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7月19—23日在江西农业大学隆重举行"中国生态经济建设2012.南昌论坛",与会代表围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主题,达成4个方面的共识:一是正确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出现的绿色新特征和世界绿色发展的新态势,主动顺应全球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二是首次提出中国绿色崛起的重要引擎: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与循环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三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4年来的反思;四是充分交流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2.
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与我国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关系;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提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工作重点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态经济建设·2010太原论坛"围绕"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绿色发展"主题,取得了五大成果:分享太原市绿色转型发展经验、关于"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紧迫性、构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大战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4年11月1—2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4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主论坛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执行会长赵家荣主持。 论坛的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转型”的主题,总结10年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经验和问题.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如何将依法治国战略贯彻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和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一、会议宗旨与议题 经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批准,第七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承办。定于2012年10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6.
一、会议宗旨与议题 经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批准,第七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承办,定于2012年10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循环经济,必将颠覆产生传统经济学的基础.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是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包装,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下,阐述了绿色包装的概念,分析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包装的关系,指出我国目前发展绿色包装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难的形势下,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执行、公众参与、科技和人才支撑"的绿色包装产业发展模式,使绿色包装产业朝着健康、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和现实要求,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建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及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条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总书记在党的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将对今后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两项主要内容。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在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方案中,将再生金属行业列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说明再生金属与循环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本刊副主编王曦东专程采访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管爱国,请他就中国再生金属市场的现状及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1.
12.
<循环经济促进法>已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了更好地理解贯彻这部重要法规,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度"、"总量调控制度"、"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重点企业监督管理制度"、"循环经济产业政策"、"激励措施"等7个方面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和解读.  相似文献   

13.
"先污染后治理"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先污染后治理”现象在我国规模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对策,着重强调从微观入手,重点发展环保型技术、实现控污,治污技术内部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范要求,提出火电厂在验收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导,以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目标,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介绍了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及采取的措施,阐述了资源回收利用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以及推动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滤—反渗透(RO)—蒸发—结晶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的RO浓水,实现了RO浓水的“零排放”.试验结果表明:经加碱、微滤后,污水硬度平均减小率为98.8%,排出的滤渣平均质量分数为9.4%,减少了污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对后续RO膜的污染;微滤产水无需降低pH,可直接进入RO系统,电导率减小率可达98.0%;蒸发可将总固体质量浓度由13 290 mg/L增至172 155 mg/L,产水电导率为66 μS/cm.  相似文献   

17.
在考察分析北京市"白色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目前治理"白色污染"过程存在的6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梳理国内外治理"白色污染"经验,同时提出了"源头控制、逐步替代,宣传教育、减量使用,鼓励回收、健全网络,重修法规、强化监管,奥运期间、齐抓共管"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我们收到国家财政部税政司《关于征求〈调整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增值税政策的请示(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后,专门组织专题会议进行了讨论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在当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形势下,如果《征求意见稿》提交的政策出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将会受到严重打击,并有可能导致全国供销社系统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由此瓦解。  相似文献   

19.
20.
"白色污染"给自然界带来了"视觉污染"和"潜在的危害",如焚烧它们会释放有毒气体,发电机组吸入它们影响运转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造成"白色污染物"的排放量猛增.为此一些专家把"白色污染"列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污染,已经到了非彻底治理不可的程度.但如何治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塑料制品的发展情况和"白色污染"的现状,认为"白色污染"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的经济补偿政策和管理不力.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最重要途径,可以使之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同时就如何开展回收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有效缓解或根治"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