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童套河、西沙河是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河网型河道水体,也是扬州市中心城区典型的黑臭水体。分析并阐述了童套河、西沙河主要水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典型治理技术以及治理成效。治理前河道水体存在两岸污水收集能力不足、生活垃圾任意堆放,河道内水体流动性差、底泥淤积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水质表现为黑臭,扬州市采取了控源截污、内源清理,水动力复氧、生态修复、活水换水、长效管理的治理思路,主要实施包括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河道清淤疏浚,增设水循环造流增氧设备,构建生态河床、生态岸坡,活水换水等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3.
4.
5.
随着城市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城市河道水体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为近年来环境治理的重点方向.为了更好的了解黑臭水体问题,文章介绍了城市黑臭水体的判定标准以及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根据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7.
8.
李村河流域是青岛市中心城区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系统和过城河道。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城市面源污染突出、长效机制不健全、河道生态稳定性差、沿岸居民环保意识弱等,导致李村河常年黑臭。自2016年以来,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和长效机制5个层面对李村河进行综合整治,主要措施包括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雨污分流、垃圾清运、淤泥清淤、生态修复及补水、建立河道管理机制等。在生态补水及调蓄整治过程中,通过结合管线非开挖定向钻穿越技术,创新性地对李村河进行再生水管道河底非开挖铺设。通过流域综合整治,消除了水体黑臭现象,将李村河打造成了常年有水、水清岸绿,集休闲健身、生态调节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廊道。 相似文献
9.
满堂河是沈阳市的典型黑臭水体,也是东北地区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其水质直接影响着两岸居民的生活,亦影响着浑河干流水质。近年,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及长效管理等综合措施,已基本解决了满堂河河道污染问题,显著改善了河道水质及水环境。以满堂河为例,在分析河流主要污染来源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满堂河治理的总体方案、目标及措施,总结满堂河黑臭水体整治的典型治理技术及经验,以及综合比较满堂河整治前后的成效,以期为东北地区黑臭水体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农村黑臭水体是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推进水污染治理任务,需加快落实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本研究针对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现状和成因,从多个角度提出可靠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措施:统筹规划,分阶段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抓好结合,做好与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及规划的衔接;建立"污染物治理链条"思维,狠抓行业各环节规范化管理;建立"类面源"概念,重点推进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通科技与应用之间的壁垒,制定推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声生态学的城市景观设计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声景观研究以其新奇和意想不到为城市景观研究设计带来新的切入点和手法。简要介绍了声生态学中声景的概念和发展;讨论和分析城市景观规划中引入声景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的景观、声景观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1996-2000年全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介绍了目前“城考”工作的状况,总结了经验,对今后的“城考”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济南市北沙河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将北沙河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考虑的基础上,通过对北沙河林木生态系统、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保护、地表水强烈渗漏、补给地下水功能以及河岸带湿地保护措施,提出了实施北沙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水体水质良好、生态功能完善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四新”要求,以国家调整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指标为契机,客观实际地分析了呼市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存在的困难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呼市下一步争创环保模范城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小型和乡镇企业分布为主的区域其特点是企业环保投资少,环境资料缺乏,环境意识薄弱,区域整体环境状况较差。本文试图通过实例,探讨这类区域的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淮北市城市水环境现状,分析了城市发展中水环境保护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城市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环境的有效措施和建议,使淮北市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得到控制,区域水资源环境得到改善,使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以该地区47个城市(州)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城市水生态环境特征,解析了其存在的水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10个城市生活污水排放负荷占比超过90%,近60%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源排放多集中在食品和化工行业,4—5月降雨径流污染较重;1/3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较低、工业耗水量大;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地区城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河湖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基于上述问题,结合地区城市相关发展规划,提出了该地区城市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和远期(2031—2035年)3个阶段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目标,并给出城市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策和路线图,即近期阶段以控源减排为主,中期阶段完成节水型城市的构建,远期阶段全面恢复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分析了城市景观水体的特点及其水质污染状况,表明景观水体处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综述近年来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及其机理。提出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控制的关键应将污水处理的常规生物处理技术与生态处理技术有效结合,以合乎城市生态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