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和大连化学工业公司联合进行的碱渣海洋倾倒实验于1989年6月20日至7月4日在北黄海Ⅴ号倾废区进行。 6月24日,Ⅴ号倾废区海面风平浪静,“中国海监”19号船驶向预定位置,烟渔拖1号拖轮拖着烟渔驳1号载着250t白色碱渣,缓缓驶向倾废中心,三点零五分,一声令下,满船碱渣倾入海中,海面立刻显现出一片浅兰色的“云团”,逐渐扩展,随着潮流漂散。 “中国海监”19号海洋水文、化学工作者利用多种先进仪器停机滑行穿过“云团”,并对“云团”进行扫描跟踪,监视记录碱渣的扩散范围和扩散速度; “中国海监”20号船立刻驶向倾废中心  相似文献   

2.
在水槽内模拟底开门驳船定点瞬时倾倒后的疏浚物,观察了倾倒后的疏浚物云团的沉降过程,确定了表征云团在沉降过程中与周围水体掺混性质的重要参数——掺混系数α。利用废物云团沉降过程的数学模型,对在大连湾疏浚物预选区倾倒的疏浚物的沉降过程进行了预测,给出了疏浚物云团在沉降碰底时的稀释倍数、云团半径以及云团停止沉降时在海底的扩展范围和偏离倾倒点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无毒碱渣海洋倾倒技术中的倾倒类型、预处理要求及某指标、倾倒方式和倾倒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海上大型试验和室内外小型试验所取得的各种数据,进行反复比较提出了碱渣海洋倾倒类型不能采用扩散型,而只能是沉降型。碱渣的预处理不论采取重力沉降浓缩法、浓缩干化法还是真空过滤法、压滤法都必须使含水量不能大于50%、固体含量不少于50%。倾倒方式必须是停车滑行方式,倾倒方法为一次性重力施放。  相似文献   

4.
碱渣海洋倾倒定点化学追踪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渣海洋倾倒,在夏季温度、盐度和密度跃层存在下,以pH、浊度为化学追踪指示值,于北黄海5号倾废区进行的三个航次定点化学追踪试验,讨论了碱渣入海后的沉降速度,扩散时间和飘移距离。选择pH、浊度值作为碱渣海洋倾倒化学追踪指示值是一种尝试。实验室模拟及海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在碱渣海洋倾倒中定量描述碱渣在海水中的时空分布是可行的。可作为研究碱渣海洋倾倒区划分合理性应用,并可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为碱渣倾倒对海洋水环境影响现场调查的先期研究,从理论上推导了固-液体系的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碱渣-海水混合体系的吸附试验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碱渣对海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是二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实验选用拟将倾倒入海的制碱工业的废渣(碱渣),对中肋骨条藻、中华哲水蚤、中国对虾仔虾、阿匍(?)虎鱼、菲律宾蛤仔等5种海洋生物进行了碱渣的毒性测试。其结果表明:碱渣是属于基本无毒的工业废渣,但由于碱渣中含有一定的碱性物质,入海后将使一定范围内海水的pH值上升,海洋生物对pH值的变化较为敏感,并产生一定的有害影响。且碱渣悬浮液大于碱渣上清液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从对流-扩散理论出发,给出了海洋倾废中悬浮颗粒在海底初始沉积的预测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对北黄海V号试验倾废区碱渣倾倒中悬浮颗粒的初始沉积分布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海洋倾废中悬浮颗粒的初始沉积范围随倾倒时间的不同而变化,且悬浮颗粒的最大沉积量产生在离倾倒点特定距离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为碱渣倾倒对海洋水环境影响现场调查的先期研究,从理论上推导了固─液体系的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碱渣─海水混合体系的吸附试验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碱渣对海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是二级动力学过程。并且提出了碱渣─海水体系中碱渣含量对吸附反应速率影响大小的“强度指数”概念。应用该模型预测了不同混合比例条件下碱渣对海水中不同初始浓度磷酸盐的平衡吸附量和平衡浓度。理论分析发现,预测的平衡吸附量和平衡浓度之间符合乔姆金等温吸附方程,说明了海水中磷酸盐在碱渣表面上的吸附是遮盖率不大的单层化学吸附,与本文的前提假设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21日晚,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双盛街道宋家村发生部分村民硫化氢中毒事件,造成120人中毒,其中3人重度中毒,9人中度中毒,余者为轻度中毒,均被送入盘锦市三家医院进行抢救治疗,未中毒的附近村民被安置在安全地区。据悉,中毒事件是由于一运输车私自倾倒工业废碱渣造成的。据盘锦市提供的一份报告说明,6月21日20点30分,一运输车私自倾倒工业废碱渣,致使附近村民硫化氢中毒。经查,碱渣为中油辽河石化分公司的废渣,该运输户未按规定到指定地点卸车,私自在宋家村一小工厂院内坑池排放,造成附近村民中毒。辽宁盘锦发生硫化氢中毒事件120人…  相似文献   

10.
利用模型实验研究了倾倒后沉降在海底的碱渣和粉煤灰的再悬浮特性。再悬浮过程受底边界层流速分布控制。用边界层流速对数分布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确定了碱渣和粉煤灰再悬浮时的临界摩阻流速。相关分析表明:对数流速分布模型与实测流速分布吻合很好。实验条件下得到碱渣再悬浮临界摩阻流速为2.6—4.1cm·s~(-1),粉煤灰为 1.0--1.9cm·s~(-1)。  相似文献   

11.
北黄海沿岸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大连市和烟台市,仅大连湾沿岸就有一百多个单位向海湾排渣。由于缺乏统一管理,造成港口航道淤塞,海水污染,海生物减少,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为此,大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沿海选择几处围海区段进行填渣造地。但围海筑坝投资大,使用年限短,难以满足长期排渣的需要。从长远利益考虑,对于排放量大的无毒废渣,采用海洋倾倒方式是比较理想的途径。 大连市的年排渣量为159万吨,仅甘井子区21个厂家就占146万吨。其中,大连化学工业公司无毒碱渣排放量最大,急需解决处置问题。碱渣来源于原料盐和石灰石,沉淀物粘性较强,呈碱性,全属无毒物质,是最适于采用海洋倾倒处置方式的工业废渣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介绍汽油碱渣的组成及有害物的危害。为减少碱渣对总排水的影响,探讨了综合利用汽油碱渣的途径,主要有中和法回收酚、汽油碱渣用于柴油碱洗等。这样既处理了碱渣,又得到了有价值的酚。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柴油碱渣是炼油生产中柴油电碱洗时产生的碱性液体,柴油碱渣废水主要含Na2S、硫醇、硫醚、硫酚、噻酚、酚、环烷酸等,属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含酚废水。由于柴油碱渣的污染物浓度高,碱性大,与固体污染物性质相似,碱渣被国家列入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和毒性。碱渣随意排放,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都会造成很大影响。本文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柴油碱渣处理装置为例对当前柴油碱渣处理工艺进行介绍,分析了柴油碱渣处理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加压成型砂浆包覆固化碱渣制备复合砖的技术。通过测试在不同种类固化剂、成型压力条件下制备的固化碱渣试块的抗压强度,以及在一定成型压力下制备的砂浆包覆固化碱渣复合砖的抗压强度,考察固化剂种类及成型压力对碱渣试块的强度影响。制得的碱渣重量占原材料总重的56.5%,且抗压强度为22 MPa砂浆包覆固化碱渣复合砖。  相似文献   

15.
减少油品精制碱渣排放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油品电化学精制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碱渣,而目前的碱渣处理工艺又有许多不足,所以,减少碱渣是炼油厂三废处理的当务之急。介绍了七种减少碱渣排放量的方法和途径,其中有些已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16.
碱渣堆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天津市塘沽区三号路碱渣堆场废弃地改造和生态恢复为紫云公园的生态恢复工程实践,对科学治理碱渣堆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进行了研究. 采用生态恢复工程的方法,针对碱渣复杂的化学成分和特殊的物理性质,通过制造碱渣工程土填垫低洼地,在堆造山体过程中采取工程措施确保山体的稳定,采取覆盖一定厚度外源种植土的方式以适合植物生长,最后种植以乡土先锋植物为主的人工植被,对天津塘沽碱渣堆场废弃地进行了生态恢复. 实现了治理碱渣堆场的目标,并解决了易软化碱渣土堆造山体的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国内炼油碱渣处理的工艺技术现状及研究概况,分析评价了碱渣处理工艺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及碱渣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石油炼厂液态烃碱洗脱硫工艺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下称碱渣)含有硫化物、氢氧化钠等多种污染物,系炼厂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为了解决碱渣的污染问题,我们通过对各种治理方法的分析对比,根据碱渣中的污染物含量和造纸工业硫酸盐法生产漂白浆的工艺要求,选择了将废碱渣提供给造纸厂作制浆原料的综合利用治理方案。经过反复试验和长期使用结果表果,该方案不仅彻底解决了碱渣的污染问题,而  相似文献   

19.
碱渣氧化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碱渣含有硫化物、有机硫化物和多种有机物,是一种带有恶臭的高浓度废液,碱渣氧化处理,可以达到或碱再生或脱臭或净化的目的。在参考有关文献并进行有关调查的基础上,简述了多种碱渣氧化处理工艺并进行分析,为碱渣氧化处理工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炼油厂柴油碱洗废渣的分析,先后测定了碱渣的COD值、硫醇硫含量、碱度和含油量。测定结果表明。柴油碱渣中含浓度很高的恶臭物质和大量的有机物盐。为了进一步鉴定碱渣的成份,分别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柴油碱渣中的恶臭污染物主要为硫醇硫、噻吩、酚、环烷酸、脂肪酸等酸性有机物。为废碱渣的处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