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九岭幕阜山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区系结构及其保护现状.经多年调查研究已知本区分布有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2种,它们具有物种多样性、分布局限性、生态脆弱性、区系复杂性、成分待有性和起源古老性等特点.并在分析珍稀物种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荒漠生态研究站植物区系及生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准噶尔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乌鲁木齐以北90km处。1985至1989年我们对其周围沙漠区域进行了大量的植物采集工作。已取得24科72属86种,在此将其植物区系类型、生活型、生境特点以及属的地理成分进行初步探讨,以对当地植物多样性特点加以研究。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准噶尔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北沙漠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沙丘多为垄状沙丘,沙丘高5m—20m。,物质来源系第四纪冰期的冰水沉积物,形成沙粒以石英矿为主。这种疏松石英沙土壤无结构,水分、养分都缺乏,植物须适应这种贫…  相似文献   

3.
黄河源头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青海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其植物资源是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基础。我们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生境、种类、分布、资源类群和特点及其利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等具体情况,提出了开发利用意见,旨在为保护环境,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参考。植物的生境简述调查区南自巴颜喀拉山北坡,北至布青山南坡;东起阿尼玛卿山西麓,西至黄河发源地。处于北纬33°50′—35°40′,东经95°80′—99°30′。地势高亢,面积辽阔,海拔4200—4900米。区内山地相对高度不大,多为浑圆低山,整个地区河溪纵横,小湖星罗棋布,黄河贯于其中。本区有两个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安徽悬钩子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安徽省是约于居(RSbSSL.)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质优。然而,对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目前基本上还未利用,绝大多数种类尚处在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1安徽自线条件概况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介于20”22’~34”40’N,114”53’~119o30’E之间,总面积约139万km’。本区地貌的基本特点是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间排列,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地、丘陵面积广大,两者共占全省总面积的60.7%,是悬钩子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安徽气候属季风气候类型,并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日照时…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证了湖北稻区冬半年的农业资源及其特点,讨论了开发本区冬季农业的意义、发展方向及其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天津塘沽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是目前天津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由于本区盐碱土壤等自然条件,污水中盐分含量较高,制约了废水的回用。本文通过模拟人工湿地实验,比较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地碱篷(Suaeda salsa)、碱蒿(Artemisia anethifo原lia)、黄花鸢尾(Iris wilsonii)、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和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等耐盐植物对轻污染水体中高浓度氯离子的去除能力,筛选出去除能力较强的植物,并确定植物对盐分去除率达到最大时的生态系统条件。结果表明,适合人工湿地的耐盐碱植物对氯离子的去除效果依次为:芦苇>盐地碱篷>碱蒿>黄花鸢尾>盐角草>大米草,停留时间一般在第4d时可达到平衡。该研究为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高盐废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证了湖北稻区冬半年的农业资源及其特点,讨论了开发本区冬季农业的意义、发展方向及其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指出: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资源的主体——火山及其石龙熔岩,应该加以科学的保护。然而,石龙熔岩上生长的有限的植物景观,是否也应当加以科学的保护呢?  相似文献   

9.
山东海岸分布着特殊意义的海岸沙生植被,其特点为群落类型单纯,组成种类结构简单,具有显著的镶嵌性。植物有很强的抗旱、耐瘠、耐热、耐盐能力,群落自然演替缓慢。本文对该岸区沙生植被的恢复、发展和防止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进行了生态评价,并从植物生态学角度提出海岸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与其他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因其具有环境友好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超富集植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特性的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远高于普通植物,具有高积累性和高耐受性的特点。超富集植物的修复存在修复周期过长、修复效率低和修复目标较为单一等局限性,因此施行一系列强化措施成为促进植物高效修复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和修复技术特点,综述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研究现状和强化措施,并对此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东连州地区植物资源的考查和研究,发现该地区有珍稀濒危植物31科42唐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7种。对它们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具有组成多样、亚热带性质明显、起源古老、特有现象突出等特点,分析了这些植物濒危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青海东部系指日月山以东的黄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它是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也是全省水土流失的重灾区,认识本区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探讨防治对策,对指导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促进本区环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青海东部水土流失的特征本区水土流失按强度分有三种,其中轻度侵蚀面积13416.1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500—2000吨/平方公里·年),占总面积的50.0%;中度侵蚀面积8011.3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2000—5000吨/平方公里·年),占总面积的29.9%;强度侵蚀面积5390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5000吨/平方公里·年),占总面积的20.1%。本区水土流失特征,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3.
湘西贫困山区,包括湘西自治州10县市,常德地区2县,怀化地区7县市等共19县市,总面积46350km~2。1986年总人口665.96万人,人均土地面积10.4亩、产粮367kg、国民收入486元,属湖南省相对贫困地区。本区林业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是开辟本区经济来源、建立本区农业生态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人口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城市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方法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评析,并将当前广泛使用的方法从其原理、特点、使用条件等角度加以对比分析,最后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植物监测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许多国家每年花费巨资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和治理。研究发现,植物在大气污染监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以其价格低廉、方便灵活的特点成为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监测手段。简要概括了植物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监测中具有价格低廉、方便灵活、反应灵敏、美化环境等应用优点,分析了难以标准化、规范化等局限性。通过举例详细说明了地衣、苔藓等生物监测器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的具体用途。  相似文献   

16.
泸州位于四川南部,境内的古蔺、叙永2县赋存有丰富的硫铁矿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开发价值。本区有硫铁矿产地25处,多构成大、中型矿床.据资料统计,全区硫铁矿储量为21.9亿 t,占川南预测储量的48.44%.目前区内主要有大树硫铁矿(年产硫铁矿30万 t,硫磺1.3万 t,硫精砂6万 t)和石屏磺厂(年产硫精矿9万 t,硫磺2万 t 左右).据统计,1989年全区开采矿石量63.8万 t,矿石主要用于土法提炼硫磺及硫精砂外运制硫酸.为了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本区硫铁矿资源,提出如下建议。①煤、硫共生是本区硫铁矿层的一大特点.在开采中,常是采煤弃硫或采硫弃煤,既浪费人力、物  相似文献   

17.
蔡正邦  张毅 《四川环境》1991,10(3):76-81
自然保护区是指需要加以特殊保护的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它是人们研究自然发展规律,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存基因库,繁殖有价值物种,保留自然遗迹、人文轶事的基地。蜀道奇观  相似文献   

18.
歙县上丰花果山的植物资源丰富,有果树、材用林木、茶树等大量经济植物资源。调查了花果山的经济植物资源,并对其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黄山地区的生态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于滇池草海生态修复工程的植物浮岛制备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最新开发的一种不受自然条件严格限制的新型植物浮岛制作技术。该种植物浮岛主要应用于水位较深的湖泊、河口水域及城市最观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具有植物根系密实、抗风浪能力强、净水作用明显、景观效果好、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本文对该技术方案、工程效果进行了介绍,并将本技术与同类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山区位于川西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幅员4718.5km~2,占全市的33.16%,总人口39.9万人。境内海拔最高5364m、最低750m、地形复杂,土地、生物、气候类型多样,水利、矿产资源丰富。本区地处川西平原主要河流上游,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是天然的绿色屏障。充分合理地开发本区资源,不仅对本区、全市乃至整个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平衡和农业持续稳定增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以下开发措施与建议:①广辟资金来源,支持对本区的开发。资金来源应坚持“以自筹为主、国家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