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永和  刘国财 《安全》2001,22(6):13-15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方法,是在揭示了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以及人与物的异常结合,是导致与构成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运用其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原理,联系安全管理的需求而产生的"以促使人与物在高处作业中规律运动和改变其异常运动"从本质上超前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科学方法.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在此作业过程中因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称之为高处坠落事故.这类事故各行业中均有发生,并以建筑企业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2.
高处作业是诸多行业均有涉及的危险作业之一,但尤以建筑业为重。作为"五大伤害"之首,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一直是我国建筑业的焦点问题。2014年12月29日,北京清华附中一在建工地就发生了脚手架坍塌致10人死亡、4人受伤的高处作业事故。为吸取相关事故教训,分析高处作业安全现状、提高高处坠落事故的防范及处理能力,本刊采访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分院院长李守林。  相似文献   

3.
杨文芬 《劳动保护》2007,(2):110-112
在建筑、电力、电信等行业高处作业中,由于作业空间相对狭小,作业难度高,危险性较大,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坠落事故.安全带就是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佩戴的,防止作业人员发生高处坠落和保护作业人员避免或减少因坠落而造成伤害的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带由腰带、安全绳、各种金属配件等组成.  相似文献   

4.
<正>为解决高处坠落事故频发的难题,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主动开展"防高坠"创新试点工作,有效遏制了高处坠落事故多发易发频发的势头。为防范高处坠落事故、破解综合监管难题、控制事故总量等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开展创新试点工作,创新成立丽水首个高处作业专业服务平台,通过"整治"和"服务"两大抓手,重点防范"三违"行为,有效遏制了高处坠落事故多发易发频发的势头。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意外的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时有发生.在建筑、矿山、电力、冶金、石油勘探、隧道工程、森林采伐等作业场所都存在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可能.这类事故发生突然,不及躲闪.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澳大利亚安全生产局(Safe Work Australia,SWA)发布《澳大利亚高处坠落相关伤病与死亡》,系统总结了坠落事故风险、年龄群体、事故原因和类型,并列出了存在坠落风险的作业,包括屋顶作业、大型卡车卸载作业、建筑场所的高处作业、跌落至孔洞和跌落至检修坑内等。2003年7月至2011年年底,澳大利亚有232名工人因高处坠落死亡,占该时期所有职业死亡人数的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意外的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时有发生。在建筑、矿山、电力、冶金、石油勘探、隧道工程、森林采伐等作业场所都存在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可能。这类事故发生突然,不及躲闪。事故发生时,头部伤害造成死亡和重伤的危险性最大。怎样才能帮助工人防御、减轻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危害呢?佩戴安全帽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行业的多发事故。从中化总公司《典型伤亡事故汇编》中可以看出 ,系统组建30多年来 ,发生的433起事故中 ,高处坠落就有160起 ,占全部事故起数的37% ;死亡37人 ,重伤123人 ,分别占伤亡、重伤总人数的35 6%和35 7%。高处坠落事故之所以高于其他事故 ,是与化工基本建设行业的施工性质 ,工作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工建设及设备都具有高、大、重、长等特点 ,高处作业往往多于地面作业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概率就相应增高 ,因此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是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不容忽视的一项…  相似文献   

9.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 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在此作业过程中因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称之为高处坠落事故.这类事故各行业中均有发生,并以建安企业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高处作业是生产中常见的作业形式,在制造业、建筑业、造船、石油化工、电力、通信等行业,高处作业随处可见。而高处作业难度大、危险性强,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坠落事故。由于坠落高度不同,着地姿势不同,碰撞物不同,坠落事故一旦发生,轻则导致骨折、伤残,重则导致死亡。因此,高处作业坠落导致的伤亡事故率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处于较高水平。英国的工伤死亡统计资料显示,人体坠落死亡事故占工业死亡事故的。实际上,高处15%  相似文献   

11.
<正>高空作业,又称高处作业,在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中,对"高处作业"定义为:"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 m或2 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其中"坠落高度基准面"以及"可能坠落范围"的具体定义在这里不再赘述,简而言之就是在高处(2 m及以上)进行的作业,并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在生产实践中涉及高处作业的范围相当广泛,无论是建筑物内装修,还是室外施  相似文献   

12.
<正>高处作业风险识别根据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的统计,在所有建造工人遭受的致命事故中,高处坠落的死亡率最高。因此,预防和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建造业伤亡事故的关键。高处作业作为建造行业常见的施工方式,其风险不仅与施工人员、施工工具有关,而且与作业环境、施工方法等因素有关。因此高处作业施工人员面临3大安全风险,一是施工人员从无防  相似文献   

13.
<正>高处作业是化工企业各高风险作业中作业频次最高、安全风险最难管控的一项作业,相关事故具有突发性、频发性、后果严重性等特点。因此,必须重视脚手架高处作业前的风险识别以及作业过程中安全管控措施的落实。高处作业的定义在各行业或企业可能有所不同,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均定义为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 m及其以上即为高处作业,其中坠落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水泥厂生产区域内存在预热器塔架、物料存储库等多种高大建筑,以及磨机、窑炉、输送皮带等大型设备,使得工厂在其生产及检修过程中,涉及大量人员高处作业,而在高处作业施工过程中,风险普遍存在。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预防与应急救援措施,是水泥企业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高处坠落一直是建筑领域多发易发的事故,如何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穿戴好合适的防坠落防护用品,仍然是最后一道防线。本文通过建筑领域作业的不同类型,介绍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让防护用品发挥其减少事故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船舶修造行业高处坠落事故特点,分析了临边作业、悬空作业、脚手架上作业、攀登作业和洞口作业等5类高处作业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技术对策措施,从而为控制船舶修造行业高处坠落事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在高处作业中,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击打等事故。许多人认为,正确佩戴了安全帽后,在遭遇物体击打时,安全帽能有效地吸收能量,从而能够保护高处作业人员的头部安全,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在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的头部经常上仰或左右倾斜,而许多高处坠落物体并不能每次都准确无误地砸中安全帽的顶部,而普通安全帽的侧面并不能提供足够的防护能力,可能会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高处作业人员使用的安全帽,增加一些特殊的检测标准,对保护高处作业人员的头部安  相似文献   

18.
建筑施工行业的最大特点是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工种和作业人员多,即使是地下室、地下管道工程施工,也有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复杂,危险性较大。而作业人员又大多是文化素质低、缺乏安全基本知识的农民工。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特别严重。建设部曾对1983~1987年发生的810起职工因工死亡事故进行分析,发现高处坠落事故居各类事故首位(高处坠落占448%,触电占16.6%,物体打击占12%,机械伤害占7.2%),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高,需要从事的高处作业也越来越多,高处作业的等级越来越高。因此…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6月22日,河南中铝建设工程公司在实施氧化铝沉降槽体拆除施工中,发生坠落事故,造成11人死亡,8人受伤。这一事故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热议,高处坠落事故为何屡屡发生?其中的症结有哪些?风险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只要作业高度达到2 m(包括2 m)有可能存在坠落风险的,就称为高处作业。这说  相似文献   

20.
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量大,作业人员多,且往往是处在离地面几十米以上的高空进行多工种交叉作业.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高处坠落成为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别.从《福建省因工伤亡事故案例选编》中统计数据表明,1981~1992年的451起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有89起,占总起数19.7%,而建筑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占其中一半以上,共有57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