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在全国“持证上岗”、“计量认证”、实验室现场考核和《亚洲地区实验室精度管理手册》编制过程及“监测质量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我国部分环境监测站在水质监测的实际操作、试样前处理、监测分析方法选择及数据分析等方面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立我国质量保证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环境水体监测质量控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监测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吴树宏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14(2):123-125,127
以提高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为目的,针对基层环境监测站在监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现象,或者是因监测技术规范不完善而产生的现象,从强化可操作性的角度,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常州市武进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工作为例,阐述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水质自动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孙南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1):62-64
以常州市武进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工作为例,根据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培训技术人员,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8.
张文辉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9,12(1):30-33
分析了地表水中总磷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着重讨论了空白实验,检测限的计算校准曲线的回归与检验,标准品的测定,空白实验的质量控制图等。 相似文献
9.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及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结合近几年广东省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作一介绍,并针对其作为一项新的技术的实施,着重对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林兆升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6,9(1):48-51
在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已扩展到利用生物(动、植物)对环境进行监测。在生物监测中应用和发展质量保证尤为重要。本文就生物监测的质量保证发展概况、标准物质、回归效应控制图、生物样品分析技术的进步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12.
阐述了建立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质量QA/QC量化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国控污染源QA/QC量化评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量化评估指标的组成、量化评估指标的权重及QL阈值等方面,对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质量QA/QC量化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城市污水中PCBs的分析及其QA/QC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一种城市污水中痕量PCBs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QA/QC研究,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剂对城市污水进行液-液萃取,联合运用浓硫酸和硅胶层析柱将PCBs与杂质分离,以毛细管GC-ECD和内标法对PCBs定量.空白加标回收试验得出,PCBs的回收率为58%~125%,标准偏差为0.00173~0.0077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8%~12.43%.以实际城市污水作为加标基质,得出加入污水中的19种PCBs的分析方法回收率为57.6%~129.2%,方法的检测限为0.010~0.056μg/L,满足了US EPA对PCBs回收率要求.经过3次平行测定,测得实际城市污水中PCBs含有9种PCBs,PCBs总量的平均值为0.023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9.63%,该分析方法所需的仪器简便、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5.
16.
环境(有证)标准样品(CERM)已成为环境监测及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重要工具和常用方法,科学理解和合理使用CERM越来越重要。 文章将CERM在环境监测应用中的有关问题归结为\"泛标样\"倾向和对CERM特性值误区两个方面,结合典型案例,通过不确定度评定分析相关误区或偏颇,并提出选择性使用CERM、按规定条件使用CERM、全面了解掌握CERM特性值、合理运用CERM特性值范围和慎重评价CERM特性值范围内测定结果的差异等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监督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环境监测技术监督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由于认识不到位、手段欠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而导致的技术监督作用的弱化表现。提出开展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状况、开发区环境质量、环境管理措施绩效、监测科研课题等多项技术监督,利用报告、会议、区域目标考核等形式,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环境质量分析会机制、项目审批过程的跟踪监测机制、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的目标考核机制、监察处罚的效果点评机制、环境监测部门内部的资源整合机制,进一步完善技术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的概念和研发环境监测技术转化平台的必要性,介绍了平台的组织运行机制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内容,指出该平台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监测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