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今年党中央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作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发展,通过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为实现“三保”目标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2.
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最根本的要求。本文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了要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要加大企业对伤亡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等经济政策。2005年,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以12项治本之策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政策措施体系,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历史性问题,加快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温家宝总理指出.实现安全生产,最有效手段是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两种,其中以经济手段尤其突出。通过实施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4.
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关爱生命、安全发展”,其中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强调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是社会安全发展的必要基础,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安全发展”则是大势所趋,正是人类历史的发展才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从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社会整体与独立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六中全会提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安全生产始终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决定》把安全生产作为目前存在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之一,作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着力点;重申和强调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明确了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管理定位,把加强安全生产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些重要的论述,都体现了党对安全生产认识的提高和工作思路的深化。我们要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是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方针。实现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家庭幸福。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生产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生产促进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世界上任何事物的演变和发展都是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依存、渗透及转化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通的生产活动与安全管理的关系,也应是在这种相互联系、依存、渗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六中全会提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安全生产始终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决定》把安全生产作为目前存在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之一,作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着力点;重申和强调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明确了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管理定位,把加强安全生产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些重要的论述,都体现了党对安全生产认识的提高和工作思路的深化.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扎实推动安全发展,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工作是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不断解放思想,关注民生,把安全生产作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今后五年,要使安全生产状况在持续稳定好转的基础上实现明显好转、并向着根本好转目标迈进,必须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努力开创安全监管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关于安全及安全文化的沉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和吸取了我国工伤事故出现过四次高峰的历史教训,结合当前意外伤亡事故的严重势态,对我国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安全第一公理:探讨了大众安全文化素质的养成、大众安全文化、安全生产与安全文化等课题,指出了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的伟绩以及安全、减灾、环保可持续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营造一个安全、少灾、无害、和谐的社会,靠安全文化教育和安全文化事业的繁荣。安全文化的作用既现实,又长远,既受益于当今社会,又保护了人类活动的安全与健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安全文化必然成为人人需要的毕生追求的最崇高的文化,必将成为人民安全、社会安全、人人共享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0.
罗云 《劳动保护》1999,(12):11-13
安全生产,这个人类生存永恒的命题,已伴随着创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社会的生活与生产走过几千年。但是,在20世纪即逝,新世纪曙光即视之际,站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门槛上,我们最深切地感受到的是一百年来人类劳动安全的不断进步、发展和变化。百年中,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活动为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存,以及人类文明创造了闪光的、不可磨灭的一页。在2O世纪,我们看到人类冲破“亡羊补牢”的陈旧观念和改变了仅凭经验应付的低效手段,给予世界全新的劳动安全理念、思想观点、方法,给予人类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知识、策略、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安全标准化的提出,是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进步的证明,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国家从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出发,规划了未来安全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促使各行业和岗位的生产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从而推动了安全标准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安全:100-1=0     
众所周知,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安全地生产和发展是我们实现科学发展、创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大课题。 对此,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安全标准对各行业的生产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的规范,从而建起了一道保护社会生产安全的制度屏障。应该说,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已基本形成,工作制度健全,实施手段合理,近远期目标明确,实现全社会安全生产的客观条件已基本齐备。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2006,(7):I0001-I0007
前言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十六大提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十六届四中全会Ⅸ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把安全生产摆在了与人口、资源、环保等基本国策同等重要的位置。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成为安全人奋斗的精神力量!这是总理对生命的无尚崇高,对安全理念的最高诠释。可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各项事业的"防火墙",是家庭幸福、个人理想、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加强安全生产,最核心的是突破利益这个要害,最关键的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最根本的是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共建共享,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真正用良知、良心和良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初步建立了安全  相似文献   

16.
张兴凯 《劳动保护》2008,(12):30-32
安全科技基础建设是安全保障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无论是提高安全监管监察的能力和水平,还是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安全科技基础都是保障。  相似文献   

17.
浅谈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基本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对安全问题过探索和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极坟代价的艰苦的历程,安全生产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组织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劳动权应该得到保证,这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和社会制度决定的。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主要一条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中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存权和劳动权,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进程中,安全生产已越来越多地与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相融合、相交集、相影响。因此,实现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每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风向标”,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人民走向富裕和幸福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维护职工生命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和颁布实施,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从此进入了法治时代。《安全生产法》的制定和颁布实施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实质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去年修订和颁布的《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而《安全生产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指出: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  相似文献   

19.
《林业劳动安全》2014,(1):43-45
正安全是发展的"红线",是幸福的底线。然而,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各行各业,社会转型期不安全因素活跃,安全隐患层出不穷。如何在转型期遏制事故频发势头、守好安全生产的"红线"?全国安监系统不断摸索总结,提出要履行最高职责,营造最浓厚的安全生产舆论氛围,采取最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制度,建立最严厉的事故追责机制,执行最严明的纪律,大力实施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乡镇是我国政权组织的最基层,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是其中一项尤其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乡镇安全生产是整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乡镇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安全生产工作大局,影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下面笔者就乡镇安全生产工作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