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闽江口鱼贝类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残留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子课题研究结果.应用GC和GC-MS分析了闽江口采的鱼、贝类样品中DDT,BHC及石油的残留量.马尾采的鳗鱼中,∑DDT和∑BHC残留量比较高,分别为146.5和39.8ppb.此外,在鱼样品中还鉴定出一些其它有机污染物.闽江污染造成对鱼和滩涂养殖贝类的轻微影响.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售海产贝类食用安全质量评价及分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无公害食用安全标准,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和综合质量指数法,对15种上海市售海产贝类中的4项重金属指标进行了质量评价及食用分级.结果表明,市售海产贝类食用安全质量总体良好,所测样品的总Hg、多数样品的As、Pb和Cd含量均符合食用安全标准;15种市售海产贝类中,2种处于危险食用水平,1种处于谨慎食用水平,处于基本安全食用和放心食用安全水平的分别有4种和8种.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1月在桑沟湾贝类养殖海域分别采集表层海水、表层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进行了石油烃含量分析.依据石油烃含量检测结果,分析了桑沟湾贝类养殖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以及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和种间差异,并对3种介质中石油烃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最后探讨了贝类体内积累的石油烃及对贝类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琵琶湖一污染状况及原因近年来,琵琶湖全域富营养化不断发展,污染程度逐年加深。战后不断发生鱼贝类被毒害、自来水发臭以及PCB污染等。连一直被称为贫营养湖的琵琶湖北湖自1977年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南滩涂养殖贝类发生大面积死亡,根据对贝类养殖区周围的环境状况、污染源、水质、底质调查结果,结合生态毒理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化工废水排放对养殖贝类的影响.结果表明,位于养殖区上游化工区排放的污水对养殖贝类有较大毒性效应,已明显影响到贝类养殖区的海水水质和底质.在不利的气象、水文条件下(降水量少,盛行偏北风,小潮汛),造成排放的污水不能有效的稀释、扩散,造成贝类养殖区的海水水质和底质严重污染,从而导致位于下游的养殖贝类大面积死亡.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HTO在海洋环境中的行为,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5种海洋贝类对HTO的吸收和贝类组织中结合态氚的形成动态.结果显示:贝类组织中的氚以自由水氚(即HTO)和结合态氚形式存在,以自由水氚为主,其量占贝类中总氚比活度的97.4%以上,结合态氚的含量很低,仅占贝类中总氚比活度的0.4%~2.6%.海洋贝类对自由水氚的吸收速度非常快,仅2h有3种贝类(青蛤、紫贻贝和焦河蓝蛤)已达最大值.结合态氚的形成和积累随时间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富集系数(CF)值分析表明,海洋贝类对HTO没有明显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7.
X591200601479海洋贝类对HTO的吸收和结合态氚的形成动态/史建君(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5,26(4).-177~180环图X-5为了探明HTO(氘水)在海洋环境中的行为,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5种海洋贝类对HTO的吸收和贝类组织中结合态氚的形成动态。结果显示;贝类组织中的氚以自由水氚(HTO)和结合态氚形式存在,以自由水氚为主,其量占贝类中总氚比活度的97.4%以上,结合态氚的含量很低,仅占贝类中总氚比活度的0.4%~2.6%。海洋贝类对自由水氚的吸收速度非常快,仅2h有3种贝类(青蛤、紫贻贝和焦河蓝蛤)已达最…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温州市售贝类中重金属(Cu、Pb、Cd、Cr、As、Hg)的含量,并采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2001)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检测结果显示:温州市售贝类中Cu:1.23~10.67 mg/kg,Pb:ND~0.47 mg/kg,Cd:0.055~0.579 mg/kg,Cr:0.24~4.12mg/kg,As:0.39~2.95 mg/kg,Hg:0.014~0.036 mg/kg。市售贝类中Cu、Pb、Hg含量低于限量标准,但Cd、As、Cr有超标。说明温州市售贝类存在食用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编辑部: 贵刊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刊登吴宝铃同志的《保护海洋环境》一文提到:“据估计海洋每年能够提供高蛋白质食物(鱼、虾、贝等)2亿吨,……”这个数字同今年第二期《海洋》月刊上的文章《海洋、人类与生物圈》所提供的资料有很大差异。后者认为“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鱼、虾、贝类等食物二、三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康山和湖口水域鱼、贝类体内有机氯农药残留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鄱阳湖生物体内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和富集状况,分析了康山水域的2种鱼类和1种贝类以及湖口水域的3种鱼类和3种贝类体内的六六六(BHCs)、滴滴涕(DDTs)和六氯苯(HCB)的质量分数. 结果表明:康山水域鱼、贝类体内w(BHCs)为0.04~1.53 μg/kg(平均值为0.282 μg/kg),w(DDTs)为0.09~5.38 μg/kg(平均值为1.856 μg/kg),w(HCB)为0.075~0.55 μg/kg(平均值为0.210 μg/kg);湖口水域鱼、贝类体内w(BHCs)为nd~0.43 μg/kg(平均值为0.168 μg/kg),w(DDTs)为0.56~18.76 μg/kg(平均值为4.172 μg/kg),w(HCB)为0.15~1.28 μg/kg(平均值为0.723 μg/kg). DDTs和HCB的检出率和质量分数显著高于BHCs,其中p,p′-DDE和α-BHC分别为DDTs和BHCs的优势组分. 所检测样品的残留水平均未超过我国农业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颁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初开始的松花江水质调查,发现江水、底质以及江中的鱼贝类均遭到甲基汞污染.这不仅对渔民和沿江居民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而且在学龄儿童当中也查出甲基汞危害的阳性体征,出现率高于青壮年居民,在对沿江居民发汞值的测定中,曾收集6  相似文献   

12.
宁波地区滩涂贝类养殖区环境及贝体重金属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8~2009年宁波地区滩涂贝类养殖区养殖环境和贝类生物质量趋势性监测的资料,对象山港和三门湾几个主要贝类养殖区的表层沉积物、水质和三种养殖贝类(僧帽牡蛎、缢蛏、泥蚶)的五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评价。海水重金属检测结果均低于《渔业水质标准》,但Pb含量超过《海水水质标准》中的一类标准。沉积物中Cu平均含量超过海样沉积物一类标准,其他重金属均低于海样沉积物一类标准,但基本上均高于背景值。通过对照水产品质量标准,宁波地区滩涂养殖贝类泥蚶Cd严重超标,僧帽牡蛎中Cu和Cd也超标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渤海沿岸底栖贝类体内微污染物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以确定渤海沿岸站位底栖贝类体内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范围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沿岸贝类体内Cd的含量普遍较高,而As、Hg和Pb的浓度水平大多较低.辽东湾沿岸贝类体内检测到较高的DDT显示附近区域有新的DDT输入.PCBs的生物残留量以莱州湾近岸为最高,其次是渤海湾近岸;酞酸酯的生物残留主要出现在莱州湾和辽东湾沿岸站位.渤海沿岸大部分站位贝类体内DDTs组份含量已超出相应的USEPA人体健康和野生动物的质量基准,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海南东寨港近岸红树蚬(Geloina coaxans)、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青蛤(Cyclina sinensis)及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等4种双壳贝类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食用安全风险。结果表明,4种贝类重金属富集存在组织间和种间差异,红树蚬体内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贝类鳃和内脏中重金属富集量普遍较高,肌肉中富集量相对较低;各环境介质中重金属含量大致表现为悬浮颗粒物沉积物及贝类近岸海水;4种贝类重金属的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为CdAs≈ZnCuCrPb。4种贝类中重金属与近岸海水及悬浮颗粒物相关性较弱,而与沉积物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红树蚬软体部分Zn、Cr、As含量与其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显著正相关,钝缀锦蛤软体部分Cr、As含量与其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显著正相关,菲律宾蛤仔软体部分Cr含量与其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显著正相关。基于限量标准的分析表明,贝类肌肉样品中As的湿重含量超过标准值,食品安全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5.
贝类典型寄生虫病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体内寄生的原生动物是海水养殖贝类最严重的病原生物之一,在国外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典型贝类体内寄生的原生动物病害,包括血细胞虫病、微细胞病、槌虫病、单孢子虫病、帕金虫病,对其分类的地位、形态结构、生活史、流行情况、危害机理等进行了论述,为我国贝类病害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东大亚湾和大鹏湾麻痹性贝类毒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97-1999年在广东大亚湾和大鹏湾的主要贝类养殖区设立了4个采样点,以华贵栉孔扇贝和翡翠贻贝为对象逐月采样,以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推荐的小白鼠法测定其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含量.1999年1-6月大亚湾东山海域的扇贝贝毒含量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的限定值,尤其是1月份,超过限定值近30倍.贻贝仅1月份超标.总体上贝毒含量表现为由冬春季高峰期逐月波动下降的趋势.大亚湾澳头和大鹏湾南澳的两种贝类毒素含量都不高,扇贝长期含有较低的毒素,贻贝在大部分时间内不含毒素.  相似文献   

17.
研究海洋环境质量生物标准的意义及其内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阐述研究制订海洋环境质量生物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介绍生物标准应用的概况和国际上应用的鱼贝类污染物含量标准。依据海洋污染研究进展和我国海洋监测管理水平,探讨我国生物标准制订的内容,提出宜选用海洋双壳类,以有毒污染物含量以及微生物污染指标和赤潮毒素等为主要内容,研究制订适应我国国情的生物标准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场食用鱼和贝类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以高氯酸 -硝酸消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广州石牌市场食用鱼类和双壳贝类的Cd、Pb、Cr、Ni、Cu和Zn等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 ,双壳类对重金属积累的能力高于鱼类。鱼类不同组织器官对各种重金属积累能力明显不同 ,有毒重金属元素Cd、Pb、Cr和Ni主要分布于鳞片、鳃中 ,其食用部分中各重金属含量都远低于“PHNSO”和“人体卫生消费标准” ,具安全的食用价值。但贝类的Cd含量已超过“人体卫生消费标准” ,其中牡蛎的Cu和Zn含量则略超过“人体卫生消费标准” ,其食用价值受到严重威胁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湛江港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交界处。港湾宽阔,自然条件优越,是天然的鱼、虾、贝类栖息、生长和繁殖的场所,不仅适宜发展鱼虾、牡蛎和珍珠养殖,同时也是发展鲍鱼、贻贝、龙虾、江鳐和泥蚶养殖的良好场所。因此,保护湛江港的海域环境,对发展当地的渔业生产和海水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3年4月和5月对广东沿海15个重要渔业养殖水域牡蛎进行了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牡蛎体PSP毒性较低,检测结果均未检出。其结果远低于1991年水平,而与2002年一致;15个重要渔业水域牡蛎体PSP毒性低于我国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贝类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贝类上市安全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