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林市五金电镀厂是个集体所有制小厂,主要生产大头针、钉书针、回形针、图钉,并给外单位进行五金产品的电镀加工。由于设备简陋,有毒有害气体危害严重,职工患各种病症的人较多。 在企业整顿中,厂领导和工会决心一起抓毒害治理。他们没有资金自己筹措,没有图纸自己设计,不到半年时间,在电镀作业地点安装了12台抽风排毒设备,使车间毒气显著减少。他们还改革生产工艺,把原镀锌工艺配方每升含剧毒氰化钠100—120毫克降低为6—8克。采用国外新技术F53抑制铬酸雾,使镀锌工艺外溢的铬酸雾气的排放量降低到国家标准的1/50,大大减少了污染。 1980年…  相似文献   

2.
铬鼻病是由于工人 长期吸入较高浓度含铬 化合物粉尘或酸雾所引 起的慢性鼻部损害,是 铬对呼吸系统损害中最 典型的体症之一。 在工业生产中,接 触铬及其化合物的机会 很多。如铬矿开采、冶 炼,制造含铬合金,从 事镀铬工艺,在橡胶、 陶瓷、颜色漆等加工中 使用铬酸铅、铬酸锌、 铬酸钡,皮革工业中使 用铬矾、重铬酸钠、重 铬酸钾。此外,照相、印刷制版用重铬酸铵作为感光剂,制造木材防腐剂及火柴也会接触铬化合物。 铬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经呼吸道吸入铬的酸雾或粉尘造成的呼吸系统损害,以及铬的酸雾或液体直接与皮肤接触造成的损害。 流…  相似文献   

3.
从事铬作业的工人应防铬鼻中隔穿孔长期从事铬作业的工人,常因铬酸雾或铬盐的粉尘在鼻中隔前下部沉积,而刺激鼻腔感到不适,引起搔痒,如用手去挖鼻腔,又把毒物带至鼻腔各部,损害鼻粘膜,造成鼻中隔充血、糜烂、溃疡等病症,最后引起鼻中隔穿孔。鼻中隔穿孔初期症状为...  相似文献   

4.
<正>电镀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电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铜、锌、铬等金属。电镀污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电镀污泥中含有的金属成分,其品味高于金属富矿石,是一种廉价的二次可再生资源。所以,从电镀污泥中高效地提炼出金属元素,对资源的利用、环境优化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试验的方法,探究电镀污泥中铬的回收工艺。在电镀、金属加工和制革等行业经常会产生含铬污泥。大部分含铬污泥是以半固体的形式存在。铬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极  相似文献   

5.
铬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坚硬而耐腐蚀的金属,熔点1860℃,沸点2482℃,比重6.92。铬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上的应用广泛,如开采、冶炼铬矿.生产各种铬的化合物;用于制造坚韧优质合金钢及不锈钢、抗酸合金;纯铬用于电镀;铬酸铅、铬酸锌、铬酸钡等用于颜料、油漆布、橡胶、玻璃和陶瓷制造工业;  相似文献   

6.
一、铬及其化合物中毒与预防铬(Cr)是一种钢灰色、坚硬而脆的金属。它有二价、三价和六价化合物。金属铬毒性较小,二价、三价化合物的毒性也不大,而六价铬化物,如铬酸、铬酸钠、铬酸钾、重铬酸钾等都能溶于水,对人体的毒性特别大,可引起皮肤溃疡、刺激性皮炎、粘膜溃疡和鼻中隔穿孔,甚至引起支气管癌。铬中毒主要是六价铬化合物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廖明阳表示,铬有毒性,但从现有资料和报道来看,"铬超标胶囊"一般不会引起人体铬急性中毒和慢性铬蓄积。廖明阳说:"人体内有三价铬和六价铬,三价铬、六价铬摄入到体内是一个氧化还原的过程。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证明,三价铬的毒性比较小,而六价铬如果长时间、大剂量摄入的话,可以引起肾脏损害,还可能有致突变、致癌等作用。人体的铬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一般来说,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通过肾脏排放铬的能力可达到约0.2毫克。"  相似文献   

8.
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廖明阳表示,铬有毒性,但从现有资料和报道来看,“铬超标胶囊”一般不会引起人体铬急性中毒和慢性铬蓄积。  相似文献   

9.
1998年末,静电除雾塔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冷轧厂首次应用,取得了非常理想的净化效果。详尽叙述了酸雾对该厂2030CM01酸洗工艺段的危害及静电净化酸雾的原理、净化过程、现场使用、工艺流程等,并将治理交后主要部位的酸雾浓度列表说明。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末 ,静电除雾塔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冷轧厂首次应用 ,取得了非常理想的净化效果。详尽叙述了酸雾对该厂 2 0 30 CM0 1酸洗工艺段的危害及静电净化酸雾的原理、净化过程、现场使用、工艺流程等 ,并将治理前后主要部位的酸雾浓度列表说明。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电镀行业的迅速发展,电镀废水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引起了社会的极大重视,与此同时,作为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电解—气浮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废水处理技术,它对电镀废水的处理有着卓越的表现。电镀废水一直是工业生产领域的一个重要污染源。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危害严重,含有重金属离子或氰化物等,有些属于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电镀废水因镀件和工艺的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多数制革厂以进口红矾钠生产铬鞣剂。这种生产方法不仅花费外汇多,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铬,污染环境,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南京市环境保护服务公司和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利用电镀含铬废渣液代替红矾钠,采用化学还原法试制成功一种新型铬鞣剂。最近,这种铬鞣剂经南京市皮革厂和有关厂家试鞣、测试、鉴定,全部性能均达到国家标准,其成本低于用红矾钠制成的铬鞣剂。利用含铬废渣液制取铬鞣剂@赵平$南京市环境保护服务公司  相似文献   

13.
《安全》1994,(1)
铬鼻病的发生与电镀作业密切有关,其主要症状有鼻腔灼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腔干燥、鼻出血等,最终可导致鼻中  相似文献   

14.
采用XRD方法研究了EAF渣矿相组成,采用静态淋溶实验方法,研究了液固比、淋溶液初始p H值和淋溶温度对EAF渣短期淋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AF渣中存在的主要矿物为镁硅钙石、硅酸二钙、钙铝黄长石、磁铁矿、尖晶石、绿铬矿和钙钛矿。短期淋溶条件下,EAF渣淋溶液呈现强碱性和一定的还原性,EAF渣淋溶液中铬质量浓度随着液固比的升高而有所降低,强酸或强碱性淋溶液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淋溶液中铬质量浓度,温度对淋溶液中铬质量浓度影响较小;淋溶液铬质量浓度不仅受铬富集相溶解反应平衡控制,也受到淋溶液酸性影响,酸性较强时利于渣中碱性氧化物Cr(OH)3的分解,碱性较强时利于Cr(OH)4-离子的生成;EAF渣淋溶液中的铬主要以三价态存在,六价铬和总铬质量浓度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限值,在一定程度上说明EAF渣的短期淋溶毒性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5.
阐述酸洗工艺线酸雾的产生原因及其危害,通过对2种集气罩:槽边吹—吸式集气罩和半密闭(加罩裙)罩的设计比较,说明采用合适的集气罩形式对酸雾治理的效果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可降低一定的初期投资和设备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6.
本刊在1981年第5期刊登厦门市卫生防疫站周瑛同志写的《苦参抑制酸雾》一文后,不少单位给该站及厦门市表牌喷漆厂写信,希望作进一步的了解。现将他们整理的《再谈苦参抑制酸雾》刊出,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抛光是集成电路和器件生产的基本工艺。目前大多采用铬离子抛光。 铬离子抛光液是由二氧化二铬、重铬酸铵和水配成的。内含有三价铬及六价铬。六价铬及其铬盐类等都能溶于水,毒性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工人长期接触铬盐的粉尘或蒸气,对身体是有损害的。如果对含铬的废液不经净化就排入地下,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彻底消除铬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我们采用二氧化硅溶液代替铬离子抛光。 二氧化硅抛光工艺过程是:用二氧化硅细粉做抛光微粒,同时加入氢氧化钠进行腐蚀。硅片表面的硅通过二氧化硅胶粒对硅片产生的机械磨擦和氢氧化钠的腐蚀,而…  相似文献   

18.
《安全》1994,(3)
非连续酸洗磷化产生大量酸雾,由于受走行吊车和操作工艺的限制,传统的酸雾净化方法无法满足操作工艺和环保要求。而采用静电就地净化非连续酸洗酸雾新技术,即应用直流超高压形成的静电场,离子雾就能把外溢的酸雾抑制下来,实现就地现场净化抑制。除雾效率高达99%以上。外排和操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现代合成技术制备的复合型重金属去除剂对浙江某电镀基地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电镀废水中的多种重金属很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对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铜及总锌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均有良好的效果。试验连续运行5天,出水COD平均去除率为45.87%,出水COD浓度降至56.75mg/L左右;出水总铬、六价铬及总锌平均浓度分别为0.01mg/L、0.003mg/L及0.0015mg/L;出水总镍与总铜平均浓度分别为0.011 mg/L与0.073mg/L,重金属平均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出水指标远低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浓度限值,废水可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0.
湖北交通蓄电池厂12年无一职业病湖北交通蓄电池厂注重加强职工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建厂12年来没有一人患职业病。湖北交通蓄电池厂是钟祥市的骨干企业,主要产品为铅酸蓄电池,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占全厂80%的车间一线工人不同程度地受到铅尘、铅烟、酸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