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严重威胁着环境和人类健康。随着VOCs问题的日趋突出,关于VOCs监测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检测技术逐渐完善。本文对大气中VOCs的监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重点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离线检测方法和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法在线监测方法。此外,本文分析了各种采样方法及仪器检测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大气VOCs的监测与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吸附管被动采样-热脱附解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暴露量的采样、分析方法。14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出限为0.002~0.005 ng/h。该法采样无需动力,具有简单、方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环境气体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挥发性有机物是近地面PM2.5和O3的重要前体物,对大气环境影响日益突出.文章对当前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手段及难点、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现状及采集方法、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管理及监测要求等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保障,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开展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智能化走航监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湖北省典型水体中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进行了长达4 a的监测分析,并对湖北省重要水体长江、汉江、清江及部分水库中SVOCs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是臭氧污染问题逐步显现,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防治是当前改善大气环境的主要手段,国家近年来先后密集出台了诸多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措施。本文针对当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测监管控制标准、监测仪器、监测方法、监管方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规范挥发性有机物定义,明确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关键指标,尽快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管标准体系,加快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体系研究,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行业特征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青奥会期间,南京市采用苏玛罐采样和GC-MS分析的方法对2家石油化工企业部分典型工艺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组分为烷烃、苯系物、含氧有机物、卤代烃和烯烃;主要特征污染物包括异丁烷、正戊烷、正丁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醛、丙酮、二氯乙烷、三氯苯等.对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成分分析,为“十三五”开展的石油化工行业自行监测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理论,对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以水中氯仿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测量重复性、使用注射器、标准曲线拟合等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求得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结果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目的是建立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以评定测量结果的质量。该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固定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技术现状与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周刚  钟琪  赵金宝  杨凯 《环境科学》2013,34(12):4764-4770
结合我国"十二五"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要求和当前国内外相关监测管理现状,研究分析了适合我国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的仪器系统结构和技术特点,进而从系统采样预处理技术和分析测量技术两方面,提出了符合我国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技术特点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吹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丙烯腈、松节油、四乙基铅3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测定结果表明:所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前处理无需有机溶剂萃取、绿色环保。丙烯腈、松节油和四乙基铅3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出限在0.05~0.30μg/L,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特定项目的监测要求。在对实际水样的测定中,该方法测得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28%~17.9%内,回收率在75.0%~114%,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可用于实际水样中3种特定有机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影响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因素很多,如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可能通过采样瓶的扩散,使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按分流比20∶1分流进样,选择11#捕集阱,样品解析时选择解析时间0.5 min,选择吹扫管支座温度为40℃,选择与目标化合物相比相对保留时间在0.8~1.20之间内标物,同时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器皿清洗等条件严格按照国标方法进行,可以确保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室内建筑装修材料中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负担,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控技术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为了降低由建筑装修材料给室内造成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某未装修、已装修建筑进行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监测。首先对建筑装修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散发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一些解决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的对策,最后对这些解决问题对策的有效性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这些解决方案能够加快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消散速度,减少房间的闲置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PM_(2.5)与臭氧是我国现阶段大气污染最突出的问题,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大气环境恶化的关键,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支持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更好地促进与提高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科学研究,《环境科学》在2011、2013年出版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减排控制、环境政策研究"专辑的基础上,策划编辑出版了本专辑,征稿邀请发出后得到挥发性有机污染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人  相似文献   

13.
超市食品容易产生异味,导致顾客产生不愉悦的嗅觉感受,这些异味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为确定超市异味VOCs化学成分及其来源,对超市开展现场采样检测.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的VOCs采样检测方法: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TD-GC/MS)、气袋采样-TD-GC/MS和苏玛罐采样-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质谱法(GC-FID/MS),对超市室内空气中的VOCs进行采样检测比较.结果表明,苏玛罐采样法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体积分数为63.3×10-9~86.8×10-9,共检测出26种VOCs,主要包括卤代烃、烷烃和苯系物,但异味贡献较小,未检测出异味较大的VOCs;气袋采样法仅检测出9种VOCs,且φ(TVOC)均小于10.0×10-9,说明气袋存在显著壁吸附效应,不适用于本次实验;吸附管采样法的检测结果显示,φ(TVOC)为79.5×10-9~86.1...  相似文献   

14.
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在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来源和分布。VOCs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工业生产、溶剂使用和农业活动等人类活动,而SVOCs则主要来自植物、土壤、废水、动物废弃物和汽车排放等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本文主要探讨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在环境中的分析与监测,包括其来源、分布、影响等,以期为相关学者带来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交通干道附近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连续6 d监测,利用浓缩进样和GC/MS分析技术对样品中浓度较大的苯等7种典型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和讨论。得出汽车尾气是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且有机物浓度与车流量成正比,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机制和实际监测效果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的监测和处理,需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提高重视,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措施,为保障人们的健康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本文从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研究要素分析入手,简要分析了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环境监测模型,并对污染物处理措施展开了集中的讨论,旨在为环境监测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挥发性有机物定义,对比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情况,分析了昆明监测现状及发展需要,提出昆明开展该项目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PTR-MS在线监测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PTR-M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在线检测技术,它测量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已经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领域。文章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和装置结构,给出了一些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例子,并对该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9.
应用冷冻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有机材料工艺雕刻废气中的挥发性毒害有机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是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的挥发性有机物.为研究长沙市城市大气BTEX污染特征,选择2个典型城市站点(采样点S和W)于2017年8月进行了连续采样分析.结果显示:2个采样点BTEX平均浓度分别为(9.84±5.44),(6.35±4.68)μg/m3;其中间/对-二甲苯是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