要放任压力情绪的发展,不能使这种情绪在一天工作结束时升级成能压倒你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9.
累了休息,渴了喝水,有病求医这是人们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其实,这并不是很科学的。因为,人们固守“累了才休息,渴了才喝水,病了才求医”的生活模式,其结果往往是“亡羊补牢”,虽说不晚,但毕竟已给身体带来了危害。近来,我国医学界有人倡导一种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反的逆行养生法,即不累也休息、不渴也饮水、无便也入厕、无病也求医。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养生方法。不累也休息人对劳累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劳累超过极限,健康就要受到损害。不累也休息,即人在工作、劳动、学习时,身心还没感到劳累就休息,这是一种积极的休…  相似文献   

20.
图片新闻     
<正>重庆:高楼上的"开心农场"2月25日,重庆一公司楼顶"开心农场"油菜花已盛幵。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在楼顶建设"开心农场"主要是为了给员工提供一个休闲舒适的休息环境,来释放工作带来的各种压力。同时,自己种植的蔬菜也可自行采摘回家。(中新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