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本文选取地处海西城市群的漳州龙海市为研究区,基于联合国千年评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框架,借助GIS技术、InVEST模型和经济价值模型评估方法,评估龙海近30 a(1986~2010)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1986至2010年,龙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降低趋势,尤其在南溪河口区、卓岐镇海区、海门岛及漳州开发区更为明显;龙海研究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性,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为卓岐镇海区、漳州开发区、隆教湾、海门岛,人类干扰强度最大的龙海市中心为最低;龙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养分调节、污染处理与控制及休闲娱乐价值明显高于其他服务价值,且七个分区生态系统服务主导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南溪河口区、海门岛、漳州开发区和紫泥岛有红树林的存在,红树林提供的气候调节和维持空气质量服务价值及防洪防潮稳定岸线服务价值较高。本研究可为龙海市海岸带空间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口海域水面开阔,资源丰富,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根据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将该区域分为湿地和水域分别研究,参考Constanza等人提出的十七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费用替代法以及专家评估法等方法,对长江口海域生态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5年长江口海域生态服务价值为123.5亿元.  相似文献   

3.
典型海岛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海洋生态系统的评估方面.海岛生态系统兼有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复杂,很多的服务表现为岛陆互相交错,难以分别计量.选择庙岛群岛南五岛作为研究区域,研究了其生态系统服务,并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03年庙岛群岛南五岛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3.08×108元.其中,市场价值占到总服务价值的50.99%,与非市场价值基本持平.对于非市场生态系统服务,如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等,我们仅计算了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和容易计算的生态系统服务部分.因此,该研究仅为对庙岛群岛南五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保守估算.  相似文献   

4.
从围填海负面生态影响的货币化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将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物质性产品和条件的供给服务;另一类是提供其他非物质性的服务,包括调节、文化和支持服务,并对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四类服务各自包含的具体子服务加以识别.在此基础上,针对海岸带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类服务自身的特点,运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调查评价法和成果参照法,提出了围填海造成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损害的货币化评估技术选择的基本框架,并构建了四类服务(子服务)损耗货币化的相应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5.
滇池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滇池湿地的直接使用价值包括物质生产价值、供水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科研文化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生物栖息地功能价值、调节气候功能价值、降解污染功能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和侵蚀控制功能价值。采用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及生态价值法等评价方法,计算出滇池湿地的各项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8.778亿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50.116亿元,间接价值为28.662亿元。  相似文献   

6.
滇池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池湿地的直接使用价值包括物质生产价值、供水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科研文化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生物栖息地功能价值、调节气候功能价值、降解污染功能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和侵蚀控制功能价值。采用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及生态价值法等评价方法,计算出滇池湿地的各项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8.778亿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50.116亿元,间接价值为28.662亿元。  相似文献   

7.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经济价值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稻田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产品和服务,在亚洲季风区国家和地区,它更是人们生活、生产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文章概述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和类型,阐述了稻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及其内涵,提出了稻田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展望了下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由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过程所形成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效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有利于人们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福利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对现有概念、内涵展开分析,并在现有评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从完善基础资料、进行综合价值评估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方法、建立生态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总结了两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认为应将城市生态系统特质性、人的需求性、受体地域性等作为修正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的依据,并提出了通过实地测量、专家评价、问卷调查等方法来实现修正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新区湿地类型多样,作为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与景观生态的基质,对其区域生态、景观生态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滨海新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条件价值法等评估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4 276.77亿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分别为412 594万元、40 411 851万元和1 943 256万元。因此,滨海新区湿地对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滨海新区湿地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湿地资源的生态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海岸带资源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历史的角度 ,分析了海岸带资源的价值观 ,认为海岸带资源是有价值的 ,并提出了海岸带资源的价值构成 ,着重阐述了海岸带资源的生态价值。文章最后讨论了海岸带资源价值的确定和实现。本文为对海岸带资源实施资产化管理以及促进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与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从服务产生的载体、实现的途径和最终的效应等3个方面来界定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几个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容易引起的误解.由于海洋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和过程的极大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将支持更为丰富的生态服务.同时,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也具有明显的异地实现性和开放性特点,而这些特点导致了对海洋生态服务的滥用和难于管理.最后,文章也简要地分析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减弱或丧失以后对人类产生的后果,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和生活环境恶化.希望本文可以更好地帮助认识和理解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并对海洋生态服务的维持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人类利用技术手段来替代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些尝试(如红树林海水养殖、人造海堤、人造礁等),讨论人工技术能在多大程度在替代海岸带景观的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的恢复项日是否既能恢复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直接利用价值,也能恢复系统面对未来干扰的自我恢复能力.研究表明,替代项目仅能替代生态系统的某些功能,且需要耗费巨大的工程和维修费用.另外,恢复项目往往没有考虑大尺度的过程,如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之间物理的、生物的、生化的交互作用,造成恢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抗干扰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4.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与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已有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和服务分类体系。针对海洋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从服务对象、物质基础、产生过程和实现途径4个方面重新界定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将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归为15项,对每一项服务给出了相对明确的定义性描述。按服务内容的相关性和作用的相似性,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按服务的空间差异性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分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和大洋生态系统服务。在具体案例中,应根据研究区特点和研究目的合理选择服务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中,综合管理政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把海岸带政策作为海岸带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的主因,旨在从制定全国性权威的海岸带管理法,优化海岸带综合管理机构的设置并合理分配其职责,完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海岸带管理经济政策,规划双目标体系的海岸带的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政策,完善科学有序的海岸带地质灾害预防,提升有效的公众参与,完善海岸带管理的科技政策,优化海岸带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政策等方面,探讨其深层原由并提出海岸带发展的政策性目标。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mercury (Hg) contamination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the Southern Baltic Sea, and to investigate transformations of Hg in the initial links of the marine food chain. Concentrations of Hg in water, particulate matter, plankton and macrophytes at various stations in the coastal zone (a bay with restricted water exchange, near an industrial city, river mouths, and the open sea) were measured in 2006–2008. Hg concentrations observed in the Southern Baltic varied greatly, showing the highest average values in all environmental compartments near the river mouths. In shallow, sheltered parts of the gulf, where water exchange is restricted, Hg concentrations in the water and in macrophytes were elevated relative to those in the coastal zone of the deeper part of the bay and in the open Baltic. Distance to the river mouth, terrestrial runoff, an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organic matter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seasonal variations in controlling Hg and HgSPM concentrations in water samples.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the surface microlayer at the air/sea interface were over 10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ulk surface water. Concentrations of Hg in macrophytes in the wint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warm seasons (spring, summer, autumn). This was probabl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higher availability of Hg in porewaters and leaf growth inhibition.  相似文献   

17.
近岸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特点,对监测海洋生态服务功能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分为三个一级指标,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和支持功能,又将如上一级指标细分为十个二级指标。本文旨在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为完善近岸海域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briefly the ele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st China economic developing zone, and analyses the condition of urban atmospheric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in this zone at present. It was brought forward that we must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mak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z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