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俊 《安全》2018,39(2):52-54
本文针对放火火灾现场,从起火点、起火物、燃烧蔓延等方面,分析了火灾现场勘验的重点环节和各种痕迹物证的证明作用,以迅速、准确认定火灾性质,为侦办放火案件提供现场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通过火灾模拟实验,研究电熨斗发生过热故障后底板的火灾痕迹特性。根据底板的温度分布,应用DTA、TG、SEM、EDS、硬度分析和金相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归纳、总结电熨斗底板火灾痕迹的材料性能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过热故障电熨斗的火灾痕迹,在宏观形貌、硬度分布和显微组织特征等方面,均显著区别于火烧电熨斗的火灾痕迹。结果为火灾原因调查提供新的技术依据,可应用在火灾现场勘验,物证提取与鉴定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收集火灾现场痕迹物证是火灾事故调查中认定火灾原因,明确火灾性质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火场勘察的实践经验,对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工作进行了总结,对火灾痕迹物证的检验方法和要求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
痕迹物证勘验是交通事故调查取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是指交通事故现场提取到的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物质和痕迹。痕迹物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具体物品,包括在事故车辆、人体、现场、遗留的固定物、附着物、散落物或各种痕迹,比较容易查明,不像其他证据那样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其他复杂情况的影响,因此,可以用来审查其他证据的真伪。  相似文献   

5.
李俊 《安防科技》2011,(12):9-11
认定起火部位是调查火灾原因的前提和基础.火灾现场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是火灾直接作用的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火灾发展的过程.因而,依据现场勘验中发现的火灾痕迹认定起火部位是最直接和真实的.本文重点阐述了根据现场勘验中发现的线索,认定起火部位的方法,对于当前提高火灾调查工作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总结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和成功侦破案例的经验,认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必须做到快侦细勘,重视制动痕迹、现场散落物、人体衣着损伤情况等痕迹物证的勘验。  相似文献   

7.
在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对现场痕迹及物证的提取和保存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火灾现场的政务调查与保存,是准确判断火灾发生原因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实现对相关责任人员和部门进行约束和管理的重要物证,所以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必须做好相关物证的保护工作,防止出现损坏。但在火灾实际调查过程中,对物证及其痕迹进行提取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政务痕迹出现破坏的现象,为后期火灾调查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影响。为了提高火灾调查工作效率,有效保护火灾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消防执法部门,必须做好相关物证的保护工作,本文分析了火灾调查工作中物证损坏的各种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法医检验与痕迹物证的勘验,属两种不同的技术检验手段,在交通事故的形成过程分析中,不能将二者机械地分割开来,独立进行,常常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形成有效的证据链。一、案情简况2009年12月10日凌晨4时许,一辆闽H75515号装载棉籽壳的重型厢  相似文献   

9.
火灾证物对火灾案件调查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通过对火灾证物的取证和分析可以找到火灾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这些火灾现场的物品和痕迹也是消防部门制定有效防灾计划的重要依据。火灾可以说是在人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严重事故,但是在火灾扑救时会对现场的物品或者痕迹造成损坏,给火灾调查增加了难度。本文通过分析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的原因,科学合理地提出一些防范措施,有效提高火灾调查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完整地描述火灾事件发生及发展,确保火灾物证鉴定结论与现场勘验相符合,以一起商用冷柜火灾残骸物证鉴定为例,采用划分物证残骸的电气故障区域、利用金相法与电气故障传播时序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综合鉴定,确定该冷柜的故障点、起火原因,并构建电气火灾发生、发展的蔓延过程。可为火灾物证鉴定技术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一些驾驶人为了逃避或者减轻事故责任,往往拒不承认事故真相,避重就轻,甚至驾车逃逸,如果没证据,事故很难处理。在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中,车辆与车辆,车辆与人或与其它物体之间发生碰撞或擦刮,会留下相关的痕迹物证。这些痕迹、物证虽然种类、形态、特征不同,但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和证明事故车辆的某些特征和特点,是交通事故处理的有力证据。以下是让痕迹物证说话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存真,尽可能发现可以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物证,特别是那些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13.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存真,尽可能发现可以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物证,特别是那些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14.
陈南 《火灾科学》2012,21(1):45-50
基于FDS对某酒吧特大火灾事故进行数值重构研究,再现了火灾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与火灾现场勘查报告、现场照片比对;与此同时,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了火场中典型部位的温度、CO浓度及FED指数等细节性参数的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模拟中的火灾蔓延过程、烟气填充过程、热释放速率、温度等参数与火灾现场勘查笔录和电子物证基本吻合,可与火灾调查其它证据相佐证,完善火灾调查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和改善此类场所的防火措施和灭火救援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  相似文献   

16.
碰撞、刮擦、倾覆、坠落及滑移等形态是形成交通事故痕迹的主要形式,也是区分交通事故性质的条件。交通事故是运动中的人、车、路关系不协调的产物,期间必然存留有反映事故发生过程的痕迹物证,发现、提取和应用痕迹物证是交通事故与其他案件最大的不同之处。发挥痕迹检验鉴定在甄别交通事故驾驶人中的证据作用,能够为侦破交通事故案件提供有力的科技手段。  相似文献   

17.
事故证据是指交通事故处理人员依照一定程序收集的,同时确定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实。事故处理人员或事故当事人都需了解哪些证据才是有效的。物证:能够证明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比如车辆、散落物、碰撞刮擦蹭搓痕迹、制动痕迹、血迹等。在无法提取原物时,可用照相、绘图、现场记录等保全。书证:能够证明交通事故发生情况的文学材料, 以其记载的内容起证明作用的。如驾驶证证明驾驶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人体痕迹检验是通过对交通事故当事人的活体或尸体的法医学检验和痕迹检验对痕迹、物证的位置、状态、相互关系的勘查、提取、分析,以及对痕迹检验结论和其他信息的综合应用,并探明与之相关的驾驶动态、处置措施,准确应用痕迹检验技术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确定事故责任。本文就案例:应用人体痕迹检验侦破的逃逸案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为了加强重大责任事故现场勘查的办案力量,提高检察官进行事故现场勘查的水平,最高人民检察院于6月28日至7月25日首次在京举办了各省市检察官参加的重大事故现场勘查培训班。 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思卿、梁国庆亲临学习班,对学员们提出了学习要求。 为了让学员们既了解法纪侦查、现场勘查的一般知识,又掌握事故多发行业重大事故案件的特点,学习班重点就两方面内容授课:一是讲授了法纪案件犯罪特点及侦查方法、现场勘查的组织领导及访问笔录的制作,现场痕迹物证的处置及勘验笔录的制作,现场照相绘图等基本知识;二是讲授事故多发行业重…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对驾驶人的确定,主要根据现场痕迹物证,结合对车体痕迹、人员损伤以及衣着特征,运用法医学和运动学原理,结合驾乘人员损伤部位相对应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同特征的表现,来区分驾车人与乘车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