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毛景平 《安全》2014,35(2):49-50,53
液态渣铁是指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处于高温熔融状态的铁水和铁渣,存在高温、爆炸等重大安全风险,容易引发恶性事故。近几年,国内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发生高温液态金属事故,造成多起群死群伤事故。因此在分析多起事故经验的同时,提出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三明钢铁厂炼铁高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铅烟,造成职工铅中毒。这是由于购入的铁矿石中有较高的铅锌元素。 为了保护职工身心健康,彻底根治铅烟污染,1996年,结合l号高炉扩容改造工程,在炉前采用M型负压反吹大型布袋除尘设备,充分发挥大风量、高效率、自动控制的优势,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铅烟危害。 铁矿石含的铅杂质随料入炉,在高炉冶炼温度逐步升高情况下,由固态→液态→升华→氧化演变,在炉内以三种形式逸出:一是随煤气带出,燃烧后排入大气;二是以液体状态沉积于高炉砖衬之间,造成对砖衬的破坏;三是随渣、铁外排,呈铅烟扩散,使高炉周围的操作工人呼吸而中毒。 附表示出近年来高炉职工体检情况,可以看出铅中毒的比率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炼铁高炉炉渣,大都采用“水冲渣沟”处理,如果高炉出渣过快,或遇高炉跑大流,部分铁水进入渣沟遇水时,极易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高温炉渣或铁水(一般在1000℃左右)遇水时,水瞬间汽化、体积迅速膨胀而形成物理爆炸。威远钢铁厂炼铁高炉以前采用这种“水冲渣沟”处理炉渣,曾多次发生爆炸事故。有一次爆炸事故,气浪将渣沟上重1t的铁桥冲起20多米高,一块重25kg的铁块被抛出  相似文献   

4.
氧气管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已经成为钢铁企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厂应用事故树分析法,详细地分析了氧气管网火灾伤害事故,对8种控制方案实施的难易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我厂炼钢技术改造中新建氧气管道安全并网投运进行了控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氧气管网火灾伤害事故树分析按照氧气管网火灾伤害事故树分析(见附图),把系统的数学逻辑模型输入,求事故树最小割(径)集——MOCUS+程序,求得96组最小割集和8组最小径集,也就是8种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夺命金属液     
《劳动保护》2018,(4):66-66
正2016年6月21日,河北省泊头市益和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灼烫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2016年6月21日,河北省泊头市益和冶金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和公司)在铸件浇铸过程中,发生一起高温金属液体外泄灼烫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事故经过益和公司主要产品为轧辊铸件,  相似文献   

6.
高炉出铁时散发的烟尘是钢铁厂主要污染源之一,铁口部位是出铁场除尘的关键点和难点.详细介绍了高炉出铁场烟尘的特点、除尘罩及除尘罩的设置要求,以及大型高炉出铁场铁口烟尘的3种主要捕集方式及各自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建立了除尘罩流场模型并确立了边界条件,应用Fluent软件模拟不同罩口速度即除尘风量下除尘罩的温度场,并依此比...  相似文献   

7.
冲天炉前炉出铁孔是铁水流经的孔道,孔径只有30毫米。就是这个小小的出铁孔,险些使一个年轻的化铁工遭到不幸。 事情经过 一天,我厂3吨冲天炉风机轰鸣、炉火正红,已进入熔化高潮阶段。天车吊着2吨铁水包落入冲天炉前炉坑内(坑长2米、宽2.5米、深1.4米)。炉前,年轻的化铁工小黄拿着铁钎捅开出铁孔,高达1,400℃的铁水猛烈的流入铁水包里。铁水越流越大,愈流愈急,铁水包被铁水冲得开始转动。当铁水包即将装满的时候,包梁柱已转动到正对出铁槽的位置上,铁水受阻后四溅,落入前炉坑内。小黄急忙拨正铁水包,并立即拿起泥堵杆,对准出铁孔使尽全身力…  相似文献   

8.
(三)氧气管道的安全要求1.氧气管道及液氧管道要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5欧姆,防止雷电及摩擦引起的静电感应,引起事故。2.氧气管道以架空为宜。架空管道与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离是:有爆炸危险车间4米;铁路中心线3.8米;小于7千伏的架空电线外侧边缘1.5米,1~10千伏的3米,35~110千伏的4米;熔化金属地点和  相似文献   

9.
1.绪言高炉在出铁时,为防止烟尘扩散到出铁场外,本公司所属的各分厂都在出铁场安装了庞大的集尘设备。这种集尘设备的投资很大,而且转运费也很高。从节能的观点渴望改善收集烟尘的方法。这次趁水岛钢铁厂二高炉第三次大修的机会,研制了收缩式集尘罩。既降低了集尘用的风量也改善了出铁场内的劳动环境。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工业生产的废物当中包含多种重金属,例如钢铁厂的粉尘当中就含有锌。含锌粉尘不仅会在高炉内循环和富集,影响高炉的运行,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含锌废物综合利用,对该项目进行环境评价,探讨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含锌废物综合利用的科学性,提高环境保护等级。  相似文献   

11.
烧结是将粉状或粒状矿物加热至一定温度而使之固结的过程。炼铁是将烧结矿或块铁矿与焦炭及石灰石等炉料投入高炉内,经预热、还原、渗炭,而后融成铁水的过程。 烧结、炼铁生产环境的有害因素主要有高温、热辐射。夏季烧结机工作地点气温多在40℃左右,高炉铁水口与渣水口气温为40℃—60℃;热辐射强度达J/cm2·in~J/cm2·m;辐射强度最高可达30J/cm2·m in。由于是连续生产,再伴有重体力劳动,所以,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则更加明显。烧结矿在配料、下料、机尾卸料、筛分、热返矿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  相似文献   

12.
马钢二铁厂二车间三四号高炉卷扬机班,担负着两座高炉上料、装料、布料及探料工作,是高炉的“咽喉”。生产操作线长。机械、电气设备多,操作繁杂,劳动环境较差。1989年前经常发生料车翻车、煤气中毒等设备、人身伤害事故,是全厂颇有名气的事故班。 1989年以来,一班人在班长姚永光的带领下,取得了连续三年工亡为零,人身伤害事故为零,设备、火灾、爆炸事故为零的好成绩。一举摘掉事故班的帽子,被评为厂安全合格班组。1990年以来,连续三年被公司授予安全先进班组光荣称号。要问这个班取得重大变化有什么诀窍,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因切切实实抓…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维修人员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是指维修人员在对非行驶状态下的车辆进行检查、维修等作业时,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包括压伤、烫伤、烧伤、崩伤和击伤等。汽车在行车途中发生故障,往往需要由驾驶人员自行维修,所以驾驶人员也可能在维修中发生以上意外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4.
<正>2010~2013年,国内钢铁企业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1起,造成380人伤亡。煤气中毒和高温金属伤害事故,在钢铁企业事故中占比66%,而其中煤气中毒事故又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玻璃制造是把粉状配合料在高温窑中熔融成化学组成均匀的玻璃液,然后通过一定的成型方式使之成为玻璃制品的工艺过程。在制造过程中对职工身体危害较大的是配料和熔化设备的辐射热、噪声、尘毒以及车间油雾污染等。一、辐射热玻璃生产过程的高温作业有熔化,成型、退火、热加工等主要生产工序。其中熔化玻璃的熔窑是放散大量辐射热和对流热的连续作业热工设备(炉内温度1450~1600℃)。车间内气温较高,夏季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1月30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康美会馆有限公司因擅自非法连接、启用已明令淘汰的燃煤锅炉,操作人员在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的情况下违反操作规程,致使炉体破裂,涌出的高温汽水混合物灼烫导致3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66万元。2019年1月30日15时55分,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南路34号康美会馆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较大锅炉灼烫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66万元。  相似文献   

17.
1.高炉出铁场除尘系统概要新日铁从1970年开始对出铁场除尘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已用在新建的大型高炉出铁场,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原有的高炉出铁场设置除尘系统,将受到平面布置和施工等多方面的限制,但该公司利用高炉维修的机会逐步进行改造,目前大部分的改造工作已结束。  相似文献   

18.
韶钢6号高炉通过炉缸浇注整体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技术直接在变薄的炉缸炭砖层上浇注一层耐高温、抗渣侵蚀、不溶于铁水的整体陶瓷杯,阻隔炭砖与铁水的直接接触,并形成一个新的、稳定有效的炉缸传热系统,从而实现高炉长寿,为后续强化冶炼提供了前提条件。针对本次实践,对炉缸整体修复过程及强化冶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海岩 《劳动保护》2001,(3):40-41
们进行生产作业主要是用双手操作 ,有人说 :“双手创造了世界” ,这也不无道理。但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看 ,手尤其是手指又是人体受伤率最高的部位。据国际上有关机构统计 ,如果按照受伤部位对工伤事故进行分类的话 ,在各类工伤事故中 ,手伤害事故最多 ,约占25%。中国的产业工人队伍庞大 ,先进的生产设备、劳动手段尚未普及 ,手部伤害事故相应也会更多。生产过程中造成手部伤害的因素多种多样 ,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几种 :火与高温、低温、电磁与电离辐射、电、化学物质、撞击、切割、擦伤、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等。在诸因素中 ,机械性损伤最为常…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某电厂1025 t/h锅炉在基建调试加氧吹管中发生灼烫事故的原因,认为其主要是吹管加氧系统临时管路中的油脂,在高温下与高压纯氧接触发生爆燃所致.对此,通过采取对临时加氧系统进行脱脂处理以及蒸汽吹扫等技术措施,使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