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PID技术在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8(3):15-18
PID通常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氧化沟组成,这些氧化沟周期性地处于好氧,缺氧或沉淀等工作状态,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采用的三沟式(T型)氧化沟处理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先进,效果稳定,节省费用,可按硝化和反硝化两种方式进行,不仅可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和悬浮物,还可部分去除氮,磷等富营养物质,是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次氯酸钠法处理硫化物恶臭污水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提出了利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含硫化物恶臭污水的工艺,进行了小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除了硫化氢和硫醇一类的恶臭物质,处理后的废水无色无臭。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天津市28个陆源污染物排海口进行调查分析,在天津海域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实地监测取得了大量的有关潮汐、余流场、水位及各种污染物2场的资料,建立了多种水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天津近岸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进行经济、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为渤海典型海域实施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的可靠性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VisulaBasic,在对污水土地处理工程工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污水土地处理工程工艺规划化软件,污水土地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生成器,LmakerforwinV1.00。 相似文献
7.
水生维管束植物处理污水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及国内外水生维管束植物处理污水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水生维管束植物处理污水的净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水生维管束植物处理污水资源化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论述,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该方法是一种经济、有效、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9.
荇菜对镉污水的净化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水生植物荇菜在含不同浓度CdCl2的培养液中培养不同的时间,分析测定荇菜的茎叶、根系、培养液中的含镉量,植株细胞中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细胞外渗的量。实验结果表明:荇菜对镉有较强的耐受性,5mg/L镉为春最小致死浓度,荇菜通过根系的吸收和分泌物的吸附作用固定溶液中的镉,对含镉污水有较高的净化能力,最高可清除污水中99.5%的镉,在可耐受的范 相似文献
10.
污水土地处理CAD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污水土地处理设计实际,以提高设计速度和质量为目标,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采用成熟而先进的参数化设计技术及ADS开发工具,对土地处理设计中的几个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焦化废水的微生物脱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试验室条件下,分离出3株焦化废水脱色优势菌株,采用恒温连续进水的固定化生物膜系统,研究了焦化放心水中有代表性的难降解污染指标一色度的去除.tHR12h,系统出水色度平均由330倍降至65倍,去除率7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高效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针对 B O D 容积负荷在0 .05 ~0 .46 kg/m3 d - 1 左右的常规浓度和低浓度的城市生活污水,设置进水流量不同的工况,最终使这两种城市生活污水 C O D Cr 的去除率均达到80 % 以上, B O D5 的去除率均达到90 % 以上,出水 N H3 N 达标.此外,在低浓度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工况上加上一个回流装置,可使总 N 的去除率从10 % 提高至50 % 左右 相似文献
14.
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研究了蓝113B-煤油-NaOH液膜体系处理苯酚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并对高浓度含酚废水(浓度5%以上)进行了二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除酚效率可达99%以上。对内相NaOH的最佳浓度的确定也给出了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味精浓废水生物处理优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两相厌氧消化法与缺氧—厌氧消化法处理味精浓废水的比较试验.进水为6×10~4mg/L~8×10~4mg/L时,两相厌氧消化法COD去除率为78%,产气率为0.15m~3/kgCOD,CH_4含量为50%.缺氧—厌氧消化法COD去除率为82.2%,产气率为0.23m~3/kgCOD,CH.含量达65%.两种方法均可使出水pH值由3.2上升至7.0以上.氯离子和氨氮的去除不明显.综合上述结果与运行管理的稳定程度均是缺氧——厌氧消化法优于两相厌氧消化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从凤眼莲等水生植物体中回收废水中白银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植物残体直接打捞、晒干、灰化、HNO_3浸取,氯化法沉淀直至火法冶炼(加入碳酸钠和硼砂)出银;第二种方法是将植物残体全部集中,晒干,最后由贵稀金属提炼厂专门处理.根据上述方法已成功地从净化含银废水的水生植物残体中提炼和回收白银561.7g. 相似文献
17.
PAN-DCD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聚丙烯腈为高分子链,用双腈双胺与聚丙烯腈大分子上的腈基改性,制得含有多种活性基团的聚合物PAN-DCD.研究了PAN-DCD对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及酸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脱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AN-DCD的脱色效果与染料的种类、废水的酸度以及脱色剂的用量有关.PAN-DCD对染料颜色的去除率在pH=3.0和pH=13.0时达到极大值,显示了它的两性特征.脱色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中的胍胺结构与染料分子发生了化学作用,通过静电键和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以及聚集作用,将分布于水中的有色物质絮凝、沉降. 相似文献
18.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对红树林植物群落凋落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凋落物收集网研究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对红树林植物群落凋落物的影响。所研究的红树林群落年总凋落物量为1198.91gm^-2,其中叶片和繁殖物部分共占90%左右。总凋落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模型,凋落物的高峰期落在多雨的夏季,尤其是8月份。污水排放一年期间,排污样带和对照样带之间红树林的总凋落物量以及凋落叶中的总有机碳、总氮、总磷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污水排放没有导致红树林植物群落的凋落物量发生明显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