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利用BCR化学连续提取法和EDTA铵盐单一提取法,考察了微生物作用和不同环境条件(灭菌,未灭菌,好氧,厌氧,添加还原药剂Na2SO3)对饮用水源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作用和不同环境条件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特别是对Cd和Pb的含量及各形态(F1、F2和F3)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微生物对有机质的矿化作用以及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还原作用分别是影响沉积物中Cd和Pb形态分布变化以及上覆水体中铁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沉积物中Cd和Zn具有潜在环境效应的各形态(F1、F2和F3)含量占总量的比例[(F1+F2+F3)/T]均高于灭菌条件下;以EDTA单一提取法表征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态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差异十分显著,Cd和Pb的生物可给态含量占总量的比例(B/T)最高值分别可达24.96%和39.56%,而Zn和Cr的B/T值均小于5%.沉积物中重金属的[(F1+F2+F3)/T]比值(y)和B/T比值(x)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为y=0.96x+0.1388(R2=0.8704);重金属的潜在环境效应程度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变化趋势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沉积物-水界面,随着重金属各形态的潜在环境效应的增强,重金属通过沉积物-水界面由沉积物向上覆水体扩散的程度也随之加剧,对水源水库的水质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2.
孝妇河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及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孝妇河流域淄博段的水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了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沉积物的理化性质、重金属Cu、Cr、Pb和Ni的总量及其化学形态,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存其在的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孝妇河沉积物中Cu、Cr、Pb和Ni的总体含量分别为18.6—42.3mg·kg-1,13.6—31.6mg·kg-1,11.1—30.4mg·kg-1,17.6—29.4mg·kg-1;且均主要以结晶态存在,其次为可氧化态,可还原态及酸溶态所占的比例较低;其中,Cu的酸溶态所占比例为0—12.8%,迁移性最强,发生复溶的可能性最大.潜在生态生风险指数法分析表明,孝妇河表层沉积物受Cu、Ni污染程度达到中度,存在生态风险相对较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王爽  李畅游  史小红  梁文  张俊  计亚丽 《环境化学》2012,31(10):1555-1561
以乌梁素海沉积物中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对9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d、Cr、Hg和As 7种重金属总量和各形态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总量和各形态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总量中Hg在全湖的潜在生态危害参数Eri(Eri=215.04)处于高潜在生态风险,全湖生态风险性综合指数RI为294.60,虽然处于中潜在生态风险,但是其值接近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不同形态重金属中除残渣态(B4)以外,(B1+B2+B3) 3种重金属形态之和在全湖的潜在生态风险性综合指数RI为122.34,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其中重金属Hg(Eri=92.20)的污染最为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河流水体中重金属形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玉环  李琪 《环境化学》1992,11(6):35-42
本文提出了一种重金属形态模型,用于模拟水体中的水溶态、颗粒态和底泥、悬浮物的活动态和非活动态。以乐安江水体中铜污染为背景,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分析的数据比较表明,两者基本吻台,说明模型基本上是合理的,概括了重金属污染的重要过程,参数的选择反映了河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西城区雨水管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海燕  黄延  王崇臣 《环境化学》2010,29(3):416-420
在对北京市西城区部分排水管道调研的基础上,对几个典型雨水检查井连接雨水管道沉积物中赋存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污染水平及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沉积物粒径及有机质含量对重金属污染物赋存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管道沉积物中: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u和Zn以具有活性潜力的铁锰氧化物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两种形态为主;Pb的残渣态含量平均值达到了56.4%;Ni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相对较大;可交换态Cd占其总量的比例最高值达22.4%,而残渣态的Cd含量极小.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州市截污工程的实施,珠江(广州河段)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沉积物内源污染将成为影响河流水质的重要因素。在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质量分数监测的基础上,对该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沿程分布特征和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所测8种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沿程分布来看,这8种污染元素的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元素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大致吻合。从横向分布来看,绝大多数污染物在一个断面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点位基本上是重合的,各种污染物质量分数的最高值绝大部分出现在靠近岸边的点位,并且大部分集中于左岸。而最低值出现在河道中间的比例较高。在所测定的8种元素中,除了Hg和As之外,其它各种元素之间均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Cr和Cd、Cu和Cd、Cr和Cu、Cr和Ni之间的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7.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湘华 《环境化学》1993,12(5):334-341
本文阐述了建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意义、用途、重点介绍了七种建立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文法,以及每种方法的基本假设、程序和优缺点,并讨论了发展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胡敏酸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文宏  陈俊  王琼 《环境化学》2007,26(2):224-227
采用连续提取法分析沉积物添加胡敏酸后,其中重金属(Cd,Cu,Zn,Pb和Ni)的形态分布状况.结果显示:随着胡敏酸的加入,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含量都不同程度的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加,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含量有所提高.Pb和Ni有机质结合态的增加与胡敏酸的浓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五种重金属中对Zn的影响最为显著,对Cd的影响最小.表明胡敏酸能促进重金属由非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化,即能钝化沉积物重金属,降低其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长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分析了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Cu,Zn,Pb,Cd,Cr,As,Hg)的含量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除Zn外,长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Cd的污染较为严重,Cd主要以可交换态的形式存在,长江水系沉积物中Zn,Pb以及Cu具有相似的同源性,而Cd,As,Hg以及Cr则另为一类.  相似文献   

10.
羟基磷灰石对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羟基磷灰石掺杂前后模拟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混匀释放实验及化学连续萃取法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特征及形态分布特性,考察了羟基磷灰石对重会属污染沉积物中Cu、zn、Pb、Cd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模拟污染沉积物中松花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最易重新释放,而伊通河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释放量最小;同时伊通河沉积物中残渣态重金属的比例较其它沉积物高很多,而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比例较其它沉积物低很多,说明同时进入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伊通河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相对稳定一些.羟基磷灰石的掺杂不同程度降低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能力,促使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由较不稳定结合态向较稳定结合态转化,减小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增强了重金属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Concentrations of Zn and Pb in surface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23 sampling stations of Dumai coastal waters have been geochemically [easily, freely or leachable and exchangeable (EFLE), acid reducible, oxidizable organic and resistant] analyzed in addition to their total concentrations [expressed in µg g?1 dry weight (d.w.)]. Results showed that mean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Zn and Pb were highest in Ferry Port (88.2 and 61.2 µg g?1 d.w., respectively), while the lowest was in Batu Panjang (32.6 and 15.7 µg g?1 d.w., respectivel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87% and 74% of the sampling stations for Zn and Pb were dominated by the resistant fraction. However, nonresistant fractions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resistant fractions at Cargo Port, Sungai Dumai, and Penyembal for Zn; and in Pelintung, Guntung, Mundam, Ferry Port, Fishing Port, and Purnama for Pb, indicating that anthropogenic inputs of Pb occurred in more stations when compared to Zn. Site I (eastern Dumai) was dominated by the nonresistant fraction for Pb (61%) suggesting dominant anthropogenic inputs of this metal. This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large population, discharges of untreated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wastes, shipping activities and city run-off.  相似文献   

12.
对比3种重金属形态提取方法,其中稀HCl法提取率比EDTA法高,改进的BCR四步提取法提取率最高.用改进的BCR法分析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4种形态(弱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的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金属元素(V、Cr、Co、Ni、Zn、Fe和Cd)主要以残渣态存在,Mn主要以弱酸溶态存在,Pb和Cu则以可还原态存在.各形态与其总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e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而Cr、Co、Ni、Pb、Cd和Cu的前三态与其总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它们主要污染源来自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3.
宝鸡城市街尘、土壤及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形态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宝鸡城市街尘、土壤及河流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街尘、土壤及河流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和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在街尘中Cu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余态形式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形式存在,Z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Mn、Fe、Co、Ni和Cr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4.
大气颗粒物水溶性重金属元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As、Cd、Cr、Cu、Ni、Mn、V、Pb和Zn为研究对象,总结历史及自身研究结果,从大气颗粒物水溶性重金属的分析方法、浓度水平、化合物形态、水溶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大气颗粒物水溶性重金属浓度较高,国内水溶性Zn和As污染严重,特别是As已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浓度限值;大气中Zn、Pb、Cd、As和V的浓度和水溶性都较高(37.69%—58.65%),应受到广泛关注;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水溶性主要受颗粒物粒径大小、酸碱性、重金属与颗粒物结合方式、金属化合物形态和来源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大气重金属污染控制和人体健康影响评估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街道地表物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74km^2研究区域21个采样点100天连续采样获得的地表物样品进行分析测主式,获得36个元素的含量情况,其中非金属元素3个,金属元素33个,除Ti,P为地壳的次要元素外,其余均为微量元素。本文着重对重金属污染,重金属粒径分级含量及重金属累积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A five-st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emical association of heavy metals (Pb, Zn, Cu and Cd), with major sedimentary phases (exchangeable, surface oxide and carbonate, Fe and Mn oxides, organic and residual metal ions), in samples from floodplain and recent flood sediments of the River Aire, West Yorkshir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etals Pb and Zn are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the Fe and Mn oxides, Cu with the organic fraction and Cd with exchangeable and surface oxide and carbonate metal ions. Knowledge of the chemical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river sediment, despite the procedure's inherent limitations, facilitat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ir bioavailability, storage and remobilisation in floodplain and river channe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