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珠江口海域污染及其研究趋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珠江口海域陆源污染物逐年增加,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珠江口已成为我国近岸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污染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为有效开展珠江口海域综合整治,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珠江口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解决向海洋排污和防止海域污染的问题、该海域当前应当首先确定的环境保护科学优先研究领域和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海洋环境保护经济损益评估——以珠江口及毗邻海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首次计算了珠江口毗邻海域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和不同规划期的水污染经济损失,从而间接获得了碧海行动计划实施后将产生的经济效益数据,结合计划投资,对珠江口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的经济损益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珠江口毗邻海域总经济价值为2015亿元/a,现状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32.9亿元/a,约占...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以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就,渤海、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邻近海域(以下简称“三大重点海域”)等重点海域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但仍处在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的高峰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仍是“十四五”时期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
X552(X)3(X) 893象山港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的关系/谷颖…(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环境科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一2(X刀,21(3)一67一69 环图X一14X55 X8262(X)3(X) 890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刘芳文…(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一2(X)2,21(3)一34一38环图X一14 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H孟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zn、Cr、Cu、Cd等重金属含量呈现由西北渐向东南递减的变…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海洋倾倒区现状与存在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珠江口海洋倾倒区现状的分析,揭示珠江口在海洋倾倒区存在的问题,探讨泥沙运动格局对海洋环境自然平衡的影响,提出海洋倾倒区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业经国务院于1983年12月29日颁发施行。《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颁发施行,对贯彻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法》,全面保护海洋环境,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海域有八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的河水入海。在研究珠江口海域水体中镉的存在形态及其迁移变化规律时,很有必要追根求源,了解各入海口门河水中镉形态的分布状况,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对弄清珠江口海域水体中镉的迁移转化规律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我们采集了七大口门的入海口及珠江口海域的水样进行分析研究。从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七大口门水体中镉的五种存在形态与珠江口海域水体中的镉形态具有相当明显的依存关系,从中可以看到七大口门镉的污染物分布状况及其进入珠江口海域后镉的环境化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概述珠江口海域环境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之后,通过近10多年调查和监测的大量数据,阐述了珠江口海域的海水水质、海底沉积物及主要水生生物的质量状况和变化,进而探讨海域环境质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建设和杜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利用和保护珠江口海域环境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海域是典型的二类水体,光谱特性复杂,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基于2014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月)珠江口海域四个航次实测的表观光谱资料,探讨了珠江口海域遥感反射率的类型及时空分布特性。结果发现珠江口海域四季水体遥感反射率呈5大类型,每一类光谱都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和季节变化特征,其谱峰在450~575 nm范围内随季节变化而移动,A类型常年分布在珠江口内,B类型冬春季节分布在珠江口外混合过渡类水体中,C类型主要分布在珠江口口门外水深较深的离岸海域,D类型春夏季在万山群岛附近海域出现,E类型与大洋水体的光谱特征类似。分析表明5种光谱类型的谱型变化趋势由不同的水质因子主导。该研究对深入探讨珠江口等我国近海二类复杂水体的光谱特性及其水色要素的遥感反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1,(10):26-27
海洋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 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形势依然很严峻.近岸海域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海洋环境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近岸海域营养结构失衡,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绿潮日渐频繁,生态受损,入海河流污染严重,污染事故频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沿海地区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入海量、工业废水中氨氮入海量以及赤潮发生面积作为海洋环境压力指标,基于Tapio脱钩模型,引入脱钩指数构建脱钩状态评价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探讨我国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压力的脱钩状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2~2010年,各项海洋环境压力指标与我国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均呈现出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和强脱钩三种状态,但演变趋势各有不同;空间上,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环境压力脱钩状态总体表现最优,各项污染指标基本稳定在弱脱钩和强脱钩状态;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脱钩状态总体波动较大,各项污染指标在多个不同时期出现恶化情形。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压力的完全脱钩。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鸭绿江河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比较了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多金属污染度的沿程变化,分析了重金属的分布富集规律;讨论了采用不同的背景值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地累积指数、生物效应浓度3种评价方法中的差异及其对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的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属于低风险等级,其中毗邻浅海和潮滩的重金属污染较轻,西汊道的污染相对较重. 重金属的高值分布区与混浊带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对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贡献率较高的重金属污染因子是Cu,Hg和Cd.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遥感的长江经济带邻近海域滩涂生态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已列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滩涂作为长江经济带邻近海域的优势资源,其生态承载力评价是海洋生态承载力整体评估中重要的一部分。采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构建基于遥感的滩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滩涂面积保有率和典型生境植被覆盖度变化率来反映滩涂生态系统变化状况,进而综合分析滩涂生态承载力。结果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邻近海域滩涂生态承载力分为超载、临界超载和可载3个类型区,占比分别为44%、28%和28%,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承载能力超载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揭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承载力评价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长江经济带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海洋环境容量及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是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制定海洋管理制度、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本文从海洋环境容量的概念出发,论述了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水动力、污染物扩散和水交换数值模拟,污染物总量控制以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并对海洋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的发展趋势做了总结,从而为污染海域的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黄河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0年9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119°03'~119°36'E,37°28'~38°09'N)开展了调查,研究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优势种以及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研究水域共记录浮游植物44属80种(包括14个未定种),其中硅藻门共39属68种(包括11个未定种),在种类数和丰度值上均占据绝对优势;甲藻门3属9种(包括1个未定种),蓝藻门1种(未定种),金藻门1属1种,绿藻门1属1种。本航次调查中浮游植物优势种有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 debilis)、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diacus)和叉状角藻(Ceratium furca)。调水调沙导致的调查水域营养盐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该研究揭示了2010年黄河调水调沙后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丰富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基础资料,为深入探讨河口环境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原则和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一些政策措施的分析,论述了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当前所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国家通过加强立法、增加投入,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实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计划、重点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沿海经济建设和海洋产业开发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压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局部海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环境基础没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某滨海核电厂位于珠江出海口,采用涂装防污涂料的方案防止海生物在取水构筑物中的附着。本文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预测模式以及保守污染物扩散参数分析预测了工程运行后排水口以及工程周边海域Cu2+浓度,结果表明2台压水堆核电机组运行工况下Cu2+浓度为9.3 μg/L,经海水稀释后Cu2+浓度大于8.2 μg/L(对应于0.5相对浓度等值线)全潮平均包络面积为3.98 km2。工程运行后Cu2+析出不影响本海区水质达标。最后文章从海工工程方案选择、涂料选择以及运行期跟踪监测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便完善核电厂取水工程防污涂料环境影响评价,减少工程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选取连云港沿海3个县(区)为评价单元,以邻近海域为评价对象,通过对岸线、海域开发强度、渔业资源综合承载指数、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海洋生态承载指数、无居民海岛开发强度和生态状况7项指标测算,开展海域空间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环境和海岛资源环境四项要素的基础评价研究,按照"基础评价-专项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思路,采用"短板效应法"确定县(区)海域的超载和预警等级。结果表明,3个县(区)的综合承载类型均为"超载",预警等级均为"重警"。海水环境超载、部分岸线开发强度较高和个别无居民岛生态状况退化是影响连云港市邻近海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超载因子。最后,从现实状况和评价标准优化两方面对超载因子展开成因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沉积物的重金属背景值及污染评价分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沉积背景海区划分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估算出了珠江口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背景值,然后使用这些背景值通过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污染评价与分区。珠江口沉积物中Cu、Zn、Pb、Cr、As、Cd和Hg背景值(μg/g)分别为38.6、100.7、44.0、81.1、22.9、0.20和0.170。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以中等为主,而总体潜在生态危害则以低等级占优。洪奇门、横门口向东南延伸至万顷沙南部海域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等级均为重,该区域Cd和Hg的污染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加快推进长江口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结合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系统总结分析了近20年长江口环境质量和生态监控区的监测结果.结果表明:①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②长江径流总量呈现波动变化,年均流量无明显的变化,而长江口海域海水环境状况一直较差.③营养盐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存在生境破碎化严重、外来生物入侵、赤潮频发、低氧区等诸多生态问题.为加强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建议:①加强顶层设计,推进落实陆海统筹;②科学规划临港产业布局,加强涉海产业的污染管理;③加强污染物入海排放管控,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意识;④保障海洋生态建设资金,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