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探讨位于喀斯特地区的安稳电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从评价等级及范围、污染源强、情景设定、影响预测、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适用于类似地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建议,为今后类似地区、类似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方案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磊 《环境与发展》2020,(4):36-36,38
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需要平衡对待,为了谋求社会的发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不可少,然而资源的开发必然牵扯到与资源相关的环境变化。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逐步推进,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影响评价成为资源开发利用前的必要环节。地下水环境不仅是水资源环境的一部分,还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牵连,而矿产资源、水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地下水环境。本文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入手,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探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矿建设项目和发展规划项目做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对重点煤矿的现场调查,揭示了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的内在形成机理:开采引起地表沉陷是主导因素;地下水位埋深浅,潜水含水层下伏的隔水层稳定,只变形而不破裂是客观条件;地下水变成地表水,从而改变水的存在形式,致使水体极易遭受强烈的污染则是根本原因。针对地下水的保护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办法:加强矿区的环境管理、及时回填采煤沉陷坑,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利用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上述措施如与煤矿建设项目同时实施,则煤矿区的地下水安全、环境保护都会实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深入发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逐渐提上议事日程,但目前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目的、评价内容等还有很多不同意见。本文提出后评价应主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阶段某些难以或不可能进行准确预测的环境影响,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阶段某些尚未显现的环境影响,以及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引起地方政府、公众、专家们的特别关注或存在很大争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深化。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的验证不应成为后评价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日本、韩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内容的基础上,对中国、日本、韩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程序、内容以及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目的、政府所发挥的作用等方面总结了日本、韩国经验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启示,以期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经济、环境高度协调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内容,探讨了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质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综合协调效益法。这对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包含2阶段内容:污水处理厂建设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污水处理厂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价应把进水水量、水质的分析、处理工艺与尾水水质达标分析、接管标准分析、污染防治与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选址及尾水排放口位置论证作为评价的重点.运营期应把污水处理厂的噪声、恶臭和污泥污染防治措施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安全》2013,(4):20
《安全》杂志内容涉及城市公共安全、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人居环境、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卫生等领域内的安全科学技术及应用。具体要求如下:征稿内容:文章题材自定,与城市公共安全、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人居环境、安全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卫生等领域相关的科学技术;专项研究;标准解读和最新动态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工艺复杂,涉及大量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高、危害大等特征,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难度较大。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和总图布置、选址合理性;工程分析;环境风险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等内容是石化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总结,为今后相关项目环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矿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遇到的实际建设项目的内容与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符的情况,可以从工程内容的变更导致环境影响的变化上进行分析,以判断该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设是否满足竣工环保验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支撑体系中的核心技术内容。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管理现状、分类以及内容等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 24—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介绍了导则修订的必要性和意义;从评价依据和程序要求、电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评价标准和技术、公众参与等方面对导则主要内容作了解读;分析了新、旧导则的区别;并就开展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需注意的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温排水已成为滨海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核电厂温排水与其他能源项目在热污染方面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属于共性问题,分析和总结了滨海核电厂温排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温排水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尚需完善、温排水影响预测评价方法、温排水环境影响监测及后评估、核电一址多堆的热环境容量等问题,阐述观点和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环境影响评价中一项关键内容是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的环境评价能够促进环境管理部门与公众之间做深入的沟通,而且对区域环境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必要性,如何更好地完善我国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已经成了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受污染后具有难恢复、不易发觉等特点。地下水的水体循环周期比较长,自净能力又比较差,不但要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必要的监测,还要对地下水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准确的评价地下水水质状况,在必要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是我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内容。  相似文献   

16.
国际影响评价协会致力于推广交流环境影响评价最佳实践经验。本文重点介绍了2014年年会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现代职业安全》2003,(8):i002-i010
本导则依据《安全评价通则》制定,规定了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除外)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非煤矿山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以下统称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适用于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和非煤矿山企业安全评价。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另行制定。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理项目在在发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土地整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还处于酝酿期,该类环评报告的编写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通过对一系列该类环评影响评价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对环评报告中工程分析、新增耕地分析、水资源论证、地下水影响、生态影响分析等方面提出了编写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建设项目地下水环评是从源头控制污染的最有效手段,对地下水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颁布,规范了建设项目地下水环评工作。本文结合《技术导则》的实践,分析了地下水环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的数值模型部分内容已经落后于水动力及水质等数学模型的发展,不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际需要。建议开展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精细化研究,研究不同模型维数、不同模型类型之间模拟结果的差异,并开展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阐明影响预测结果的主要模型参数,建立适合我国环评应用的数值模拟预测共享软件平台。同时,开展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法规化研究,提出适用于国内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数值模型清单,建立法规模型验证案例库和法规模型库,提出进入法规模型库的入库标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中模型的使用,为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数值模拟预测规范化、科学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