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庆市2014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努力将重庆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9月18日,自然之友、"比车牛"(SmarterThanCar)在北京联合发布了调研报告——《宜居北京骑步走》,就低碳出行尤其是自行车出行在低碳、宜居北京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对阻碍北京自行车出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该份报告是在自然之友历时10个月的调研基础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专家动态     
正陆新元出席"下一代守法与执法:工具、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并致辞王金南出席由哥伦比亚大学一复旦大学举办的国际老龄人群健康峰会,并做《中国2010-2030年老龄化下城市大气污染疾病负担分析》报告姬振海带领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环境保护调研组赴邯郸市进行水环境保护工作调研  相似文献   

4.
专家动态     
《环境保护》2013,(21):2
万本太率团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召开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外交全权代表大会李文华获得首次颁发的"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奖"张景安一行调研湖北武汉光谷自主创新工作孟伟出席第七届大中华区清洁燃油研讨会并做主题演讲赵浩明率队开展燃煤电厂环保现场检查培训贾康出席2013年博鳌(楼盘)房地产论坛,就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力量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5.
赵曜龙 《世界环境》2012,(2):97-F0003
2012年3月15日下午,《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创新理事会在京召开首次政策对话会。会议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理事会理事长贾峰主持。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刘炳江司长就"十二五"总量减排形势做了主旨报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荣誉顾问焦志延,执行副理事长、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何家振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是减少碳排放的、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当代中国面临石油短缺、空气污染等多重发展困境,要化解这些经济发展的能源和环境"束缚",就必须发展以新能源、减少碳排放等为主的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发展需要低碳教育的有力支持,杜鹃等所著的《低碳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是一部如何开展低碳教育的作品,能为低碳经济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3,(7):74
3月21—23日,2013中国国际低碳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召开。中国低碳产业协会会长田素杰,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中国住总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鲍宇清主任,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联合会张宽广处长,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市场部主任李荣昌,中国能源环保研究院院长柏禄山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本次大会还邀请到了来自多个国家驻华大使馆的代表。《环境保护》杂志作为支持媒体全  相似文献   

8.
李汉龙 《环境》2022,(7):60-62
<正>6月15日是第十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在当天联合发布了《数字化工具助力公众绿色出行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梳理国内外数字技术企业推动绿色低碳出行的案例和分析全国调研问卷,发现大多数公众理解并接受绿色出行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由国家建材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被动房产业发展联盟、天津市节能低碳产业园共同筹备的"京津冀节能低碳促进中心节能产品展示中心"发布会在天津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召开。来自中国被动房产业发展联盟的三十多家国际国内绿色建材及建筑节能设备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发布会,天津市南开区和市节能低碳产业园节能主管人出席。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环境》2016,(10)
正"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9月3日,习近平在杭州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时强调。"此次改革是地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和调整,先易后难,平稳有序,以最小代价推动改革完成,不留‘烂尾楼’,  相似文献   

11.
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选择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极大鼓舞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一时间,各地纷纷提出要建设低碳城市,有的甚至喊出了“零碳城市”的目标.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精神虽可嘉,却缺了点科学探索的精神.但凡科学探索,当是边实践、边总结,循序渐进,而非口号式,运动式的大干快上.所以,城市主政者要建设低碳城市,首先要搞明白何谓低碳城市?实现途径怎样?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适时出版了《中国城市低碳发展2011》一书,为低碳城市谋篇布局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指引,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1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目的是贯彻和落实《"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等相关要求,以下为201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宣传重点内容:一、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工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正国家发改委发布33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行动目标的实现,2014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涉及煤炭、电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筑、轻工、纺织、机械、农业、林业等12个行业,共33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确保实现万家企业"十二五"节能2.5亿吨标准煤的目标,根据《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873号)要求,组织制定了《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考核实施方案》),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15,43(1)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重庆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为将重庆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提供坚实的环境质量支撑。自本期始,本刊将围绕"生态文明美丽重庆"主题,就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保障举措、工作实效以及创新成果等内容进行连续刊发,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适应环境保护新常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今天闭幕.解决产能过剩,探索低碳发展之路是其中重要途径.对于"低碳之路"如何前行,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米其林集团总裁盛纳德又有哪些精妙见解?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刚刚在提到探索低碳发展之路的时候重点说了以下几点,第一,中国能源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如果说过去30年大部分时间,我们国家还处在供应紧张的阶段,增加能源产品的产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全市电力行业生产、运营单位的节能工作先进经验交流会10日18日在汉沽召开。国网天津电力公司、电科院、津能集团及全市发电企业主管领导和节能工作负责人出席经验交流会;并就贯彻落实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在电力行业节能工作先进经验交流会上,国网天津电力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冷端系统节能优化研究"的专题讲座,军粮城热电公司、陈塘热电公司等八个发电企业先后介绍了利用节能产品、节能  相似文献   

18.
正《区域战略: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在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必要性的基础上,立足于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生态学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低碳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丰富的内容,有力地论证了发展低碳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实现区域生态安全,转变粗放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实际性以及有效性。《区域战略: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一书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前言核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铀资源的保障,中国自核工业建立开始就坚定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铀矿冶产业体系,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核电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重要方面,按照《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提效率、控总量、调结构",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本文探讨了"美丽中国"背景下能源低碳转型困境的法律根源,分析了我国现行能源法律制度存在的基本法缺位、单行法缺失、法律规范之间不协调等缺陷,并从健全能源法律体系和完善"低碳+能源"法律规范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为支持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的实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