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叶洪亮 《劳动保护》2005,(11):56-58
危险源是危险的根源,是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的危险物质。一般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对危险源属性的分析,有利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控制。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存在量大面广的危险源现状,根据建筑业的施工特点,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坚持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重预防、抓源头、控过程、求实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把预防的关口前移至施工现场,这对改进当前建筑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管理缺陷、落实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控并跟踪整改、提高施工现场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筑业的危险源风险等级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即GB/T28001:2001)、《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均对危险源的检测、评价、分级与消除或控制作了相关的规定,本文拟对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05,(8):i0003-i0006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为全面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及其分布,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2003年11月以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在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重庆,广西、甘肃开展了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试点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下发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陆续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监控工作。为加强管理,统一标准,规范运行,现对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经常既要排查辨识重大危险源,又要排查整改事故隐患,这两者之间是一回事吗?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重大危险源指不论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而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对各类场所和设施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安全控制措施失效和缺少后的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5.
尾矿库安全监测关键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非金属矿山矿石选别后排出的尾矿的场所,它是维持矿山正常生产的必要设施,也是金属非金属矿山的重大危险源。作为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尾矿库一旦发生溃坝事故,将会给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6.
论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活动中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工业活动中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 ,尽管其起因和影响不尽相同 ,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其根源是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或具有引发灾难事故的能量。重大危险源同重大事故隐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前者强调设备、设施、场所中存在或固有的危险物质 (能量 )的多少 ,后者则可以认为是出现明显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的重大危险源。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到重大危险源普查 (申报 )、监控是预防重大事故理论与技术的进步 ,是从源头抓预防 ,是落实预防为主 ,关口前移的具体体现 ,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笔者论述了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与重大事故预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用事故是能量意外释放的观点 ,论述了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分析了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与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的几大要素 ,即危险源辨识、评价、分级管理与监控 ,应急救援等。  相似文献   

7.
生产作业区重大危险源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源是危险的根源,是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的危险物质,开展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作业区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为生产作业区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以某生产作业区为例,研究了生产作业区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及分类分级方法,研究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现状及危害等级的安全评估方法,指出了企业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上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提高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水平,制定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提供了依据,上述辨识和评估思路和方法可为其他企业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结合工程施工实际,辨识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和实施防治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完善和提高城市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建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预警机制,实施城市应急救援的重要内容。现就我市建设施工安全行业监督管理角度,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9.
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活动中,我们经常把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关系,对于正确辨识重大危险源和确认重大事故隐患,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万晓明  王浩杰  张毅  陈志刚  张栋 《安全》2019,40(10):56-59
为了预防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围绕危险源的管理,综合运用多种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小组活动自下而上开展全员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现有风险控制措施评估,结合危险源辨识成果随机抽查、行为安全观察等管理活动,形成了企业全员危险源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对开展全员危险源管理1年以上的13家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安全文化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开展THM对安全行为、安全教育、全员参与等安全文化绩效评价指标有显著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煤焦化生产企业中危险源(点)的确定和辨识依据进行阐述和分析,采用定量统计方法,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将所有危险源(点)分成三级(公司或厂级、车间或部门科室级、班组或岗位级)控制管理;从而实现贯彻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方针,预防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使安全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个健康和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首次将“控制论”中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重大工业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提出了“安全通道”和“事故临界状态”的概念,它不停留于对危险源的认识上(安全评价),而是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灾难性事故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防止事故的最具成效的研究方法。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大型、连续化生产的工业对身,用以防止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划科技司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  相似文献   

14.
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通知,出台《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要求有关企业完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管控制度,明确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从总体管理、技术管理、操作管理三个层面对重大危险源实行安全包保。通知指出,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办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和强化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  相似文献   

15.
泰兴市是化工大市,境内有一家省级开发区——泰兴市精细化工园区。全市现有化工生产企业168家,其中高毒物品生产企业3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360余家;剧毒品经营单位2家;高毒物品使用单位63家。由于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因素相对集中,给全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2004年。我市被确定为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控试点县市,进行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监控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于重大危险源的确认和管理,《安全生产法》已有明确规定,做好这方面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安全,意义重大。近来,国家和我省有关部门都已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但长时间来,由于重大危险源的特殊性质.由于其对安全的威胁并非明显的而是潜在的。因而容易为人们所忽视。所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如:介绍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知识、反映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的现状和进展、理论探讨的成果等等.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希望本刊本期编发的两篇文章.能给安监和相关部门提供借鉴.也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所了解,以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生产系统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生产系统功能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危险源结构模型及危险源的定义。根据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论述了危险源评价的策略和途径,并分析了危险程度的含义及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和强化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日前,应急管理部印发《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9.
钻探工程施工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钻探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和分析,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和安全因素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针对重大危险源采用了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控制措施。首先对能量危害物质、失控(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及人员失误)、管理缺陷及客观因素进行危险源辨识;第二,评价危险源危害因素主次;第三,采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地对车辆伤害、登高作业、防雷安全、用电安全、机械安全及预防自然灾害(火灾)等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通过实践表明,福建省121地质大队采用该方法对钻探工程项目的危险源进行了有效地控制,实现了钻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忽视危险源而引发的血案屡见不鲜。危险源主要分为两类:施工生活用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容器是第一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料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为第二类危险源。建筑工地绝大部分危险和有害因素属第二类危险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