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石棉以其良好的性能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石棉开采和石棉相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棉粉尘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石棉被列入我国卫生部发布的高毒物品名录。为有效控制石棉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在对我国石棉矿山和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广泛调研基础上,辨识了石棉矿山开采、石棉制品生产过程存在粉尘危害的作业及特点,分析归纳石棉生产加工典型工序的粉尘危害因素。结合我国自然环境、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研究了我国石棉粉尘危害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控制石棉尘粉尘职业危害的建议对策,以期为达到降低或消除石棉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石棉粉尘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5个非煤企业,对5个非煤企业的508例粉尘作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对20例工程技术人员及粉尘监测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粉尘作业人员对粉尘危害预防的了解情况的正答率为84.62%,其中听过企业讲授粉尘危害及预防知识的比例为79.35%,知道工作环境中有人检测粉尘浓度的比例为77.42%。结论是非煤企业对生产性粉尘危害及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低;粉尘作业人员对粉尘危害及基本防尘措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国家相关法规认识程度较低;粉尘浓度监测可能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汽车铸造作业环境中粉尘对各工种的影响,基于美国环保署的健康风险和健康损害量化评价方法,构建了铸造作业粉尘健康损害评价模型。运用模特卡罗模拟方法评价了配砂、清理、造型、制芯、熔化和浇注6个工种的粉尘健康风险和健康损害,并对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熔化和清理工种的健康风险最大,浇注和配砂工种次之,造型和制芯工种最小;除造型工种外,其他5个工种健康风险超过10-6的概率均在70%~90%;在影响健康风险的各因素中,平均暴露时间、暴露周期、呼吸速率和各工种粉尘质量浓度这4个参数具有高敏感度,对评价结果有决定性作用;清理工种总的健康损害值最高,受粉尘总的影响程度最大,其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平均值为48.64 a。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煤矿井下工人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采用特征化分析和货币化法,提出煤矿井下不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风险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井下主要作业场所进行划分,收集各作业场所粉尘、噪声和热环境的清单数据,进行特征化分析,将粉尘、噪声和热环境对工人的健康风险影响量化,最后进行货币化,使评价结果赋予经济意义。结果表明:平煤某矿的职业健康风险为715.47万元,主要作业场所职业健康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回采、掘进、煤仓口、锚喷作业点和胶带运输转载,评价结果可为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底修订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将"高危粉尘"写入该法,明确监管部门对高危粉尘作业实施特殊管理。高危粉尘,即具有较高引发尘肺病危险的粉尘,如:石棉粉尘、焊接烟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金属粉尘等。高危粉尘作业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从事接触石棉、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上粉尘的作业,或者接触其他粉尘且罹患尘肺风险较高的作业。高危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  相似文献   

6.
谭英 《劳动保护》2005,(5):71-71
在实际生产和工作活动中,危险源很多,如高空作业、高速旋转设备、各种带电设备、易燃易爆介质、噪声,粉尘等,都可能引起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为识别和控制风险,近年来,中国石油建立并实施了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QHSE体系),把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全面实施体系化管理,从而降低了企业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QHSE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冶金建筑企业施工规模大,作业流程长,工艺复杂,产生大量粉尘,威胁施工人员的健康。根据我公司施工现场主要产尘点的监测以及接尘人员的健康检查情况,现对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等简述如下。一、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根据我公司的实际调查,施工现场粉尘分布的基本情况如下: (1)凿岩作业场所。当采用风镐凿岩时,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以上)浓度为0.17~6.9mg/m~3,粉尘合格率约80%。当采用手持式凿岩机钻眼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煤矿工人健康损害评价体系,提升矿工职业健康防护水平,首先,评价煤矿作业环境中粉尘和噪声的危险性;然后,采用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损害量化评价法,建立矿工受粉尘和噪声损害评价模型,并针对不同工种开展健康损害评价;最后,以货币的形式量化矿工所受职业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作业过程中煤矿粉尘和噪声的危险性等级均为可能危险级别,矿工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可以用于评价矿工受粉尘和噪声健康损害;除戊8-31200风巷高抽巷的各类司机、掘进工受矽尘影响外,其他工种均受煤尘影响,相同粉尘质量浓度下矽尘对矿工的影响更为严重;相同声压级范围内,工人年龄越大,因受噪声干扰产生的健康损害越严重;受粉尘和噪声影响最大的工种为掘进工,其职业健康风险在1.3万元以上;不同场所职业健康风险大小排序依次为戊10-32040风巷、戊8-31200风巷高抽巷、戊8-32060采面、筛分楼、储运队。  相似文献   

9.
作业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及安全,还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导致职业病。科学合理地评价作业环境的风险对改善作业环境安全、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纺织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长,设备排列紧密,自然通风条件差,作业环境复杂。通过对我国中南地区4个纺织企业作业环境的调查,分析了纺织企业作业环境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危害。纺织车间作业环境影响因素有噪声、粉尘、热湿环境、照明和振动、色彩等,其中噪声、粉尘及热湿环境、照明影响因素较为突出,依此建立了纺织企业作业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以及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纺织企业作业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对某纺织企业作业环境的评价,得出该企业主要生产工序的作业环境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清钢联、并条二道工序属安全作业,清花、梳棉、粗纱三道工序属轻度危害作业,络筒工序属中度危害作业,细纱工序属高度危害作业。评判结果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刘喜房 《劳动保护》2014,(12):88-90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如何做好接触矽尘、煤尘、石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有些粉尘作业可引发尘肺病,如矽尘可引发矽肺、煤尘可引发煤工尘肺、石棉尘可引发石棉肺等,而通过职业健康监护可发现粉尘作业的职业禁忌证和肺部损害程度。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矽尘、煤尘、石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冶炼行业的炉前作业环境中,除了热辐射强度大,还伴有金属火花、飞屑、粉尘等伤害眼睛、面部、颈部,可能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如何有效地保护高温炉窑作业工人的头颈部安全?目前,已有企业根据多年来的科学试验和实际应用,研发出新型隔热防护面罩。在炼钢、炼铁、炼焦等冶炼行业中,高温炉窑温度一般在1 000℃~2 000℃,在此温度下的炉前工作业岗位,除了热辐射强度大外,还伴有金属火花、飞屑、粉尘及坠落物体等伤害眼睛、面部、颈部,可能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在这种特殊高温、强热辐射的作业环境中,炉前工人身穿阻燃铝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某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生产轮式装载机。在工程机械制造型企业中,多数企业实行部件分散加工后配送至装配厂进行装配的生产模式,该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也是如此。其中结构件厂主要生产装载机的前车架、后车架以及动臂等构件,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苯及其化合物以及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减少职业病的发病率,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促进企  相似文献   

13.
生产工人长期接触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等职业病,为了解水泥行业粉尘危害的现状,我们对本市水泥行业进行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调查。1概况莱芜市共有水泥企业12家,年产水泥60万吨。本次调查检测企业12家,检测粉尘作业点129个,进行粉尘分级的岗位93个,调查粉尘作业人员1244人,占职工总数的65%。2调查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及LD84—199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检测规程》的要求,测定…  相似文献   

14.
抛丸清理作业中产生的粉尘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危害现场操作人员的健康。本文通过对粉尘的特性和危害分析,论述了抛丸清理过程中采用离心滤筒式除尘器治理粉尘技术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抛丸清理工序粉尘治理提供了经验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GB/T5817-2009《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已于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是对GB5817-19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的修订。该标准将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为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的分级指标,有助于企业加强粉尘作业场所分级管理,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也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部门对粉尘作业场所的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石材加工行业尘肺病危害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风险评估模型(ICMM)评估石材加工行业尘肺病风险。 以20家石材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ICMM模型的定量法和矩阵法分别评估4个重点岗位的尘肺病风险,并与粉尘作业分级和文献报道进行结果验证。 结果显示打磨、雕刻、切割和破碎4个重点岗位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超限倍数范围分别为4.3~85倍和3.1~63.3倍。ICMM定量法判定该4个重点岗位的Ⅲ期矽肺风险均为最高级风险水平(不可容忍),矩阵法判定该4个重点岗位Ⅲ期矽肺风险也均为最高级水平(高风险)。这些风险评估结果得到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和文献报道的支持。结论为石材加工行业尘肺病发病风险非常高,ICMM风险评估模型可应用于石材加工行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7.
为预防棉纺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件或职业病,利用投影寻踪研究棉纺织企业作业环境综合风险。通过对棉纺织企业作业环境特点及危害的实际调查,选取噪声、粉尘、微气候和照明等4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棉纺织企业作业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和遗传算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棉纺织企业作业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用该模型综合评价中南地区某棉纺织企业生产车间作业环境风险。研究表明:该企业前纺车间属轻度危害作业,细纱车间属中度危害作业;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多因素棉纺织作业环境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8.
比较4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某采石场中应用的优缺点,探索适合采石行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最佳方法。选取湖北鄂东某采石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应用4种模型进行评估分析: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ICMM模型)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为不可容忍或者高风险水平;风险定义法(MES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四级或三级风险水平;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MLSP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低风险或非常低风险水平;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导则(UQ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高风险或中等风险水平。与有毒作业分级结果比较验证,ICMM模型、MES法、MLSP法相对一致,适合评估某一具体采石场的职业健康风险,UQ法因不考虑个体差异,更适合评估整个采石行业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冶金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接尘人员的增加,粉尘危害,尤其是呼吸性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日益突出。治理呼吸性粉尘必须对呼吸性粉尘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冶金工厂实际情况,经过现场实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了冶金工厂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的危害程度。建立了冶金工厂采用划分粉尘单元确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和采用餐尘危害程度分级评价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的方法。同时对国家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在冶金工厂的实旋提出了扩档建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的方法,对熔模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健康影响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该企业作业场所存在粉尘、噪声、高温、石蜡烟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已对作业人员健康造成损害。其中矽尘、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制壳、熔炼、浇铸等岗位的职业病危害严重,需重点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