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污染水源中的氨氮及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部分呈现微污染特征.根据中国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状况公报>的近年来数据,可知水体中污染物之一氨氮已不容忽视.文中介绍了水中氨氮的来源、存在形态以及对水质、水处理工艺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对"三氮"的规定,同时建议我国饮用水标准中宜逐步规定饮用水氨氮浓度的限值.并对目前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曝气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及生物预处理法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吕锡武 《环境科技》1997,10(1):37-38
鉴于氨氮的硝化在饮用水处理以及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中日益显得重要,本文就氨与氨氮的定义,以及它们的硝化需氧量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澄清一些概念上易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选取滇池湖体、河道以及饮用水源水体部分点位的水样为研究对象,测定水体中的氨氮和悬浮物的含量,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氨氮含量与悬浮物的含量的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环境水体中氨氮含量对悬浮物的存在有影响;滇池水体中悬浮物含量与氨氮含量中度正相关;饮用水源清洁水体中其悬浮物均未检出,氨氮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4.
太仓市农村地下饮用水水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太仓市农村居民地下饮用水的水质监测结果,分别采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法,评价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和地下水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本次抽样调查的27口井的水质卫生学合格率为零,主要污染指标为总大肠菌群、氨氮、硝酸盐氮、铁和高锰酸盐指数.  相似文献   

5.
应用国标纳氏比色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氨氮,文献报道水样中锰离子会产生较大干扰,但对此干扰的化学消除方法尚未见报道。该文就不同水质含锰对氨氮测定的影响做实验探讨,提出采用草酸-硫酸锌-氢氧化钠混合共沉淀法预处理含锰水样,进而消除了氨氮测定时锰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西辽河流域沙土的氨氮解吸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型回填式土柱淋溶实验方法研究了西辽河流域沙土的氨氮解吸行为。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沙土的氨氮解吸行为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解吸等温式;沙土氨氮解吸比率Dr在0.44~0.99之间,平均为0.75,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在0.05~0.65之间,平均为0.29,沙土对氨氮的解吸迟滞性较强,解吸可逆性较弱。被吸附的氨氮解吸淋失的环境风险较小;沙土氨氮解吸比率Dr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和粗粘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影响程度顺序为:有机质含量>粗粘粒含量>粘粒含量;解吸分配系数k和解吸迟滞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与粘粒含量和粗粘粒含量没有相关性;草地、农田和林地结构由于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含量较高,氨氮解吸迟滞性较强,氨氮流失的环境风险较小,沙荒地结构氨氮流失的环境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氨氮浓度大约为5mg/L的微污染水为研究对象.其CoD浓度低于20mg/L,主要进行了沸石的表面特性及其活化试验研究。研究了沸石经NaCl、NH4N03改性处理后对微污染饮用水中氨氮的吸附。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氨氮有较好的吸附,吸附温度为常温,NaCl溶液、NH4N03溶液改性沸石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6-1mol/L、1.5-2mol/L.氨氮的去除率达90%。  相似文献   

8.
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龋均与饮用水氟含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饮水氟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及饮水氟含量的安全值,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1995年全国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饮用水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对饮用水氟含量与居民龋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的饮水氟浓度范围内,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度饮水氟化可以有效降低龋均;当水氟浓度超过安全临界点时,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氟含量饮用水不仅可以导致氟中毒流行,也会提高龋病的发病率。我国饮用水氟含量的适宜范围为O.8~1.0mg/L。研究发现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之问没有形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饮用水氟含量并不是龋病的唯一控制因素(说明龋病受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饮水氟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及饮水氟含量的安全值,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1995年全国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饮用水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对饮用水氟含量与居民龋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的饮水氟浓度范围内,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度饮水氟化可以有效降低龋均;当水氟浓度超过安全临界点时,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氟含量饮用水不仅可以导致氟中毒流行,也会提高龋病的发病率.我国饮用水氟含量的适宜范围为0.8~1.0 mg/L.研究发现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饮用水氟含量并不是龋病的唯一控制因素(说明龋病受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饮水氟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及饮水氟含量的安全值,在全国牙痛防治指导组1995年全国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饮用水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对饮用水氟含量与居民龋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的饮水氟浓度范围内,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度饮水氟化可以有效降低龋均;当水氟浓度超过安全临界点时,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氟含量饮用水不仅可以导致氟中毒流行,也会提高龋病的发病率。我国饮用水氟含量的适宜范围为0.8~1.0 mg/L。研究发现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饮用水氟含量并不是龋病的唯一控制因素(说明龋病受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1.
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小型回填式土柱动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最优模型为Langmuir吸附方程;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饱和吸附量在573.81~3 666.16 mg/kg之间,平均为1 733.83 mg/kg。吸附分配系数k在3.13~524.55之间,平均为93.47;沙土对氨氮的吸附方式以化学吸附为主,解吸可逆性较弱。被吸附的氨氮解吸淋失的环境风险较小;沙土氨氮饱和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和粗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程度顺序为: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粗粘粒含量;不同利用结构沙土的氨氮饱和吸附量:林地(2 053.87 mg/kg)>农田(1 990.40 mg/kg)>草地(1 356.37 mg/kg)>沙荒地(813.30 mg/kg);农田、林地和草地结构由于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含量较高,对氨氮的固持能力较强,氨氮流失的环境风险较小,沙荒地结构对氨氮的固持能力最弱。氨氮流失的环境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市主要饮用水水源为蔷薇河和沭新干渠,构建水源水质全过程管理监控对连云港市的饮用水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水质监控网络,分析两水源主要超标污染物、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特征、常规理化监测和仪器监测等,结合污染因子识别分析研究,连云港水源地水质预警因子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等。进行水质预警警戒划分及完善应急响应措施。为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3.
沉积物颗粒通过对氨氮的吸附-解吸影响河水中氮素的含量。以拉萨河上直孔水电站水坝上、下的底泥以及拉萨河末端曲水县的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氨氮在底泥上的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拉萨河水体底泥对氨氮的吸附-解吸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条件范围内,温度和盐度对底泥吸附氨氮的能力影响不大,pH值的增高会提高底泥对氨氮的吸附能力;各底泥对氨氮的吸附是一种分配过程;水坝的截留使坝上底泥中氨氮的本底值含量较高而坝下底泥中砂质含量较高;3种底泥对氨氮的吸附能力表现为直孔坝下直孔坝上曲水,其解吸能力表现为直孔坝上曲水直孔坝下;由于拉萨河地处西藏高原,土壤矿化、有机质含量低,拉萨河底泥对氨氮的吸附能力普遍比平原地区底泥弱。本研究可了解大坝建设等人类活动对拉萨河水环境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拉萨河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中试条件下,以石英砂为载体,利用表面负载的铁锰复合氧化膜同步去除地表水中的氨氮和锰,考察了氨氮和锰的去除效能及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活性氧化膜对地表水中氨氮和锰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滤料对氨氮和锰的去除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关系,但其动力学常数ka随进水污染物浓度范围的不同而变化.滤速在4~13m/h之间,出水氨氮和锰均可达标;滤速增大,单位体积滤料对氨氮和锰的去除能力提升,去除污染物所需滤层厚度与滤速符合幂函数关系.活性氧化膜对地表水低温条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温度降低至10℃,进水氨氮浓度2.0mg/L,锰浓度0.9mg/L,出水达到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限制.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掌握咸阳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状况,对2011—2017年该市5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评价,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咸阳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GB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其中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锰; 2)饮用水的健康总风险在4. 5×10-6/a左右,小于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 3)致癌物质在总健康风险中占主要地位,对总健康风险的平均贡献为98. 4%,而在致癌物质中,六价铬的贡献为最大; 4)仪器检出限对于健康风险评价具有一定的影响。总体而言,咸阳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好,对人体的潜在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台州市长潭水库是台州市300万市民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指标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身体健康。本文选择长潭饮用水源的氨氮指标作为分析标的,开展实地调研和取样,以2014年的全年数据为基础,分析水质指标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高浓度氨氮胁迫对纤细裸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炎  石小荣  崔益斌  李梅 《环境科学》2013,34(11):4386-4391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通过检测纤细裸藻生长、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DNA损伤(彗星实验)研究了高浓度氨氮胁迫对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的毒性效应,以期为氨氮的水生态风险评价以及藻类污水净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氨氮在所设定的浓度范围内抑制藻类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2 000 mg·L-1时相比对照抑制率达55.7%;叶绿素含量随氨氮浓度增加先升高后下降,蛋白质含量与叶绿素变化趋势基本吻合;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氨氮浓度增加而上升,2 000 mg·L-1时比对照分别增加了30.7%和49.4%,提示氨氮胁迫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彗星实验中,纤细裸藻细胞DNA损伤程度随氨氮浓度增加而加重,表明高浓度氨氮具有潜在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8.
微囊藻毒素(MCs)具有强烈的机体肝毒性和促癌作用,直接威胁饮用水安全。文章监测了2015年9月-2016年9月湖州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城西水厂、城北水厂、老虎潭水库)水体中MCs含量以及水体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包括pH、水温(WT)、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总氮(TN)、氨氮(NH_4~+-N)、总磷(TP)、叶绿素a(Chl-a),根据监测数据评价各水源地的富营养状态,阐明MCs污染特征及其与水体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老虎潭水库综合营养指数常年处于中营养状态,城西水厂、城北水厂都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3处饮用水源地水体中MCs平均含量为(0.063±0.002)μg/L,低于WHO推荐的饮用水藻毒素标准(1.0μg/L),处于安全范围。水体ρ(MCs)与ρ(T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WT、ρ(TN)呈负相关,与ρ(TN/TP)、pH、ρ(NH_4~+-N)、ρ(Chl-a)、ρ(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基本原理,分析了MAP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对比了不同的镁盐及不同的反应时间对氨氮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MAP法对氨氮的去除效率高,产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低。同时,氧化镁比氯化镁具有更好的氨氮去除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基本原理,分析了MAP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对比了不同的镁盐及不同的反应时间对氨氮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MAP法对氨氮的去除效率高,产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低。同时,氧化镁比氯化镁具有更好的氨氮去除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