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最早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自然保护区制度建立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起了种类较齐全,覆盖面较广,功能体制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使得建立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保护区发展和经营过程中的一些难以用现有手段解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要求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急切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而协议保护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协议保护在中国的初期应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中国目前自然保护区中因经济开发造成的保护困境和协议保护的特点及范例分析,阐述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实施协议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体系中占地面积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域类型,对于保护我国最珍惜的自然资源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管理资金缺乏逐渐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保护区当地居民出于利益目的对区内资源违法开采利用的问题也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国,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也已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因素,与土地权属有关的冲突是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大量的自然保护区是在一种"抢救式"的模式下建立起来的,限制土地利用对于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以往那种以无偿或低偿方式获得集体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如何对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特别是集体土地)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建立,占地224平方公里.保护区的建立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20多年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资源不断丰富.为了进一步科学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针对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历史和现状,适当扩大保护区范围,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等措施,将进一步改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童彩亮 《环境保护》2013,41(11):67-68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国自然保护区一分子,坚持走"保护立区,科教兴区"的科学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就。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浙、皖两省交界处(临安市境内),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兼具生物种源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的性质。保护区总面积11252公顷,森林覆盖率91%,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也是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还需面对气候变化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式和措施,以前认为只要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就会得到有效保护,气候变化下这些观点将受到挑战.气候变化下,一些自然保护区功能或保护对象将可能退化或消失,一些保护区内将适宜新的物种;一些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将不再有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法的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盘山保护区是目前中国唯一以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生境为核心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保护区类型和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改善、科研教育价值、生态旅游价值作为准则层,选择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自然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作为评价层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保护区自然生态评价.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指数达0.778 4,说明大盘山保护区目前整体生态质量较好,保护价值较高,属于优先保护区域.  相似文献   

8.
秦岭是我国南北地质、气候、生物、水系、土壤等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天然分界线和交汇带,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被称为世界少有的"生物基因库",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秦岭陕西段已经形成国际著名的以保护野生动物、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的自然保护区群,但多年以来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工作一直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促进保护区建设,实现保护区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秦岭山地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省自然保护区中50个数据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为背景值,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和县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分析GAP分析法的基本定义、原则和步骤,找出保护区中的保护空白点。对生物物种GAP分析,把物种分布图层和保护区分布图层叠制得出旌德县的“褐林鹗、乌雕鹗”为保护空白点(Gaps),旌德县位于皖南山区,也将其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GAP分析法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穷乡僻壤,经济发展落后,保护区内人口较多,当地社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容易激化,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保护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保护区所在地群众的贫困与发展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就不可能真正保护好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他自然资源.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主动争取政府支持、广泛融合社区群众、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我国南方集体林区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战略基地,在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并管理好自然保护区,对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1956年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经过60年的努力,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为了减缓经济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各级政府从抢救性保护  相似文献   

12.
《环境》1994,(7)
就地与迁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就地保护就是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生境就地保护起来,以保护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根据保护目标的不同分成三类:生态系统保护区、野生生物物种保护区、自然遗迹或文化遗产保护区。现在全国已建立七百多个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成就,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1992,(5):32-34,39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典型生态系统、拯救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物种、保存重要自然历史遗迹而依法建立和管理的特别区域.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向广大公众进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理想场所.由于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物种等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因此加强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成就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巳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中更有了长足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 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增长很快.  相似文献   

14.
陈祖海  李扬 《环境保护》2013,41(2):38-4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在2012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自然保护区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措施,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系统论述和部署,为自然保护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热带森林面积最大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4.2510万公顷,分布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8种植被类型,高等植物近5000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至1993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763个,总面积661.8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本文在总结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概述了自然保护区对各类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驯化物种、野生亲缘种及种质资源保护的现状,包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各组分已建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及管理;评价了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各组分保护的效果;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布局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自然保护意识的加强,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建成自然保护区155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1个,占国土面积的12.9%,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以行政地理划分,造成了自然保护区的破碎化,这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形成不利因素。为此,我们建议在政府统一管理,以生态地理为本,将临近的保护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区来加强管理,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一个更大的乐园。  相似文献   

18.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内蒙古赛罕乌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及综合价值进行了阐述了评价,阐明了该保护区对岭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西辽河水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要闻     
正5月22,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七部委联合举办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60周年大会。会上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取得的成绩,并明确了未来的工作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A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表示,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已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法规制度逐步完善,重要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大部分自然遗迹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20.
论文综述了世界上自然资源保护区建立的方式及研究现状,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中国目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药用植物生态产业功能保护区的概念,明确了药用植物生态产业功能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方针、形式、分类、内容、功能等。把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的手段引入到保护区建设中,从生态产业的角度解决自然保护区面临的资金困难、环境与建设的矛盾、人才引进等问题,抓住药用植物生产与生态群落保护相辅相成的关系,以生产促保护,以保护促生产,从而实现保护区建设的经营管理模式突破。建立药用植物生态产业功能保护区是目前保护区建设和保护药用资源及生态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