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天峨,无论田间地头,或者激流险滩等安全隐患处,我们常常都会看到一名背着照相机、身材魁梧的男子汉,这儿拍拍,那儿照照,或者蹲在田边,一边与农民朋友拉家常,一边写写画画……在灾区,在医院,在敬老院,在需要他的地方,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我常常想起你们,有时在黄昏风起,有时在天明雨落。 我常常想起你们,有时在树梢月出,有时在群山日升。 有时是在途中,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车子在不知所向的浓雾里颠沛,心房被突如其来的孤独充盈,耳边回环着嘶哑的车声和怪异的鸟鸣;有时是在家中,雨丝从灰暗夜空落下,敲响古老的屋檐和寂寞的瓦棱,偶尔,听得见小孩的梦呓声从小巷深处传来,在我刚刚合上一本书的瞬间,时钟敲响了十二下……  相似文献   

3.
德国学者弗里斯在本世纪初总结发现:自出生日起,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就进行着有规律的变化。变化周期类似于正弦曲线,每个周期分“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日”。在正常情况下,在体力“高潮期”,精力充沛,生机勃勃;在情绪“高潮期”,心情愉快,开朗达观,创造力强;在智力“高潮期”,头脑灵活,思路敏捷,逻辑性强,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体力“低潮期”,则疲劳无力,做事拖拉;在情  相似文献   

4.
正"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加班,似乎是每个职场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日前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工会界委员呼吁,要遏制过度加班现象,在企业层面建立健全工时协商机制,在行业层面科学制定劳动定额,在立法层面明确界定"过劳死"标准,在政府层面加大执法惩处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些年,我国城市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5.
母亲,今天是除夕,我在海岛值岗。打开窗户,迎来第一缕阳光,一股夹裹着鱼腥和泥土的芳香的海风,扑面而来,我张大鼻孔,让精神倘佯在曼妙的海阔天空中,感觉在飞。母亲,要是您此刻在这里,一定也会被感染得沉醉其中的。在窗前伫立,有一种情愫在驿动的心中悄悄滋长,不由自主地向那孤独的电话亭走去。  相似文献   

6.
分析一下我们日常发生的安全事故,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事故都是发生在不该发生事故的时段和部位.如:交通事故没有发生在危险路段,而是发生在危险路段被渡过之后的平直路段上,施工安全事故不是发生在施工危险期、高峰期,而是发生在施工收尾期,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安全疲劳症"在作怪.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各种艰苦的作业现场辛勤地劳作,需要小心尘毒危害,需要防止高空坠落,需要在极端疲劳之后好好休息……但有些人仍在充满钢筋、砖瓦的工地或车间赤脚,穿拖鞋,在有尘毒危害的现场戴着简单的口罩,甚至什么防护都没有。或许工作条件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但我们还是想在此提醒人们:一定要关爱自己,关爱健康啊!  相似文献   

8.
化学镀铜,在几乎在每一间PCB制造企业都存在,在这一道工艺上,相传有很多危害,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工人,都完全了解在PCB制造当中,化学镀铜对人体的危害究竟到什么地步,在这里,为了我们广大同行的健康,我特别准备了这一篇文章,这方面的朋友了解一下,化学镀铜对人体的危害,究竟到什么程度了。  相似文献   

9.
在各种安全事故中,我们都能看到魔鬼在细节中闪现的身影。不久前,笔者在电视屏幕上就目睹了某个路口"魔鬼作祟"的一幕。在红绿灯由绿灯转为红灯的一瞬间,一名轿车司机抢冲路口,恰好就有一辆摩托车在这瞬间启动,斜刺冲来。轿车毫不留情地将摩托车压在车轮下,而将骑摩托车的人抛向空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好氧颗粒污泥在酸性红14(Acid Red 14,AR14)废水中的形成以及降解AR14的能力,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内以蔗糖和AR14为底物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第I阶段(1~75 d),采用单一好氧的运行方式,好氧颗粒污泥出现在第29 d,粒径为(0.16±0.04) mm.随着反应器内的COD逐步增加,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逐步增大; 在此阶段AR14脱色率在5%左右,为吸附所致.在第II阶段(75~120 d),采用厌氧+好氧的方式运行,驯化好氧颗粒污泥降解AR14的能力.反应器中AR14的脱色率逐步上升,在第102 d时,脱色率达到89%,并稳定在此水平.在第120 d,污泥质量浓度达到10 548 mg/L,平均粒径也达到了(2.18±0.25) mm.此时好氧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污泥容积指数稳定在38 mL/g.研究表明,可在AR14废水中成功培养获得好氧颗粒污泥且能稳定维持.蔗糖在第II阶段的厌氧反应过程中充当了AR14的共代谢底物,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在此过程中维持在-250~-300 mV,是偶氮染料生物厌氧降解过程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1.
琴声悠扬     
琴声悠扬,鼓荡在胸膛,无论在白天、在黑夜……多年后,你的身影己渐行渐远,唯有这琴声依旧。 几年前,搬进新居最大的享受,便是这如梦如幻的悠扬琴声,在渐行渐远的琴声中,家,离我越来越近,直到整个楼道都充满了这小提琴的旋律…… 月光如水的夜晚,琴声再度飘荡过来,独自在阳  相似文献   

12.
纵观我国的能源消耗现状,煤的使用在逐渐减少,而天然气所占比例在不断上升,天然气的使用规模在增加的同时,地下燃气管道在城市的运行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一下我们日常发生的安全事故,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事故都是发生在不该发生事故的时段和部位。如:交通事故没有发生在危险路段,而是发生在危险路段被渡过之后的平直路段上,施工安全事故不是发生在施工危险期、高峰期,而是发生在施工收尾期,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安全疲劳症"在作怪。  相似文献   

14.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人们在睡觉时,身体皮肤与床上用品直接接触,因而,床上卫生状况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不断排出气体和汗水,尤其是在床上。在这些气体和汗水中,包含着大量一氧化碳、二氧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与健康》2012,(20):25
2012年以来,深圳市对在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上不避让行人的机动车,已开出一万多张罚单:在一些学校门口,有的学生站在斑马线一边,而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就是不礼让;在雨天,有的老人打着伞,还有的抱着孩子,站在斑马线一边,一些司机眼看着车轮溅起水花,也不停车……面对这些情况,在深圳市,这样的司机将面临500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16.
正(1)在作业前应认真检查工作场地,支腿下面的地面应坚实平整。如果地面不平时,应用木块垫平(木块尺寸应为400×400×80 mm左右)。汽车吊不准在倾斜地面上作业,也不准在泥泞或不坚实的地面上起吊作业,并应注意在汽车吊作业范围内,不准有电线及其他障碍物。(2)汽车吊在作业过程中,任何人不准站在吊臂回转的区域内;在指吊人员挂好钩、站在安全位置后再起  相似文献   

17.
李进笃 《劳动保护》1998,(11):41-43
浮煤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煤矿的采掘工作中,随着放炮、割煤、装运等工序的进行,往往会出现放炮崩煤、镏子淤煤、扒装丢煤,这些散布在井下的碎煤就是浮煤。浮煤产生后,有的丢失在采空区,有的淤积在巷道中,有的压在镏子下,如果不及时回收,就会造成许多危害。一...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安全事故中,我们都能看到魔鬼在细节中闪现的身影. 不久前,笔者在电视屏幕上就目睹了某个路口"魔鬼作祟"的一幕.在红绿灯由绿灯转为红灯的一瞬间,一名轿车司机抢冲路口,恰好就有一辆摩托车在这瞬间启动,斜刺冲来.轿车毫不留情地将摩托车压在车轮下,而将骑摩托车的人抛向空中……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中国安防市场是多元的一年. 从行业应用而言,新行业对安防的需求在不断加大,老行业对安防需求在不断深化;从竞争态势来看,安防所呈现出来的商机仍然在吸引着大量的企业进入其中,竞争态势愈来愈激烈;而在此环境之下,战略性合作也成为企业们在面对竞争时的重要选择;除此之外,融资上市、战略并购仍在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20.
<正>焊接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金属连接方法。焊接作业属于特种作业,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作业过程中,电就在操作者手上,电缆在身边,站在焊件上操作时,电就在脚下,因而,触电是焊接作业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