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在,一些从事电力事业的工作者,为了切实保证用电安全,推荐采用电力变压器中性线不接地(以下称中性线不接地)的方法。 我们石矿远离番禺县城,由自己的电力变压器1200千伏安低压电网独立供电,不联接其他单位用电线路,这是采用中性线不接地的先决和有利条件。自1965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采用中性线不接地,从来没有间断过。22年来,我们的实践证明, 中性线不接地可以切断人身触电时通过人体由大地进入变压器电流的回路,从而大量减少人身触电时通过人体流入大地的电流,使偶然意外触电的人还有知觉,还有挣扎力,迅速脱离电源,从而避免触电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2.
赵秋生 《安全》2012,33(5):10-13
人体触电的安全阈值目前还没有标准明确给出,然而在制定触电防护的安全标准时又无法回避,因此人体触电的安全阈值是以"潜规则"的形式在应用。本文以现有人体电流效应数据为基础,分析明确了触电危险评估时人体阻抗的标准取值、人体电流安全阈值和人体电压安全阈值,并对其含义进行了解读。此举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现有标准对触电防护措施所提技术要求的含义,从而更科学正确地应用各种触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孙永泰 《安全》2007,28(5):45
2006年6月份,达子坨村发生一起一家老少四口因触及跨步电压死亡的悲惨事件.   为什么人在导线落地点附近行走会造成触电呢?又如何防止跨步电压触电呢?   ……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除了发电厂、电站和供电部门外,各行各业都有带电操作的电工.当人体接触带电物体,形成闭合回路中的一个通路时,或处于高压感应区内,或处于跨步电压范围时,若处理不当,常常会造成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对人的伤害是极大的,往往可以在瞬间夺去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触电是电流流过人体时产生的一种生理作用,其影响程度与电流的大小、通电的途径以及通电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电流的大小 人是经不起电击的,即使毫安级的电流流过人体,也会对人的生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或损害。各种不同电流下的触电现象,如表1所示。 上表是考虑通电电流持续通过人体时的触电现象。表中的电流值,可由下式来确定: 流过人体的电流=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人体电阻 2.通电途径和接触状态 (1)通电途径: 人触电的时候,电流的进出位置是不同的,即使是同样大小的电流,由于通电途径不同,对生理上的影响也不一样。 ①电流通过手足时,关节…  相似文献   

6.
列举了高压触电的各种类型,分析了高压配电系统人体触电过程及影响人体电流的因素,通过实例计算人体触电电流并据此判断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当人体接触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带电部分,并有电流流经人体时,人体将会因电流刺激而产生危及生命的医学效应,这种现象称为人体触电。在低压系统中,人体触电是由于人体的一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触及电源的一极或一相,人体的另一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接触大地,并在电源、人体和大地之间形成电流通路所致,这种触电方式称单线触电。在低压系统中,人体触电的另一原因是,人体的两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分别触及电源的两级或两相,在电源和人体之间形成  相似文献   

8.
触电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性质的关系,触电的原因以及预防触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性质的关系,触电的原因以及预防触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低压触电事故,在各用电部门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患者往往迅即进入“假死”状态(心跳、呼吸停止),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所以系统地分析影响触电危险程序的因素,熟练掌握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触电者的现场急救,一是要争分夺秒;二是救治方法要得当;三是医生诊断为死亡之前,救治必须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一、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触电的危险程度同很多因素有关:①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②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③电流通过人体的不同途径;④电流的种类与频率的高低;⑤人体电阻的高低。其中,以电流的大小和触电…  相似文献   

11.
安全电压又称安全特低电压,其保护原理是:通过对系统中可能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进行限制,从而使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受到抑制,将触电危险控制在没有危害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初期,我国漏电保护器的生产正处在初始阶段,产品标准尚未制订,而由于社会上的急需,有相当数量的产品仓促投放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80~1985年的产量累计达73万台。这批已经在运行中的产品,有些性能基本符合 IEC7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一般要求》的规定,一般说来可以满足使用。但也有很多产品没有明确的产品标准,如果继续使用,就需要作如下具体分析了。 一、漏电动作特性 人体触电电流是随人体电阻和触电电压变化的,当人赤着脚踏在湿地上,手触及220伏的火线时,触电电流的最大值可达250毫安。作为人身安全保护的电器来说,要避免…  相似文献   

13.
当电气装置发生接地故障,如人畜单相对地触电、电气装置对地绝缘损坏、金属性接地短路时,会产生接地故障电流。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漏电开关和漏电继电器)能够检测交流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当该电流达到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时,漏电保护装  相似文献   

14.
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一种技术上的安全措施。电器发生故障时,事先用导线将可能产生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如电动机壳)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若带电导线意外碰壳,故障电流将通过人体、电网与大地之间的阻抗构成好回路。通过人体的电流会较大,足以危及人的生命。 假若事先在电器设备的外壳(金属部分)用导线插入大地(如图4)。这时通过人体的电流Id仅是全部接地电流Id的一部分,即:式中 Rd是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显然,Rd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越小。在安装此设施时,把Rd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就能保障人的安全。 1000…  相似文献   

15.
在一般人的意识中,似乎只有220伏以上的电压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其实不然,低压电同样能致人死命。从某个角度讲,由于人们的忽视与疏于防范,低压电具有更大的危险性。1992年8月,某水泥厂发生一起触电死亡事故。经调查分析确认,“祸根”是一空载电压65伏、运载电压30伏的电焊钳。如此低的电压为什么会致人于死地呢?原来,在电压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人体触电受害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体电阻,人体电阻愈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就愈小,人体触电受害程度就愈轻,反之则愈重。人体电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体皮肤电阻和人体触电回路中的接触电…  相似文献   

16.
《江苏劳动保护》2007,(6):29-31
一、触电防护技术 1.触电的形式与原因 (1)触电形式按照人体及带电体的接触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以分为下列4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自1879年法国里昂一家剧院发生第一起触电死亡事故以来,人们对电击和安全电流的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虽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检查措施,但也只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为人们的一时疏忽大意,或客观上电气绝缘性能的降低导致漏电,以及架空线路发生断线等意外情况,仍然会造成触电事故。因此,有必要对触电的方式、防止触电的措施及触电后现场紧急救护有个大体的认识与了解。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影响因素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使部分或整个身体遭到电的刺激或伤害,引起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人体的外部受…  相似文献   

18.
水中触电危险性浅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针对具有水中触电危险场所及极度潮湿场所触电事故多发、隐患严重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不健全的现状,对水中触电危险性及预防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通过实验,初步了解了水的导电特性以及在带电的水中电压、电位差分布状况;对人体在带电的水中受到电击时的电压分布,触电电流走向进行了分析。笔者提出多项改进措施,在接地、接零系统中采用大幅度降低保护零线阻抗和重复接地电阻值以及加强等电位措施,正确使用漏电开关及安全隔离变压器等方法。上述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从而解决具有水中触电危险场所及极度潮湿场所的电气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谎失措,束手无策,必须马上切断电源。因为当触电事故发生时,电流会持续不断地通过触电者,触电时间越长,对人体损害越严重。另外,当发生触电时,触电者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带电体,对救护者是一个严重威胁,如不注意安全,同样会使救护者触电。怎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呢?  相似文献   

20.
韩树堂 《安全》2002,23(2):31-32
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间接(如通过潮湿的空气、水或其它)接触电源或被雷电或高压电击中,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抗体的损伤或功能障碍,称之为触电.日常生活中,触电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