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纳米技术是一种用单个原子或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1纳米为1米的十亿分之一),由于纳米技术制造出来的粒子体积极其微小,极易流失到环境中去却又很难回收,因此,其潜在的环境、健康和安全风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处在不断上升的阶段,环境污染也成了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的有机污染检测技术是作为检测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能够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和分析材料。本文对环境有机污染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其策略进行分析,通过规范环境有机污染的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矿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环境行为和效应,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等有重要影响.矿物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和效应与其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综述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驱动的矿物超细颗粒的形成机制,介绍了用于表征矿物超细颗粒结构特征的显微镜、光谱、质谱和同步辐射技术,分析了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污染物的吸附、氧化还原和催化转化作用,总结了矿物超细颗粒的食物链积累、生物和生态毒性等环境效应,并对颗粒结晶路径、风险管控和微纳界面调控等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超细颗粒是连接微观物质与宏观矿物晶体之间的桥梁,全面认识复杂基质中矿物颗粒的环境属性及其与污染物的微观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从而优化功能材料的设计,促进绿色低碳纳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环境医学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予防医学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和其他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生活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着重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环境医学以环境和人群健康为对象,研究并利用环境中对人体健康的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揭示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规律、环境致病因素、公害病;制订卫生标准,提出防治原则;最终的目的是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环境医学的产生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总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密切联系的。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一些国家内实现产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  相似文献   

5.
柳萍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4):699-700
环境生物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活性污泥工艺的发展,其理论和实用技术在此一百多年来不断发展和进步,并得到广泛应用,对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从全世界范围看,环境污染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现状依然严峻,并有加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对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的要求日益迫切。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环境生物技术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形成的,它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是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科学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解决复杂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当代环境科学研究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上海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协调技术开发、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上海市科委、环保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对“上海市环境污染预测”和“2000年的上海环境”两个预测专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将我们的作法概述如下。一、环境预测概述预测技术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事情,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三十多年,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工业层出不穷,知识陈旧周期和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缩短,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人口增长、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等相继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等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日益严重,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危害。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环境污染处理技术,这些新兴技术能够对污染物进行高效修复,对环境污染小,成为当前国内外各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磁性纳米颗粒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磁学性质等特性,对污染物的吸附具有强化作用。环境生物技术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也被广泛应用到环境治理中。文章介绍了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水生物处理、土壤生物修复以及环境监测技术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分析了纳米-生物联合技术的优势和缺陷及其应用发展前景,以期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中国生态环境现状,论述了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优点,探讨了环境生物技术的进展,包括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水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白色污染的生物处理和消除和生物烟气脱硫法,由于生物技术对于环境污染治理具有优势,引起相关领域学者的极大关注。在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文就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与环境恢复方面的技术进步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区域环境污染情景特点决定了环境健康传导链的具体特征,不同环境污染情景下环境健康传导链在目标污染物、目标区域、主要介质、潜在暴露途径、目标人群、健康效应等六个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科学识别环境健康传导链的六大特征是环境污染情景分析和识别具体区域环境健康问题特征的关键环节,是制定环境健康危害调查技术方案和解决环境健康问题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环境科学是一门正在成长中的综合性很强的新兴科学,它是研究环境质量及其改善和控制的科学,包括许多理论分支学科如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等,也包括技术分支学科如环境工程学和环境医学等。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技术学科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的方法和技术。水污染的控制是环境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在有些国家里,经过近十年来的公害治理,在水体保护方面有所改善,如英国的泰晤士河、美国的底特律河、日本横滨的河流都已重见绝迹的鱼群。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自1973年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以来,贯彻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与破  相似文献   

11.
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艳  赵旭丽  阎敬灵 《上海环境科学》2004,23(4):178-181,151
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纳米光催化剂、纳米过滤技术和纳米级的水处理剂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纳米级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和其它纳米催化剂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有着普通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纳米技术在噪声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纳米技术同时也存在光催化时光利用率低、催化效率低、纳米功能材料工作条件要求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环境科学研究几个方面的进展,重点叙述了对温室效应、臭氧洞、酸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研究概况,以及环境保护模式的改变,并展望了环境科学未来研究可能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环境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些学术领域取得了突破。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向高层次发展;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环境保护科学方法学的研究取得可喜成绩;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向纵深展开。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三大学科——环境科学、土壤科学、环境工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从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危害、治理方法及生物修复技术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问题的研究前沿和重点:生物修复技术是土壤污染治理的环境友好技术,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技术结合使用,并加以化学与工程、农艺等其他措施来强化能较好地提高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效率。并从重金属富集植物、组合修复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三方面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刘勇  井文涌 《环境科学》1997,18(2):62-65
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分类等特性,重点介绍了GIS数据库设计模型的演变及GIS空间数据模型,阐述了GIS在环境学科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面源污染分析,水资源管理与分析,给排水管网设计和管理,近海水域管理和分析,环境监测,减灾防灾及紧急事故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发展研究等,并介绍了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环境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对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的主要不同点,描述了决策支持系统集成专家系统而形成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方式,同时以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规划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为实例,分析了开发环境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必要性。以及环境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环境地学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我国环境科学,包括环境地学,取得了显著进展,很有必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以推动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本文就环境地学方面的几个问题谈些认识。 一、环境地学的内容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在讨论环境地学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涉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水污染事件污染物安全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污染事件急性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是环境科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简要介绍污染物急性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安全阈值的计算模型.根据水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安全阈值计算方法,对我国2000~2010年间发生的主要水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的急性暴露安全阈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的急性暴露安全阈值:氰化钠、镉、甲醛、氨氮、甲苯、硝基苯、微囊藻毒素-LR分别为0.1、0.6、8、20、6、0.07、0.004 mg.L-1.比较了急慢性安全阈值计算方法,其差异性在于污染物毒理学范围不同、饮用水暴露比例不同、暴露敏感人群不同.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科学院自1949年建院之初至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启动之前的1997年这段时间内,中科院在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队伍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介绍.从1949年至1997年,中科院的环境科技工作经历了思想萌芽、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等四个发展阶段.从1998年开始,中科院的环境科技工作进入创新跨越阶段,更加注重环境污染形成机理、生态毒理等方面的原始创新和清洁生产前沿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集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环境科学学科群的带头学科及其内涵、外延分析为基础,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青岛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组织为例,对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进行了探讨,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提供一种新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