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神华国华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880MW超临界机组微油点火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微油点火系统的启动试验过程,以及启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应用富氧微油点火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燃油使用的90%,从而可以真正实现"以煤代油",并起到环境保护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当前企业节油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于富氧微点火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节油原理方面发表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重庆永荣矿业公司电厂不断探索锅炉点火技术,创新点火新工艺,实现了点火成功率达到100%。 近年来,该厂致力于沸腾炉流态化点火新技术的研究,针对沸腾炉点火难的问题,对沸腾炉点火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攻关,在研制“沸腾炉流态化快速点火工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沸腾炉流态化亚临界风点火工艺”;在15~#和16~#锅炉成功的采用了“床下风室点火”技术,这是一项沸腾炉点火技术的新突  相似文献   

4.
介绍等离子点火的基本原理,并根据等离子点火技术在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应用,对等离子点火技术的节油成效及等离子点火对锅炉启动阶段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制成上点火型煤。符合国家“三废”综合利用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采用多种工业无机固体废物为添加物进行粘结和固硫,按一定比例掺入原煤里制成上点火型煤、充分利用固体废物的潜能,该型煤比传统型煤具有成本低、节约煤炭、使用方便、清洁卫生、降低污染等特点。为城市煤炭开发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用于对普通汽车电点火形式的改造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针对其特点,提出设计中有关点火方式的选择,进行量值分析,并提出理想点火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丙烯气体最小点火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首先采用最小点火能测试系对甲烷气体进行了测试和评估,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最小点火能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敏感浓度均略高于其当量浓度。气体最小点火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公司焊工在氧 -乙炔气焊点火操作考核中 ,成绩均不理想。据此 ,分析了氧 -乙炔气焊的工作原理 ,提出了安全点火的 8项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法炼焦,对大气环境污染严重。采用引燃点火无回收焦炉,操作简单,材料省,出焦优质,大大减轻了对大气的污染。本文对引燃点火无回收焦炉的结构及有关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炼焦厂移动除尘系统中的全自动点火及助燃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点火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全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BZ25-1油田临时复产的按期进行,"明珠号"FPSO在青岛经过短期的休整,如期投入使用,但是随着"明珠号"服役时间越来越长,大多数设备超龄服役,设备"老年化"尤为突出,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有所下降,相应的,透平也是如此。因此燃气轮机组的维护和保养成为维修部门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近两年在"明珠号"FPSO的工作和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认识和了解,简单分析SOLAR燃气轮机柴油点火失败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结合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超临界贫煤锅炉燃烧器纯氧点火技术改造,说明了纯氧点火燃烧器的技术原理及设计特点,给出了现场改造方案,介绍了该技术在贫煤锅炉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针对低功耗换能元点火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油墨直写技术制备一种油墨含能NiCr桥换能元。方法 以Al/CuO为主体含能材料,完成含能油墨的制备,并将其集成到NiCr桥上,形成油墨含能NiCr桥。对油墨含能NiCr桥换能元进行电爆实验和间隙点火实验,验证油墨含能NiCr桥的非接触式点火能力。结果 在24 V/100 µF条件下,油墨装药量为2.9 mg时,油墨含能NiCr桥可以在5 mm间隙下点燃B/KNO3装药,在间隙为1 mm条件下,油墨含能NiCr桥能够成功引发装药为硝酸肼镍的雷管。结论 含能油墨的引入能够增强NiCr桥的点火起爆能力,有望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4.
蒸汽机车烟尘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列车行车前的点火过程,形成一个固定污染源;另一是列车运行中对铁路沿线的污染,形成一个流动污染源.柳州铁路局桂林机务段将袋式除尘器应用到蒸汽机车点火过程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除尘效果.过去机车点火,需靠车外另一台动力锅炉供汽,采用蒸汽引射诱导通风进行点火,这种方式既产生刺耳的噪声又产生烟尘,污染环境.采用布  相似文献   

15.
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公司四期项目工程,在试运期间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经过锅炉吹管,汽机冲车、安全门校对以及低负荷稳燃等调试期间考验,运行稳定,降低了基建成本,节约了大量燃油,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为实现节能、减排的大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发展型煤是解决我国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型煤发展的主要技术关健在于煤的成型;型煤有两种成型方法:无粘结剂成型和有粘结剂成型。笔者对当地的一些可利用的废液及废渣进行了探讨,找出了一些粘结性比较好、反应活性强,燃点比较低的材料作为研制上点火型煤的粘结剂,如:造纸黑液,酒糟液、粘土,电石渣、盐泥,糠醛废液等加之助燃物:糠醛渣、高梁秸、玉米秸、稻草、木炭、木屑、酒糟及助燃剂:石蜡制成烟煤上点火型煤。在研制上点火型煤的过程中,通过试验  相似文献   

17.
本刊第四期发表了《介绍一种上点火式蜂窝炉》一文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大量读者来信,迫切要求本刊介绍上点火式蜂窝炉的结构和蜂窝煤的配制方法。为此,我们走访了北京民用煤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并请该所的刘博、张惠欣二位同志撰稿,做为对读者来信的回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点火具的点火压力随储存时间、地区的变化规律。方法对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分别储存于北方和南方地区,储存年限分别为5,10,15,19年的某型点火具进行点火压力-时间关系试验。结果点火压力随时间的增加先上升后减小,北方地区的最大压力下降了0.4 MPa左右,南方地区的最大压力下降了0.3 MPa左右。在北方地区储存的点火具的最大压力时间要长于在南方地区储存的点火具最大压力时间。结论点火具在长时间储存和不同地区储存的参数会发生变化,但是参数的变化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地区的差异会对点火具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温度。  相似文献   

19.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扩张型燃烧室中,对凹腔内局部补氧的点火强化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手段研究了不同的补氧方式对凹腔内火焰分布特征和燃烧强度的影响,并针对并联双凹腔燃烧室构型,研究了在单侧凹腔补氧条件下向异侧凹腔的火焰传播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凹腔内补氧的方式能调节凹腔内的燃料浓度分布、改善凹腔内的燃烧过程,控制燃烧放热强度;稳态燃烧情况下,观察到凹腔驻留火焰的两种存在特征,分别表现为:由回流区热量反馈机制作用下的凹腔局部驻留火焰和燃烧室全局压力反馈影响下的凹腔剪切层火焰。只有在单侧凹腔燃烧建立了全局压力反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凹腔火焰的异侧传播。 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6日,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尿素装置"煤代油"改造的配套部分--投资约1.06亿元的"一(锅)炉"改扩建工程顺利竣工点火试运行.在点火仪式旁的工棚的墙上,一块"安全公示栏"引人注目.它,饱含着承建该项目的中国石化五建公司岳阳项目部无时无刻对全体建设者的提醒:生命可贵,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