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晓星 《环境保护》2013,41(15):41-42
当前,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了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道"绊脚石",亟需解决,越早防治处理,越早受益,花费的人力物力越少。针对目前我国"垃圾围城"的困局,需要通过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寻找切实可行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垃圾处理解决方案,早日建立科学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陈明曦 《环境》2013,(9):10-13
城市垃圾在不断增长,垃圾所产生的危害日益凸显,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北京市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并且北京每年垃圾量以8%的速度增长;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广州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达1.8万吨。"近期,《人民日报》的这则报道,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14,(19):16
当前,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面临垃圾不断增长、"垃圾围城"的问题,在人口聚集的大城市,垃圾问题愈发严峻。科学妥善安全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质量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清洁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是事关环保和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垃圾焚烧作为缓解城市垃圾处理压力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减少垃圾体积,彻底消毒,还附带发电的作用,是发达国家处理垃圾的常规方式。然而在我国,公众长期以来对垃圾焚烧的抵触情绪使得垃圾焚烧在争执中艰难前行,因垃圾焚烧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不断,垃圾处置陷入重重困局。对此,亟需创新理念,完善相关技术,严格执行新的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注重前端分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以科学手段引领垃圾焚烧走出发展困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部分城市生活垃圾热值的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收集和整理大量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提出了较适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热值的估算公式,并对中国垃圾的成分与热值的关系作了分析探讨,为各城市寻找适宜的垃圾处理方法特别是垃圾焚烧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个名叫王久良的中国摄影师近日拍摄的一组题为"垃圾围城"的图片,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反响。"垃圾围城"现象并非北京独有,而是全球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少产生垃圾是可行的,但不产生垃圾却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一种将城市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的新处理技术最近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中试鉴定。专家认为 ,这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上的重大突破。据介绍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采取卫生填埋和焚烧的办法 ,由于未有严格的防渗措施 ,因而对水质、空气等环境污染较大。虽然有个别城市开始利用垃圾发电 ,但费用较高不宜推广。河南远征科技药业公司经过多年研究试验 ,开发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全部资源化处理利用的新技术 ,这项技术对生活垃圾采用筛分、磁选后 ,其中有机物可做成普通肥料或用菌嫁接成为环保型绿色菌肥 ,固体无…  相似文献   

7.
董玥  梅凤乔 《环境工程》2017,35(8):112-115
为解决"垃圾围城"困境,在充分考量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特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能力以及垃圾处理可行方案的前提下,提出以干湿分类为基础,并对干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于此分类体系,对既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优化调整进行了探讨,提出优化调整原则。最后,以郑州市为例,给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优化调整的具体方案,并证明了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以及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优化调整,在提高垃圾资源化率和减少填埋量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在追求更加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生活、工业垃圾也因此增多,加之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的生态建设越发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话题。据统计,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108t,其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而垃圾桶作为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载体,遍布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所,理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四川省南充市为例,分析当前我国二线城市公共垃圾桶的一些现状,并对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来的环境威胁日益凸显。"垃圾围城"已成为一线超大城市发展过程面临的重要难题,垃圾的快速指数型增长以及垃圾处置技术的滞后等等,造成了城市固体废弃物难以处置的窘境。城市垃圾发电作为一项城市垃圾处置资源化利用的新兴方式,逐渐被许多发达国家采纳。本文就目前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作简要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0.
垃圾围城已成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为了突围,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向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方向发展,必须遵循综合利用城市垃圾的原则,掌握综合利用的途径,制定和执行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胥树凡 《环境保护》2014,(19):17-20
城市生活垃圾堆存量的日渐增多使得垃圾围城的现象有所回潮,如何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消除对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威胁,成为城市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现状以及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困境,阐述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优势和可行性,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科学发展的对策和政策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13,(9):8-9
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每年都会产生上亿吨的垃圾。如今,中国的城市规模日趋扩大、人口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却没能跟得上步伐,垃圾成为城市管理中的棘手问题。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相似文献   

13.
罗定 《环境》2001,(3):41-4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每年产生的城市垃圾高达100亿吨;在我国,每年城市垃圾多达1.4亿吨,且每年增加8500多万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垃圾传染疾病,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已成为一大公害。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减容化和资源化已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现在,全国政府和科学家都在煞费苦心地寻找垃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杨伟利 《环境》2005,(10):30-31
目前,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露天堆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也污染了我们生活所必需的大气、水和土壤,特别是垃圾释放的各种异味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5.
垃圾焚烧烟气调查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人均日产垃圾1kg左右,并且以每年不低于8%的速度递增,2000年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达1.5亿t。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约有一半未经处理,  相似文献   

16.
分类垃圾场变"垃圾围城"为"资源围城" 众所周知,城市生活垃圾是宝贵的再生资源,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这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再生资源》2014,(8):30-30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一共列出34项低碳技术。而在"垃圾围城"、低碳减排压力等现实背景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也进入了这份名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入选《目录》,预计未来5年将投入260亿元。对此,发改委能源中心研究员姜克隽称,从未来的垃圾处理来看,焚烧发电肯定是最佳选择,我国以后要普遍推广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国家除了从低碳应用角度要给予优惠政策外,还要用垃圾收费来加以解决。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收运量每年以近10%的  相似文献   

18.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高校企业不断的创新驱动下,中国的垃圾焚烧发电规模增长速度迅猛。目前中国在建和运行中的焚烧厂达600余座,日处理规模超过60万吨。焚烧技术发展已非常成熟,具备了走出国门的实力。对于非洲国家而言,垃圾围城问题亟待解决,垃圾填埋场诸多问题日益突显,急需引入垃圾焚烧设施和成熟的处理技术。本文阐述了中国和非洲目前的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垃圾焚烧技术转移到非洲国家的可能性以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有效解决城市"垃圾围城"现象是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BOT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构建具体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MATLAB7.0软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目风险指标进行权重测算与排序,确定各风险要素的重要性,得出金融风险所占权重最大,政治风险权重最小.最后,针对测算结果与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科学有效地建设和管理城市垃圾处理BOT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1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清运量突破2×108 t,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呈现上升趋势.虽然近年来我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年均增幅超过10%,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庞大的垃圾产生量给现有城市垃圾处理系统造成巨大挑战,同时使垃圾处理处置过程中大气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如2010年我国垃圾焚烧导致大气污染物NOx、SO2、CO、颗粒物的排放量分别为28、12 062、6 500、4 654 t等.充分调研现有垃圾处理处置全过程大气排放的研究,总结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到最终处理处置大气排放物种多样、排放分散的现状,结合现有研究覆盖范围有限、研究物种稀少的局限,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大气排放清单系统化和精细化的进程,提出以下建议和展望:①核算城市和地区垃圾转运过程中的大气环境成本和压缩空间;②进一步完善并扩充垃圾焚烧多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如二英、重金属元素及挥发性有机物等)排放特征测试和排放清单的研究;③在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时空分布特征的同时,健全生活垃圾填埋场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典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