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一段时间,我国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大面积旱情,为了切实抓好抗旱工作,国家防总宣布启动Ⅰ级抗早应急响应,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2.
坏消息     
《环境教育》2013,(8):8-8
长江防总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南方部分地区或现秋旱8月13日,从中国气象局召开的全国气象部门视频会上获悉:南方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秋旱,甚至可能出现秋冬连旱。目前我国天气形势复杂,南方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连日来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东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贵州、重庆等省(市)旱情发展迅速,长江防总日前将旱情应急响应提高至  相似文献   

3.
范娟  赵越 《环境教育》2009,(1):60-63
2008年,是环境应急管理队伍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是环境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的一年,也是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部切实履行环境应急管理职责,以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重点,以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管理为手段,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加强能力建设为基础,积极防范和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在任务重、要求高、人员少、手段弱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预防、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事故危害。  相似文献   

4.
《青海环境》2012,23(4)
青海省辐射环境管理站隶属青海省环境保护厅,为受委托的辐射环境安全执法监督初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省核技术应用、电磁辐射、伴生放射性矿产开发利用的辐射环境与安全的现场监督检查。负责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的监测;负责对全省放射性废源、废物的收贮和管理;参与辐射应急事故的应急响应及辐射恐商事件的防范和处置。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S—R(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三方面构建了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对2000--2008年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影响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08年湖南省综合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其生态安全等级多年来一直处于“临界安全”。②人口密度大、人均GDP低和不合理的化肥农药施用是湖南省土地资源压力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耕地面积少和农田水利设施差是状态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偏低和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是响应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危险废物应急管理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如何快速提升和完善危险废物污染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已逐渐成为我国危险废物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建设现状,探讨上海市危险废物污染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平台的建设内容,建立了典型示范基地以验证平台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险废物污染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平台建设提供借鉴,为政府环境应急管理系统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当今我国的农田绝大部分是一年四季不停耕,长时间地超负荷耕种,如北方的小麦一玉米,南方的三季稻。农田超负荷耕种的后果之一是加大了对土壤的扰动次数,加重了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层变薄,质地变粗,肥力减退,地力下降;后果之二是由于频繁、超量施用化肥、农药、农膜等,使农田变“硬”、变“馋”、变“娇”,因此急需休耕。农田休耕应以政府主导,实行财政补贴;重点是复种指数高的地块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块;休耕的比例为农田面积的10%,时间为1~3年;由农户申请,村集体评议,乡镇政府批准;县乡两级政府应成立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休耕领导小组,以加强组织领导;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应加强监督,确保财政补贴到村到户。  相似文献   

8.
《新疆环境保护》2012,34(1):2-F0002
温总理2007年6月10日的批示要求:“对我国几大湖泊的生态安全问题,要逐一进行评价,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2008—2010年,环保部、水利部、发改委启动“全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安全调查评估专项”,建立了我国湖泊生态安全调查和评估技术方法,以及我国湖泊生态安全保障方案编制的技术指南;博斯腾湖作为西北干旱地区代表性湖泊,被列入全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8个试点湖泊之一。  相似文献   

9.
对长江入海口北支沿海滩涂养殖区底泥重金属污染的总体水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滩涂养殖区底泥重金属含量满足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要求,污染程度属于安全Ⅰ级水平,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属轻微级别,6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Cd﹥Hg﹥Cu﹥Cr﹥Pb﹥As,2005年~2011年,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均处于安全的Ⅰ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能源形势严峻,发展核电事业势在必行。当新的一轮电力短缺出现时,人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核电。据悉,我国将启动庞大的核电发展计划。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了核电的远景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600万千瓦。即核电的装机将从目前的建成和在建870万千瓦基础上,新增2730万千瓦。这个规划意味着从2004年起,中国每年将至少批准建设两个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意味着今后十多年每年都要建设一座"大亚湾核电站"。核电被全世界公认为是安全清洁的替代能源。但是,1986年4月在前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蒸汽爆炸及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后,加大了公众对核电安全的担忧。我国将启动核电发展计划的消息,再度引起了公众对核电安全的关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安全司李干杰司长。  相似文献   

11.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本文在阐述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内蒙古在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中取得的进展及效果,对生态服务功能基础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剖析了目前和未来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面临的天然生态脆弱、部分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等问题,最后从发展方向、关键技术、政策体系、工程布局和监管能力五个角度提出了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能力,确保“十二运”环境安全,2013年8月9日,辽宁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开展了一次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大型联合演练。通过演练,强化应急监测人员素质、检验应急监测设备使用效能,并提升应急监测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及有序性,确保在有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响应及时、行动到位,并保证出具数据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11,(6):5-5
“目前长江中下游五省仍有1977于人因旱饮水困难,抗旱保人饮任务仍然艰巨,不能有丝毫松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日前强调,要把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人饮解困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入汛后,安徽、江苏、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多地遭受大暴雨特大暴雨袭击,长江中下游及沿江地区多地河流超警戒水位。6月底至7月上旬,安徽合肥也连遭特大暴雨,致江湖河库塘水情普遍告急,中小河流及水库汛情严峻,防汛抢险启动Ⅰ级响应,生态环境安全面临巨大挑战。连日暴雨肆虐,造成一些地区洪水泛滥,城镇内涝,村庄淹没,山体滑坡,泥石流不断,道路、桥梁、堤坝、房屋毁坏,庄稼、林木严重受损,生态环境不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气象局获悉,8月18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据悉,中央气象台8月18日10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8月18日14时到8月19日14时,四川盆地中西部、川西高原东部、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中部和西南部、山西大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有毒危险品的存储、运输企业的高风险性,提高了企业应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并提出了如何建立这一应急系统和响应程序。  相似文献   

17.
《绿色视野》2009,(5):30-33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带来的环境风险不断加剧,突发环境事件以更加复杂、多样的形式为公众所关注,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环境安全的现状是什么?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8.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4):54-56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现就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范娟  毛剑 《环境教育》2009,(7):64-67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特别是突发性事故不断发生,重者甚至危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滞后,基层应急能力较低等越来越成为公众关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通过环境保护部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协助,关注地方环境应急管理调研工作,向读者真实反映各地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希望借此机会让公众了解“环境应急管理”,并为其他省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绿色视野》2010,(2):63-63
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暨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立大会日前在京召开,成立了由26位专家组成的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强调,要切实把环境应急管理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防范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