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氢氟酸是采用浓硫酸与萤石粉(CaF_2),在内热式迥转窑内反应得到氢氟酸气体,然后用水吸收制成的。 窑内的化学反应为: CaF_2+H_2SO_4→2HF+CaSO_4 (1) 在CaF_2和H_2SO_4复分解的同时,H_2SO_4由于受热产生下列反应: H_2SO_4→SO_3+H_2O (2) 2SO_3→2SO_4+O_2 (3)  相似文献   

2.
<正> 氟是自然界最活泼的元表之一,主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活动越来越明显地影响氟的自然分布。在加工含氟原料的厂矿附近,大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一、工业氟气污染(1)工业含氟废气的形态与主要污染源工业废气中氟具有三种物理形态:固态(粉尘)、液态(液雾)、气态(氟气).其化学形态颇多,粉尘主要以CaF_2、3NaF·AIF_3、NaF、Ca_5F(Po_4)_3(氟磷灰石)、Na_2SiF_6等化合物存在;液雾主要为氢氟酸、氟硅酸、氟硼酸、氟铝酸等溶液在废气中形成的液滴;气体主要包括HF、SiF_4.CF_4、CFCl_3、CF_2Cl_2等. 工业氟污染主要来自磷肥、炼铝、原子能和冶  相似文献   

3.
磷肥厂附近土壤的氟污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氟化物在地壳中分布广泛,约占岩石圈上层总重量的0.06%到0.09%,在岩浆岩和沉积岩中都可能有含氟矿物存在,主要的含氟矿物有萤石(CaF_2)、冰晶石(Na_3AlF_6)和氟磷灰石[Ca_(10)F_2(Po_4)_6]等,此外,水化云母和奥陶纪斑脱土也含氟,由于成土母质中有含氟矿物,自然土壤中一般就含有氟,但是,土壤中多数的含氟矿物溶解度小,通常不容易被植物吸收而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飘尘中氟化物测定的方法。用玻纤滤纸采样后,在1/8样品中,加入5.0ml0.5N NaOH溶液,并缓慢加热至近沸。其后该溶液用1.0ml 3N HCl酸化,并调pH至5.2。再加入T1SAB溶液,并用氟电极测定。本法能完全回收SiF_6~(2-)。A1F_6~(3-)和CaF_2等中的F-。  相似文献   

5.
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有两种方法:方法1是向废水中加消石灰,使其与氟反应,将氟离子以氟化钙的形式去除;方法2是向废水中加氯化钙和苛性钠,将氟离子以氟化钙的形式去除。但是,对于方法1来说,由于消石灰与氟之间的反应缓慢,因此,要想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所用的消石灰量必须大于理论值。另外,由于CaF_2和未反应的Ca(OH)_2都变为污泥,因而污泥量大。並且处理  相似文献   

6.
西藏的环境氟水平与砖茶型氟中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进  赵燕  刘箭卫 《环境科学》2002,23(6):97-100
为探讨西藏儿童与砖茶型氟中毒的关系,以拉萨为中点,藏北那曲为北部点,定日县为南部点,对这3个地区的土壤、燃料、水源和主要食物进行了氟含量测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提出的<化学污染物的膳食摄入量研究指南>,进行了食物结构、饮茶习惯、儿童食物摄入量以及儿童每日总摄氟量的调查按美国国家牙科研究所Horowitz提出的标准进行了儿童氟斑牙检查.结果表明,3个调查点均属传统的低氟区,而儿童每日摄氟量高,那曲8.03mg,拉萨6.93mg,定日7.68mg.其原因来自含砖茶的食品酥油茶和糌粑(青稞粉拌砖茶水的食物).这2种食物占日总摄氟量的99.74%(那曲),98.70%(拉萨),99.60%(定日),砖茶氟摄入导致西藏儿童砖茶型氟中毒的流行.氟斑牙患病率分别达到82.66%(那曲),52.89%(拉萨),75.93%(定日),氟斑牙指数表明,那曲、定日属氟中毒重度流行区,拉萨属中度流行区.砖茶型氟中毒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氟病新类型,与饮水型、燃煤污染型比较,它具有覆盖面大、隐蔽性强、难以防治的特点,降低砖茶氟含量可能是防治砖茶型氟中毒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7.
氟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氟是自然界广布的化学元素之一,是一种最活泼的非金属。地壳中已知的氟矿石就有86种之多,最主要的是萤石、冰晶石、氟磷灰石、云母、电气石等。有些氟矿石中含氟量相当高,如萤石(CaF_2)约含48%。氟也是人类活动及动物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是,进入机体的每种微量元素都有一定量的限度,过高和过低都可能成为发病因素。我国饮用水含氟量的卫生标准为0.5—1.0毫克/升。凡是贫氟的地区龋患率就明显升高。高氟病区,轻者人群有氟斑齿流行,重者出现腰,背、腿疼痛等主要症状的典型氟骨症患者,这充分说明氟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明显的。一旦长期摄入过量  相似文献   

8.
家畜慢性氟中毒与牧草氟临界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在工业氟污染区,从定性方面讲,家畜慢性氟中毒主要是因摄入高氟牧草所致,但从定量方面讲,家畜的尿氟、骨氟和牙氟含量在何种水平,才可导致氟中毒、家畜氟中毒发生的牧草含氟水平如何,对于这些问题,各地报道均不一致。本文选择山羊为实验动物,在氟污染区自然放牧,观察其中毒情况与牧草含氟量的关系,结合国内外有关报道,提出了家畜发生氟中毒的尿氟、骨氟和牙氟含量临界范围以及相应的牧草氟含量临界范围。  相似文献   

9.
X33 9403200活性炭纤维在地方性氟中毒方面的应用展望/曹守仁(中国预防医科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11卫生研究/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一1994,23(2),77一79环情R一45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入cFs)的制造,特性及其应用。它具有优异的结构与性能特征。含碳量高,比表面积大,微孔丰富,从而吸附力强,而且活性炭纤维还可制成纱、布、毡等形状,它可用于去除燃煤氟中毒区室内空气中氟化氢、二氧化硫、氧化氮、氨等污染物,利用它的高吸附性能还可较好的去除饮水中的氟化物及其他有害物质。活性炭纤维是一种新型高效吸附材料。在氟中毒…  相似文献   

10.
杭州柴油机总厂于1960年建厂,冲天炉化铁一直把萤石作为选渣材料。但是萤石(主要成份是CaF_2)能与炉衬中SiO_2、Al_zO_3等组成低熔点多元化合物,加剧对炉壁的侵蚀。更主要的是萤石还会在高温条件下与SiO_2作用生成的毒的窒息性气体——SiF_4,其反应式:2CaF_2+SiO_2→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中氟污染与人体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双阈值效应。人体长期暴露于氟地球化学异常或人为活动引起的氟污染环境中,会促使氟不断进入体内,最终导致氟中毒及其它氟效应。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氟化物和全氟化合物(PFCs)在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状况,综述了氟污染的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及污染/转移途径;回顾了氟化物及PFCs在人体内已产生的众多效应研究;总结了在饮水型氟污染、燃煤型氟污染、工业氟污染及人体氟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氟中毒区污染、人类活动氟污染以及氟与人体健康关系三个方面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铬对文昌鱼的毒性效应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不同剂量Cr[Cr(Ⅲ)、Cr(Ⅵ)]对文昌鱼的毒性效应、生长的影响以及对文昌鱼中毒的整个过程。研究结果表明,Cr(Ⅵ)的毒性大于 Cr(Ⅲ),致毒效应与底质有关,中毒死亡的文昌鱼的鳃、肠和肌肉均表现明显的病变;适宜浓度的 Cr(Ⅲ)、低剂量的对Cr(Ⅵ)文昌鱼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活性氧化铝对溶液中氟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对于含氟废水,目前常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但较难达标。由于活性氧化铝对氟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因而可用于含氟废水的后级净化处理。有关以活性氧化铝作为载体,浸渍金属盐溶液制备催化剂,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用以去除溶液中氟离子吸附研究的报道,则不多见。本文研究了氟离子的吸附等温线、溶液pH值、氧化铝粒径以及SO_4~(2-)、PO_4~(3-)、Fe~(3+)等离子与氟离子共存时对吸附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二、实验部分 (一)仪器与试剂用HDF氟离子选择性电极、232饱和甘汞电极和PHS-2型精密酸度计,测定溶液中氟离子浓度。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按文献[2]配制。  相似文献   

14.
李洁  罗朝晖  李燕妮  王剑 《环境工程》2017,35(10):71-76
利用天然地质材料为电解材料,采用电化学辅助去除水中过量氟离子以使出水的氟浓度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通过测定不同电压条件下各时间节点的各离子浓度,考察了电压及电解材料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出水pH稳定在6~10.8,电压为36 V与48 V时,除氟效率高达90%以上,且不会使水体中总硬度超标。电场作用下F-的离子迁移与CaF_2、MgF_2的沉淀反应是阴极出水氟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36 V电压下白云岩除氟装置的启动时间最短,经济效益最高。相同电压下灰岩除氟装置的除氟效果略高于白云岩除氟装置。  相似文献   

15.
6-2氟调醇在活性污泥中的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6-2氟调醇(6-2 FTOH)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好氧降解规律,利用室内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6-2FTOH在未经稀释驯化的活性污泥中的降解动力学及降解产物分布.结果表明,6-2 FTOH能被活性污泥快速吸附并发生降解,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半衰期为0.9d.降解产物包括6-2氟调酸(6-2 FTCA)、6-2不饱和氟调酸(6-2 FTUCA)、5-3氟调酸(5-3 FTCA)、5-2s氟调醇(5-2s FTOH)和全氟己酸(PFHxA).第28 d实验结束时,6-2 FTOH残留率为5.5%,6-2 FTCA和6-2 FTUCA的最终产率分别为0和1.2%.5-3FTCA、5-2s FTOH、PFHxA最终产率分别为23.4%、17.6%和1.3%.  相似文献   

16.
粒径对水合氧化镧除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La2O3·nH2O的高效除氟作用,确定了La2O3·nH2O除氟的最佳pH,在此基础上研究了La2O3·nH2O的粒径对其除氟容量以及除氟动力学的影响,并与活性氧化铝除氟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La2O3·nH2O除氟的最佳pH为5.5~6.5;La2O3·nH2O对氟的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原理;随着粒径的减小,其最大吸附容量及吸附速率均有明显的提高.试验中粒径为0.038~0.050mm的La2O3·nH2O粒径为 > 0.500~0.710mm的La2O3·nH2O相比,前者的最大吸附容量是后者的3.32倍;当平衡ρ(氟)为1 mg,L时,前者计算所得的吸附容量是后者的10.13倍.与活性氧化铝相比,当平衡ρ(氟)为1mg/L时,相同粒径的La2O3·nH2O的吸附容量是活性氧化铝的2.55~13.88倍.  相似文献   

17.
氟(F)污染是严重影响人类及动植物生长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新型环境氟污染的来源之一。调查了运城盆地不同类型工农业污染源中氟的浓度水平,并研究了固体工业污染源中氟在淋滤作用下的环境释出行为。结果表明:采集的固体工业污染源样品中总氟含量最高为1 479.9 mg/kg,平均含量为763.21mg/kg,远高于我国土壤氟含量的平均水平;农药和化肥样品中氟含量均较高,最高含量可达1 161.21mg/kg。氟淋滤试验结果显示:化工厂污染源中的氟溶解性较好,氟释出浓度高达11.0mg/L,具有较大的环境氟污染风险;两种碱性电解质淋滤液Na_2CO_3和NaHCO_3均对氟离子(F~-)的释出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包括CO_3~(2-)和HCO_3~-对F~-的竞争性解吸附和离子浓度(主要为Na~+)增加对F~-的络合性释出。  相似文献   

18.
钒钛基SCR催化剂中毒及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烟气脱硝系统中,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的中毒和再生是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介绍了钒钛基催化剂的碱金属中毒、碱土金属中毒、砷中毒和二氧化硫中毒,探讨其成因,并对中毒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避免催化剂中毒的措施以及中毒催化剂的再生技术。对碱金属中毒和碱土金属中毒催化剂的水洗再生和硫酸酸洗再生方法进行了实验评价。文章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以陶瓷颗粒为骨架的纳米负载型催化剂V2O5-WO3/TiO2(C)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酸洗再生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中毒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效果。在380~410℃温度范围内可使中毒催化剂的NO去除率恢复至90%以上。水洗再生对碱金属中毒催化剂无明显效果,而在380~410℃温度范围内可使碱土金属中毒催化剂的NO去除率达到80%以上。对V2O5-WO3/TiO2(C)抗SO2性能研究表明,以锐钛TiO2为载体的V2O5-WO3/TiO2(C)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SO2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环境医学     
X 1895027]7地方性氟中毒环境地球化学病因的探讨/黎秉铭…(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刀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5,15(1)一72~75 环信X一58 氟中毒的发生与饮用水中氛离子的含量成正相关,但发病率的轻重又受到钙、镁离子的控制。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氟病地区青少年氟斑牙的发生,并非完全由煤烟氟污染玉米所致,而与南方平均气温高·病区人群长期大量饮用含氟和钙、镁离子偏低的水有关,特别是很少食用煤烟氛污染玉米的城市,这种相关性显得更加明显。表3参8X 18 9502718氟化物对工人淋巴细胞SCE的诱发/孟华千(山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  相似文献   

20.
陕西紫阳氟中毒症根源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紫阳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基岩、煤炭、水、土壤和部分作物中氟含量以及与氟中毒症发病率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的氟中毒症的发病率与煤层地质、煤质、燃煤量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