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河流水质数学模型是描述河流中物质混合、输移和转化规律的计算模型.近年来,由于水质模型在水质预测、规划管理,污染防治以及水环境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已成为环境科技工作者十分关注的研究对  相似文献   

2.
底泥对河流的二次污染浅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根据底冲中污染物质累积和释放过程和底泥对河流二次污染的机理,运用适用的模式和苏州河的实测资料,可得到二次污染BOD和COD的年释放量,以及增加上覆河上的BOD和COD浓度。由此认为,对于底泥污染严重的河流,疏浚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在于清除或隔绝黑富集层上覆河上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滇池入湖河流“十一五”综合整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滇池是中国“三河三湖”治理的重点湖泊之一,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十一五”期间,昆明市政府加大对滇池入湖河流的综合整治力度.纳入水质监测的29条主要入湖河流中,通过分析综合污染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评价“十一五”期间的入湖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大力整治,滇池大部分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改善明显,综合污染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均大幅下降,河流污染整治效果显著;但部分河流的综合污染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仍明显升高,河流水质有进一步恶化趋势,入湖河流综合整治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南四湖入湖河口水质综合分析与改善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随着通水时间的临近,南四湖入湖河流的水质状况更加受到关注.通过对4次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35个入湖河口的监测数据的统计比较和污染负荷量分析,在分析计算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和等标污染负荷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河流的污染状况比较和水质改善效果评估.研究表明,2010-2011年南四湖入湖河口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1.56)比2006-2007年(2.73)下降了42.9%,重污染河流由12条减少为3条;南四湖入湖污染负荷总量削减率总体达到了66.0%,入湖污染负荷量分布75%以上集中在主要排污河流,南四湖流域的污染物以TN为主;南四湖的重污染河流为房庄河、老运河和洸府河,10条主要排污河流为老运河、洸府河、东鱼河、房庄河、泗河、洙赵新河、白马河、薛城小沙河、新薛河、新万福河,这些河流是南四湖流域治污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TOXI模型是美国环保局的WASP(水质分析模拟程序)中的一部分。由于该模型考虑了污染物质在河流中溶解态,颗粒态和底泥态的分布关系,对于模拟重金属在河流中的浓度变化效果较好。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应对重金属浓度的衰减变化特性进行研究,本文重点讨论的是重金属在河流中迁移转化的过程,并如何将这一过程用数学公式来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6.
采用批量平衡法对硝基苯在渭河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和性状对硝基苯的吸附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力场对硝基苯会发生竞争吸附,以Linear和Langmuir等温吸附式耦合的双模式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硝基苯在河流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以此获得表征其在沉积物中吸附的特性参数,通过求解对流-弥散方程的反问题,获得了双模式吸附阻滞因子数学表达式,计算出硝基苯在该沉积物中吸附的阻滞因子,并得出阻滞因子越小,硝基苯污染的环境风险越大,不仅为硝基苯在河流-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提供了可靠参数,而且可有效预警硝基苯污染的风险程度,为管理部门提供污染防治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木材热解时产生的木醋液中含有甲醇、丙酮,甲醛等有机物质,由于含量低,一般不回收,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严重污染水体,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叙述焚烧法处理木醋液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和技术条件。试验表明,术醋液焚烧处理并没有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8.
以农业面源污染阻控为目标的河流生态缓冲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生态缓冲带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国家已将河流生态缓冲带的构建与维护作为控制流域面源污染的关键措施.针对河流生态缓冲带的农业面源污染阻控功能,梳理了河流生态缓冲带的研究进展.基于河流生态缓冲带类型的划定,重点总结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的阻控机制及影响阻控效果的主要因素、氮磷削减途径和缓冲带生态构建模式,并就植被...  相似文献   

9.
高邮市城区污染强度与北澄子河环境容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维来 《污染防治技术》2006,19(2):54-56,64
根据2004年度高邮市主要纳污河流北澄子河流经城区后,污染物增加量、城区段河流的自净量及河流剩余环境容量,计算出城区段河流的总环境容量,再通过各年度河流流经城区后污染物增加量及自净量,计算出各年度城区段河流的剩余环境容量,分析城区污染强度与北澄子河环境容量的相关性,得到线性公式,从而可以根据城区污染强度推算环境容量的变化,或根据环境容量的变化推算城区污染强度。  相似文献   

10.
河流模型有几种方法可以模拟河流的过程。第一种是分段法,把河流分成许多河段,对每一河段都看作是混合均匀的水柱和沉积物。为描述每一河段建立一个方程,然后解一系列具有水输入和输出流量的类似于湖泊的方程。这种方法把河流看作是一系列相连的湖泊。如图2所示,前一河段输出的逸度就是后一河段输入的逸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入湖河流小流域水文资料缺乏的情况,提出了水文比拟法和水文分割法相结合的入湖径流量与入湖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并对邛海主要入湖河流开展总氮、总磷入湖污染负荷量及组成研究。结果表明:2019—2020年,邛海3条主要入湖河流鹅掌河、官坝河和小青河的两年平均入湖径流量分别为2.19×107、5.31×107、2.94×106 m3/a,其中雨季(5—10月)入湖径流量占到约90%。3条河流两年共计向邛海输送总氮、总磷污染负荷量255.99 t和12 447.22 kg,其中面源污染是邛海主要入湖河流污染负荷的首要来源,总氮、总磷面源污染负荷量分别占入湖污染负荷量的74.48%~81.02%、78.78%~84.39%。降雨量、土地利用方式等是影响邛海主要入湖河流入湖径流量与入湖污染负荷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对邛海流域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精准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水文资料缺乏地区的污染负荷估算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中,排污口外受纳水域污染混合区范围计算是一项主要内容,允许浓度升高值是污染混合区范围计算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发现,当背景浓度与水质标准限值比较接近时,受纳水体背景浓度的一个微小误差,就会引起允许浓度升高值和污染混合区几何特征参数误差传递的放大效应。提出了确定背景浓度与允许浓度升高值的新方法:针对背景浓度的随机特征,提出了根据河流断面实测资料计算水质频率曲线的方法和以75%或90%水质保证率确定背景浓度的原则,以及采样60%~90%之间部分频率分布的曲线拟合方程计算背景浓度的方法。最后,由水质标准值减去背景浓度得到允许浓度升高值;按照河流上、下游水环境容量的公平合理分配和留有余地的原则,提出了以水功能区水质标准值的5%直接作为允许浓度升高值,以此计算污染混合区范围。  相似文献   

13.
在对农村河流污染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控制农村河流污染的措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规划在前、政府重视、发动群众、综合整治、循环利用、结合特点、区别对待、建立制度、长效管理的农村河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重污染次级河流伏牛溪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沛  王超  张洪  周健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95-108
针对重庆市部分次级河流耗氧污染物负荷高、水动力学弱化、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选取重庆市典型次级河流伏牛溪为研究对象,以水质目标管理为指导思想,开展重污染河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研究。以V类水为水质目标,通过划分治理单元,开展河流水环境容量核算,分别提出基于现状条件、规划用地及上游补水2种情景下的污染负荷削减计算;根据削减负荷分配的结果,提出各个治理单元的污染负荷削减目标与治理措施,并开展目标可达性分析。治理工程实施后,重庆市伏牛溪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及年达标率满足考核要求,该方案为我国山地城市重污染河流的水环境治理提供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苏州河和黄浦江两条河流7个样点着生藻类进行了1年的动态研究,比较分析了2条河流着生藻类种类、数量、密度、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的变化情况,并且采用Palmer提出的20属耐受污染藻类的污染指数值求出水体的总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苏州河和黄浦江的着生藻类主要为硅藻,各月各样点藻类的总污染指数分别为29、32,水质状况均是重度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市地表河流硝酸盐氮来源的氮氧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有效防治城市地表河流硝酸盐氮的污染并进行针对性水体治理,利用δ15N和δ18O双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北京城区地表河流硝酸盐污染进行了溯源。选取北京9条河流的10个监测点,分析了硝酸盐氮污染的浓度分布特征,并运用MAT253氮氧双同位素技术解析了硝酸盐的各种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地表河流硝酸盐氮污染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加重,上游8个监测点的硝酸盐氮平均浓度在0.7~3.4 mg/L之间,下游东护城河和通惠河2处硝酸盐氮的浓度均值分别达7.6 mg/L和7.0 mg/L。利用同位素质谱MAT253分析,得知北京城区地表河流δ15N值总体分布范围为-1.2‰~+28.88‰,δ18O值分布范围为+0.09‰~+6.62‰,依据δ15N和δ18O的特征范围,得出北京城区地表河流硝酸盐来源主要是粪肥和污水。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一些水质污染曾经极其严重的工业国家,由于采取了多方面的治理措施,已经逐渐得到了改善。在这一基础上,很多国家进一步将排水标准严格化,制定了总量限制等更严格的排水标准。所谓总量限制就是规定某一工厂排出的污染物质(COD、TOC等)总量必须限定在一定指标之下。有的国家对一些有游览价值的河流,湖泊的排水还提出了“零排放”  相似文献   

18.
以浦阳江流域(浦江县段)为研究区,从流域面源污染空间特征入手,提出浦阳江流域岸边带建设的重点区域.采用DPeRS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具体分析了2018年浦阳江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取了岸线和河流生态缓冲带土地覆盖类型,以汇水区为单元,结合面源污染估算结果识别了浦阳江流域河流生态缓冲带重点区...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河流中氮污染目前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硝化过程。因为河流中的硝化过程是影响河水溶解氧的原因之一。氮污染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河  相似文献   

20.
需氧量这一概念是1900年由斯必突(Spitta)倡导的,后来弗尔(Fair)等相继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以20℃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作为有机物的综合污染指标。起初这项指标主要用于测定城市污水和河流(受污染的)的污染程度,40年代后在工业废水的水质分析中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工业(尤其是合成工业)的发展,某些工业废水中生物难降解物质(指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不断增加,从而使废水的BOD_5测定值与COD测定值相比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BOD_5是否依然可作为有机物的综合污染指标?很值得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