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温度与秸秆比例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C/N比值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牛粪堆肥30 d时的全量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情况,提出了以新鲜牛粪和苜蓿秸秆混合物为堆料,在添加1%的生物腐熟剂的基础上,对堆肥温度及C/N比进行调控,并进行交叉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培养箱进行好氧发酵时,在温度为30℃和45℃的环境下堆肥最佳,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堆肥。(2)牛粪高温好氧堆肥时,添加一定比例的苜蓿秸秆可以调节堆料的C/N比值、含水量,缩短堆肥时间,其中牛粪与秸秆比例为1:1混合堆肥效果较好。(3)堆肥30 d时,堆料的TN、TP和TK含量较堆肥初期都有所增加,有机质含量有所降低是因为矿化和释放养分造成的,且各含量均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C/N比值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牛粪堆肥30d时的全量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情况,提出了以新鲜牛粪和苜蓿秸秆混合物为堆料,在添加1%的生物腐熟剂的基础上,对堆肥温度及C/N比进行调控,并进行交叉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培养箱进行好氧发酵时,在温度为30℃和45℃的环境下堆肥最佳,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堆肥。(2)牛粪高温好氧堆肥时,添加一定比例的苜蓿秸秆可以调节堆料的C/N比值、含水量,缩短堆肥时间,其中牛粪与秸秆比例为1:l混合堆肥效果较好。(3)堆肥30d时,堆料的TN、TP和TK含量较堆肥初期都有所增加,有机质含量有所降低是因为矿化和释放养分造成的,且各含量均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  相似文献   

3.
不同堆肥方式对鸡粪与秸秆混合堆肥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材料,进行了露天堆肥和反应器堆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堆肥(堆体P2)较露天堆肥(堆体P1)升温快,堆体P2达到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87)》的要求,堆体P1未达到;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堆体P1的水分总损失量(26.5%)大于堆体P2的水分总损失量(20.6%);堆体P1和P2的有机质降解主要发生在堆肥前期0~21d,分别完成了81.4%和84.5%的有机质降解量;堆体P1和P2的C/N比在堆肥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最终C/N比分别为18.3和14.8;种子发芽指数GI_P1〈GI_P2,表明采用堆体P2的堆肥产品的植物毒性较堆体P1更小。各指标实测数据表明,反应器堆肥的堆肥产品的稳定性和腐熟程度较露天堆肥更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仓式好氧堆肥方法,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城市污泥和水葫芦混合物料堆肥过程中各项评价参数(温度、含水率、pH、有机质和总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含水率变化过程为先上升,再下降;堆体的pH和总氮变化过程为先降低再升高,最后趋于稳定。有机质含量在堆肥48 h内迅速下降,之后缓慢下降。对小堆体,大风量更有利于有机质的降解,但不利于氮素的保存。当m(污泥)∶m(水葫芦)为4∶1时的堆肥效果要优于m(污泥)∶m(水葫芦)为2∶1时的堆肥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态强制通风好氧堆肥模式对城市剩余污泥进行堆肥降解,并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堆肥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添加了质量分数为0.015%鼠李糖脂溶液堆制处理和空白对照堆制处理的堆温变化都明显呈现出中温期0~5 d、高温期6~12 d和降温期13~28 d 3个阶段。实验组比空白组的堆体升温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堆体的含水率高。鼠李糖脂的添加,使实验组的微生物数量高于空白组。添加鼠李糖脂的堆体和空白堆体的种子发芽指数(GI)在堆肥结束时分别为53.70%和50.80%,说明鼠李糖脂促进了堆肥的腐熟,但由于相对浓缩效应,堆肥产品的重金属含量略高于空白堆体。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介入促进了堆肥中木质纤维素的初步降解。研究表明,添加鼠李糖脂能够改善堆肥处理的微环境,促进有机质降解和堆肥的腐熟。  相似文献   

6.
环境温度对污泥堆肥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采用强制通风静态污泥堆肥中试实验系统进行了五种调剂的污泥堆肥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污泥堆肥过程的堆体温度有影响。在寒冷的冬季(气温范围为-15-5.0℃,平均气温为-5.1℃),污泥堆肥的堆体中层温度能顺利达到温度(60℃),并能保持一段高温期(约9d),堆肥产品达到了无害化国家标准,在污泥堆肥过程,不必对堆料的pH值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污泥堆肥的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污泥堆肥的作用效果,以消化污泥、锯末和回流堆肥为原料,接种不同剂量(0、0.2%、0.5%)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室外露天堆肥,分析了温度、含水率、pH值、全碳(TC)、全氮(TN)、种子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堆体温度保持在50℃以上的时间均超过7 d,满足堆肥卫生标准;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堆体升温速率和温度最高值均大于未接种堆体,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有利于增加堆体水分散失量,加快堆体有机质降解速度,降低堆体氮的损失量,提高GI值;其中微生物菌剂接种量为0.5%的堆体,接种处理对水分散失、氮损失的控制和GI值的增加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添加腐熟污泥对生活垃圾堆肥物料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生活垃圾中添加腐熟污泥进行堆肥,可降低堆肥物料的含水率,缩短整个堆肥周期;添加腐熟污泥还可以缓解堆体的酸化程度,促进有机质的降解,使C/N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2)CO_2和CH_4两种温室气体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堆肥高温期,CO_2释放量随腐熟污泥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CH_4释放量随腐熟污泥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污泥堆肥过程中存在养分损失较大和腐熟度差的问题。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开展大型条垛堆肥,研究辅料参数及翻抛工艺对堆肥过程中C和N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利用Topsis分析筛选最优处理,达到当地污泥堆肥过程中减少养分损失和提高腐熟度的目的。结果表明,当玉米秸秆配比为15%时,全氮损失量最小,为3.67%。硝态氮的质量分数在堆肥阶段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铵态氮的质量分数在堆肥过程中先增加后减小,在堆肥结束时,堆体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质量分数均随着秸秆配比的增加而减小,质量分数分别为0.99 g·kg-1和0.78 g·kg-1。堆体有机质的质量分数随着秸秆配比增加而增加,15%秸秆的有机质的质量分数比10%和5%秸秆的分别增加了10.08%和6.61%;堆肥过程中堆体C/N比整体呈现W型变化趋势,结束时堆体C/N比随秸秆配比增加而减小。种子发芽指数(GI)随着秸秆配比增大而增加,当玉米秸秆配比为15%时,种子发芽指数均超过100%。Topsis分析表明,最优条垛式堆肥处理为T7 (15%秸秆配比+5 cm秸秆粒径+常规翻抛),是一种适合西...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 ,采用强制通风静态仓污泥堆肥中试实验系统进行了五种调理剂的污泥堆肥实验。结果表明 :环境温度对污泥堆肥过程的堆体温度有影响。在寒冷的冬季 (气温范围为 -1 4~ 5.0℃ ,平均气温为 -5.1℃ ) ,污泥堆肥的堆体中层温度能顺利达到设定温度( 60℃ ) ,并能保持一段高温期 (约 9d) ,堆肥产品达到了无害化国家标准。在污泥堆肥过程 ,不必对堆料的 pH值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is study quantified 2,4-D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sorption and mineralization rates in five soils as influenced by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ent conten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2,4-D was weakly sorbed by soil, with Freundlich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ranging from 0.81 to 2.89 µg1?1/n  g?1 mL1/ n . First-order mineralization rate constants varied from 0.03 to 0.26, corresponding to calculated mineralization half-lives of 3 and 22 days, respectively. Herbicide sorption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but the extent of 2,4-D sorption per unit organic carbon varied among the soils due to differences in soil pH, clay content and/or organic matter quality. Herbicide mineralization rates were greater in soils that sorbed more 2,4-D per unit organic carbon, and that had greater soil nitrogen contents. We conclude that the effect of sorption on herbicide degradation cannot be generalized withou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ent content on herbicide behavior in soil.  相似文献   

12.
卧螺离心机在城市湖泊污泥脱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W780X3200Y型卧螺离心机在城市湖泊污泥脱水中的工程应用情况,分析了絮凝剂(PAM)、差转速、处理量、污泥质量浓度等参数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絮凝剂可显著改善污泥脱水效果,提高运行稳定性;降低差转速、增加处理量、增大污泥质量浓度均能降低固渣含水率,但也将增加余水含固率,降低固相回收率;LW780X3200Y型卧螺离心机最佳运行工况为:转速2 100 r/min,差转速13 r/min,污泥质量浓度10%,处理量63 m3/h,加药量5.6 m3/h.  相似文献   

13.
针对90~160℃的低温条件下,SO2对钙基吸收剂吸收NOx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烟气温度T、含氧率、含湿量等对SO2促进钙基吸收剂吸收NOx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烟气中SO2浓度的升高可促进钙基吸收剂对NOx的吸收;同时,维持反应系统在9.2%的含湿量;保证烟气温度在结露点以上,使系统在90~100℃的温度区间;控制系统漏风率,防止含氧率的升高;保证前端电除尘效率的同时,将一部分电除尘捕集到的灰尘作为钙基脱硫剂的添加剂,并使之参与脱硫反应器内的钙基吸收剂循环过程中;可较多地脱除烟气中的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14.
湿地环境累积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累积效应是当一项活动与过去、现在以及可合理预见的未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对环境所产生的增加影响,各种活动的单独影响不大,但综合起来的影响却很大。人类的开发活动是产生湿地环境累积影响的主要根源,湿地环境累积效应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富集效应、土壤累积效应、水质效应等。由于研究的尺度的不同以及研究内容的差异,累积效应的研究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方法,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采用交互矩阵法、网络法、专家判断法、系统流图法、情景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模糊系统分析方法、环境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湿地累积效应研究的方向为:在方法上,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是未来研究累积效应的主要手段;在内容上,生物富集、富营养化及土壤的累积效应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含油量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5℃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含油量(0%、1%、2%、3%、4%、5%)餐厨垃圾中温厌氧消化过程中日产气量、甲烷含量、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干物质产气率等的变化,为后续餐厨垃圾连续发酵的预处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含油量餐厨厌氧发酵周期最长,累计产气量最大,为5800mL。在消化过程中,沼气中甲烷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最高可达76%;于物质产气率随含油量增大而增大,依次为497.4、506.1、543.8、554.4、590.7和600.1mL/gTS;5%含油餐厨垃圾的TS和VS去除率最大,分别为34.4%和42.9%。  相似文献   

16.
原料含水率及成型直径对秸秆成型燃料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料含水率及成型直径对秸秆成型燃料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试验发现含水率对秸秆固化成型(SDBF)技术的抗渗水性影响很显著,原料含水率10%~15%(质量分数,下同)范围内得到的SDBF渗水分解超过4 h;原料含水率也显著影响SDBF的抗跌碎性,含水率不大于15%的SDBF失重率一般不超过5%,能满足规模化技术的应用.对于HPB-成型机生产的SDBF,成型直径大的SDBF抗渗水性时间较长,随着成型直径减小抗渗水性时间减少,抗渗水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7.
废旧电路板的组成与解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废旧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大量金属、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塑料等有回收利用价值的组分,但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污染。在分析中,对细碎到粒度为5mm以下的废旧电路板物料中有价资源的赋存状态和解离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金属与非金属的基本解离粒度为1 2mm,解离度为55. 51%;塑料与其他金属(除铜、铁外)是0. 5mm以上废旧电路板物料中的主要组分,树脂与铜是0 .5mm以下物料中的主要组分;物料中平均金属含量为23. 80%,平均铜含量为5. 78%。  相似文献   

18.
滴滴涕属于有机氯农药,其所含成分DDTs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并具有生物毒性。利用高温管式炉研究气氛中含氧量对滴滴涕热处理特性的影响,为研发废弃滴滴涕高温热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600℃时,滴滴涕去除率最高为含氧量21%时的70.48%;在900℃条件下,当含氧量为21%时DDT去除率≥99%;在1 200℃条件下,当含氧量≥12%时DDT去除率≥99.9%。在滴滴涕热处理残渣中,o,p’-DDT占DDTs总量的比例在3个温度段中都随含氧量的增加而增长,DDT则都随含氧量增加而减少,且上述变化随温度升高而幅度加大。在尾气中,p,p’-DDE占DDTs总量的比例在3个温度段中都随含氧量增加而递增,在1 200℃条件下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含盐量对餐厨垃圾干式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温(35℃)和高温(55℃)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含盐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4%、5%)对餐厨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沼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温和高温条件下,当含盐量为3%(质量分数)时累积产气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 244、1 419mL。此时,TS、VS的去除率也最高,中温时的去除率分别为43.2%、45.6%,高温时的去除率分别为48.3%、50.9%。餐厨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沼气的甲烷含量逐渐升高,第28天时达到最高;含盐量为3%时中温和高温厌氧发酵条件下甲烷含量最高,分别为78.7%(体积分数,下同)、90.0%。  相似文献   

20.
酸处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硫酸对活性污泥进行脱水前预处理,可使污泥中水分分布发生有利于机械脱水的变化,即结合水含量减少、可脱水程度增大,从而改善活性污泥脱水效果.试验数据表明,只加阳离子PAM调理,污泥经过板框压滤脱水后(压榨时间30 min)泥饼含水率为76.14%;经过酸化预处理后再加阳离子PAM可以使泥饼含水率降至70.24%.不管是过滤脱水还是离心脱水过程,酸处理对污泥脱水速率没有太大影响,却可以提高污泥可脱水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酸处理的机理是:酸处理使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CP水解、微生物细胞瓦解,从而絮体内部间隙水、细胞内部间隙水被释放变成自由水,污泥水分分布发生变化,污泥可脱水程度提高,最终导致污泥脱水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