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一直是防治农业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在确保农业高产、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隐患等一系列的问题。探究其原因,提出农药使用和环境管理中应该考虑的问题,重新建立起对农药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化学农药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农业生产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也带来了副作用,多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使农药的用量和浓度越来越大,同时在防治过程中杀死了大量益虫,更重要的是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农药进入了自然环境也就进入了地球生物圈。撒布在作物上的农药,粉剂10%左右、液剂20%左右附着在作物  相似文献   

3.
肖国权  张钊 《四川环境》1993,12(4):64-66
本文对大巴山区农业生产中用化学药剂防治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农药区划和区域性宏观调控,建立农药污染监测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和专业化防治程度,加强防止污染微观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控制策略和措施,以实现对化学药剂防治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把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农业发展和国家农业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秦皇岛市蔬菜农药污染的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蔬菜受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农药种类多,使用量大,品种结构不合理;农药产品合格率低,高效低毒新农药少;农民缺乏农药科学知识。合理预防和控制农药污染的措施包括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5.
对酒泉市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农业环境问题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指出,酒泉由于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以及工业污水、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和"白色污染"等农业废弃物的污染,导致水体、作物、大气和土壤的严重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的化肥、农药使用,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污染,以及农膜、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等农业废弃物的污染。主要对临沂市河东区2006—2008年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研究指出,化肥、农膜、农药的广泛使用,禽畜粪便的随意排放等是造成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流域人们环境意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同时配合经济手段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有效控制拉萨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为保护拉萨河流域水体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农业非点源污染目前已成为全球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对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成因的分析表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同灌溉方式、生产生活废弃物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等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形成之间均有密切的关系,应从农田径流控制、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开展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实施农田养分最佳管理技术、开发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应用软件、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将成为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农药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防治粮食等经济作物害虫,以保护幼苗和作物生长。滥用农药造成的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量逐步上升,农药污染治理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微生物降解技术具有资源丰富、可原位修复污染场地、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的优点,以生物修复作为理论基础的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是目前降低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环境中农药残留的重要方法,在土壤和水体污染修复中应用前景广阔。首先对我国当前农药使用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概述了现今对于微生物抑制植物病害以及可降解有机磷农药微生物的研究成果,并对海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抗菌效能进行了论述。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重点研究内容,为筛选出高效的拮抗菌、降解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农业在国际上的定义有很多,在国内的定义主要表述为: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方式。  相似文献   

11.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全面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指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是农药化肥、畜禽养殖、农膜、秸秆和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开始,为加强农业投入品源头监管,减少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新安江水质优良,黄山市开始推行集中配送零差价的高效低残留农药。这是黄山市保护生态环境的又一"得意"之举。对于农药统一配送,老百姓最先关心的是配送的农药好不好用,价格是否便宜。"2015年,农场种植水稻1150亩,病虫害防治3次,投入农药成本51750元。而2016年,同样是1150亩水稻3次防治,投入农  相似文献   

13.
对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研究指出,渭河流域陕西段水资源贫乏、水质污染严重,以农业面源污染最为严重,已成为当今渭河流域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造成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化肥、农膜、农药的广泛使用,禽畜粪便、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水土流失等。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流域人们环境意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同时配合经济手段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有效控制渭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渭河水质,为保护渭河水体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农药是农业自身污染的主要来源,当前农药产、管、用问题突出,尤其是管理混乱,造成了用药多,中毒死亡事故多,污染严重的局面。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1982年我省农药中毒14348人,死亡达2500余人。另外盲目用药,使农副产品及农业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同时影响着人体健康和鱼的出口。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重要一点是近几年来农药生产、管理、使用方面的工作跟不上农村实行经济责任制、经济结构变化的新形势。原来的植保队伍解体了,没有相应的组织形式代替。病虫害信息和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指出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我国农村过量和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造成了农业面源不同程度的污染,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隐患,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四川环境》1999,18(2)
农药种类繁多,大部分属于化学性农药。按其主要用途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去除杂草、促进植物生产及控制人畜传染病、确保人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农药污染也成为当代公害之一。在农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环境新闻     
刚刚发布的2014年中国水价值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水污染、工业废水排放、过度使用被认为是三大主要水问题。96%的中国城市公众认为我国面临严重的水挑战,解决水问题迫在眉睫。根据中国水价值指数调查报告,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工业废水造成的污染是中国最严重的水问题,而实际上农业使用农药化肥才是水污染的主因。  相似文献   

18.
成都平原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富华 《四川环境》2009,28(4):60-64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不合理施用使得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逐渐增大。本文对成都平原农用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发现农用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均以Pb、Cd和Hg三种元素为主。分析了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迁移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了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为预防和防治污染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秦皇岛市通过实施关停非法排污企业、区域限批、治理农业面源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措施,近岸海域水质明显改善。针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陆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养殖业废水、粪便的排放和种植业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失等),从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陆源污染排放和完善执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治理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止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药主要表现在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对鸟类、昆虫及农产品品质的影响。针对农药对现实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应从完善法规管理,加强执法力度,淘汰高毒农药,发展绿色化学农药,加强技术培训,科学施用农药,提高测报水平,合理选用农药,综合防治,修复和预防并用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农药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