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海重化工业基地生态工业体系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蔡如钰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0):1312-1319
基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循环经济水平的目标,以某沿海港口经济区为案例,阐述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体系规划与构建的程序和方法.在沿海重化工业的环境影响、国家政策及资源制约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准入的条件.对符合准入条件的产业进行了产业共生体系的优化设计,提出了生态工业体系发展的规划框架.最后通过对该港口经济区进行资源环境压力与承载力的合规性分析,从总量上控制产业规模,调控优化产业布局和类型,并提出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从而规划设计出该港口经济区的生态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
金凤君  高超 《环境保护》2013,(18):28-31
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两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从促进产业集聚优化空间布局、建设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控。为西北地区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提供政策建议,促进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工业企业密集,环境风险点多,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造成累积性、叠加性和潜在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制约了其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特征,选择3个典型流域(区域)(即重化产业最密集、人口最密集,重化产业布局性矛盾最突出的长江湖口以下干流区域;重大调水工程下游减水河段与涉水产业重点发展的汉江流域;生态系统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区与磷矿资源开发强度高的乌江流域)进行分析,并识别流域重化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问题及其演变趋势.基于保障“清洁长江”与“安全长江”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的调控思路,提出长江经济带典型流域重化产业绿色发展的优化调控对策和差别化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风险防控建议,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实施精准治理提供支撑,主要包括:①长江湖口以下干流区域以保障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各类工业园区为抓手优化布局,提升区域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制定长江沿岸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对策;②汉江流域以流域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从国家产业政策战略高度调整汉江中下游的产业发展战略,严格控制高耗水和水污染产业的持续发展;③乌江流域以保障下游库区水质为目标,严控喀斯特地貌区域新增磷化工产能,研究喀斯特地貌区实施磷化工产业废水特别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大连湾海域及其周边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矛盾,首次尝试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定量分析方法,建立2000年大连湾海域经济、资源、环境多目标优化管理模式,以促使其经济、资源、环境同步规划、相互协调、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是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协调和优化的关键因素。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核心,重点构建以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体系。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以及主要工业布局将对水资源利用、盐湖水盐平衡、重点湖泊湿地保护、绿洲安全和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或带来累积性生态环境风险。针对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风险,提出了区域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布局的优化调控对策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现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条件下的产业发展调控可视化将为环境规划管理者提供有效决策依据。本研究首先在水资源量、土地资源量(耕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污染物环境容量(COD、NH_4-N、SO_2、NO_x)、粮食产量等约束条件下,分别建立了经济和人口最大化、资源环境利用参数(单位产值用水量、污染物排放量等)最优化为目标函数的规划模型,然后以MATLAB GUI功能为基础,实现了其可视化。最后,通过简单实例分析,验证了基于MATLAB GUI功能的产业发展调控可视化程序的适用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县域人口和产业的发展是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科学规划其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发展非常重要。资源与环境是县域人口和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超载是其和谐发展的重大前提。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县域人口和产业发展调控的普适方法。首先基于基准和规划模式下的人口和产业发展状况,分别建立以县域用水量控制线、污染物环境容量、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控制线等为约束的线性规划模型,以相关生态县创建标准及数据等为依据,确立县域合理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系数水平范围。然后基于确立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水平,建立以县域用水量控制线、污染物环境容量、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控制线等为约束双目标区间线性规划模型,确立县域适宜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决策得到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系数及适宜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共同构成了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化模式。基于以上理论,以云南省隆阳区为例,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最终得出2020年隆阳区可承载的人口为110. 26~122. 29万人,GDP为341. 80~390. 63万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铁路应急物资配送的快速响应能力,将应急物资配送与失效线路抢修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指出了在应急救援初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铁路网随失效线路抢修时间会不断变化。以追求最小化配送物资总延时和总的物资未满足量为目标,加入了线路抢修时间窗约束,建立了铁路应急物资配送和失效线路抢修的多目标集成优化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了最佳抢修方案的目标值随参数扰动相对稳定,为制定铁路应急物流作业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人口数量和地区生产总值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水资源可利用量、水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约束,构建了包括产业结构、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等要素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优化模型,为以种植业与养殖业为主要污染源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调控提供方法,丰富水环境承载力调控的方法体系.以承德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经济发展调控与污染控制不同情景方案下,研究区可承载的人口与产业规模可分别提升2.6%~29.5%和18.5%~31.8%,表明产业优化和污染控制水平对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区尚有人口和经济增长空间;(2)控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特别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减少畜禽养殖规模是提高研究区水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是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敏感指标;(3)在水环境承载力约束下,污染控制指标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存在下限阈值,表明研究区污染控制水平对水环境承载力具有短板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产业特征、资源环境利用、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管理制度落实等四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量化评估案例产业园区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水平。根据评估结果,从环境保护角度识别分析可优化发展空间,并从产业环境准入、资源优化配置、金融政策扶持、管理加速提效等方面提出优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北京房山山区沟域经济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研究的新视角,通过对房山山区自然地理格局、 综合生态系统敏感性及服务功能分析,得出深山区-两大流域区-浅山区的生态功能区划格局。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作出评价,确保从地域整体视角统筹区域发展,将开发强度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功能区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和阈值差异,可将沟域产业空间布局划分为深山限制发展区、 大石河重点发展区、 拒马河重点发展区和浅山优先发展区4类产业调控区,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区的特征,分别制订产业准入门槛、 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方向等产业发展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生态工业园作为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由产业、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子系统组成。它的持续发展依赖于各子系统的结构合理、功能完整以及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和有效控制。文章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方法优点,提出了应用于生态工业园规划的整合模型研究思路。从生态工业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模拟优化出发,建立生态工业系统动力学(SD)模型,通过模型的原始运行和灵敏度分析,寻找出对工业园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点及与之相应的参变量,以此为核心建立多目标规划(MOP)模型,求解MOP模型获取关键点最优解集。再根据模型的解,针对具体情况设计模拟运行方案,与决策者进行交互,取得系统发展的优化规划方案。该整合模型为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并可为工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强园区物质流管理”,工业园区是我国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肩负重要使命.针对工业园区如何加强物质流管理,首先在文献综述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剖析了工业园区物质流管理的内涵;其次,提出了基于“问题定义、系统界定、数据收集、综合评估、优化调控”的工业园区物质流管理技术路线;最后,以典型园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案例从物质流管理主体、基础数据支撑能力等方面识别了工业园区加强物质流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结果表明:(1)工业园区物质流管理的内涵是厘清园区有限物理空间内产业活动与资源、能源、环境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并针对资源能源提效,提出系统性的调控方法与决策建议.(2)通过揭示园区产品-企业-基础设施多层次物质、能量流动特征,开展精细化、全局性的物质流管理,对园区落实“双碳”目标并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以及锻造新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三项加强物质流管理策略建议:一是加强园区发展系统观,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推进物质流管理体系建立;二是完善协调机制,协调多主体参与,实现企业-基...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其经济韧性的演化机制,对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演化经济韧性视角出发,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构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熵值法和PLS偏最小二乘法,定量揭示2000—2019年湖北省大冶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经济韧性的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研究区经济韧性经历了衰退适应、抵御恢复、响应提升的演化阶段,分别对应其经济衰退转变期(2000—2009年)、发展恢复期(2010—2014年)、高效提升期(2015—2019年),经济韧性水平呈现出“缓慢→快速”的上升态势。(2)2000—2019年研究区经济韧性演化的驱动因子由产业结构转变和创新水平提升转向多要素共同推动,其中居民收入、市场规模、政府调控能力、产业技术水平等因子是推进研究区经济韧性演进的关键因素。(3)产业多元化转型是研究区经济韧性提升的直接动力,以产业相关多样化为传导路径,在多要素驱动下研究区向更高层次的城市生命阶段演进。当压力要素消解、城市状态调整、响应方式优化时,经济韧性将通过激活产业要素、均衡化拓展驱动力来推动产业的“路...  相似文献   

15.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装备产品、环保装备产品、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行业多。产业链长,关联度∥大。能源消耗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既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天津市重点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务院出台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目标。清晰划定了产业界限,指出了重点发展领域,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十二五”时期,天津市也应抓住战略发展机遇,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为建设生态宜居天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划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为城市生活垃圾规划管理系统建立了不确定性多目标规划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深圳市。目前深圳市主要有 2种处理方式 :焚烧和填埋。根据不确定性多目标规划模型 ,在此就深圳市内生活垃圾处理规划未来 5a内(2 0 0 3~ 2 0 0 7年 )进行了 4种情景计算和分析 ,包括 :保证系统经济投入最小化 ;保证处理过程中大气污染最小化 ;保证处理过程中地下水污染最小化 ;以及结合当地专家和政府部门的偏好等。根据结果比较 ,认为第 4种处理方案最为科学。  相似文献   

17.
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在湖泊生态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泊生态工程规划不仅仅是单纯的水污染控制系统,还涉及到水资源调控、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修复等问题,笔者将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应用于博斯腾湖焉盆地控制区生态工程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通过规划模型构建、多目标决策分析过程的优化,得出了焉耆盆地控制区生态工程的优化方案.对于其他湖泊生态工程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具有促进区域平衡发展、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重要作用。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的现实问题、可能会引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风险,提出了构建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梯度转移格局,加大西部地区能源革命力度,注重城市群内部的小空间尺度产业转移,促进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转移,预防外资企业大规模向国外迁移,加强对劳动力流动的引导和再就业培训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对选育产、优质、抗逆、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遗传多样性的不断丢失,种质资源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对种质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以通辽市种质资源保护及制种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从案例区现状及问题分析入手,深入剖析了通辽市的种质资源及制种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出种质资源的保护思路、原则及战略,确定种质资源的保护目标、制种产业的发展思路与产业布局、制种产业发展重点任务,最后对发展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制定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进而形成完整的制种产业发展规划思路,为生态脆弱的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制种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环评项目为基础,系统的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战略性资源瓶颈突出、结构性污染等资源环境约束及对粮食生产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及流域水安全等三大安全构成威胁,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的调控策略以及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