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哑铃湾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2002-04~2003-01对哑铃湾不同网箱养殖区水质和底泥的实地监测调查和分析表明,哑铃湾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①使得养殖水环境中营养盐、BOD、COD、有机质和TSS增加,尤其是PO43--P和NH3-N增加更为明显;②使得底泥沉积物中N、P、硫化物、有机质等大量富集,其中富集现象最明显的是P、硫化物和NH4-N,其次是TN和有机质.  相似文献   

2.
发挥幼儿园家长会的真正价值,要重视开好家长会。一是调查了解、精心准备,满足家长需求;二是营造氛围、关注细节,拉近家园沟通距离;三是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提升家园沟通效果;四是形式多样、科学引导,提高家长参会兴趣;五是加强交流、巩固成果,提高家园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大气固定污染源排放清单及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何敏  王幸锐  韩丽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1):3127-3137
根据收集到的四川省电厂、工业及民用部门的活动水平数据,采用合理的估算方法和排放因子,建立了四川省2010年大气固定污染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12010年四川省固定源共排放SO2 84.1万t、NOx 44.9万t、CO 318.8万t、PM10 44.1万t、PM2.5 25.5万t、VOC 17.9万t;2电厂和工业过程是固定源排放的主要贡献源;3燃煤是固定燃烧排放的主要贡献源,煤矸石、焦炭、天然气对污染物的贡献也不容忽视,水泥、钢铁、轻工业制造是本地区主要的工业过程排放源;4宜宾、成都及攀枝花是固定源污染物的主要贡献城市,约占四川省总排放量的20%~40%;5电厂、能源工业燃烧清单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排放因子,而工业过程涉及排放源种类繁多且复杂,排放测试研究较少,不确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正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受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自然产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是地球沧桑巨变和重大事件的最好见证,是研究地球变化变迁过程、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寻找与断定矿产资源踪迹的脉搏,勘验与追寻生命起源的线索。地质遗迹主要包括: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矿物、岩石以及典型产地;水体资源;地质灾害遗迹等。具有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开创工业污染防治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的第一部分是11年来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总结.他认为,11年来我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这表现在:防治工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工业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日趋成熟;环境管理不断加强,环境管理队伍逐步扩大;工业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加强了工业污染源监测,摸清了工业污染底数;工业污染发展趋势有所控制.他说,工业污染防治的基本经验是:加强宏观调控是防治工业污染的根本手段;采用先进技术,结合技术改造,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是求得自身发展、防治污染的基本途径;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业“三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轻工业污染的必经之路;运用经济手段调控企业行为是促进工业污染防治和企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是控制污染、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保证.解局长指出了工业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污染十分严重;二是有些地区、部门、企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还存在;三是老污染治理资金渠道多数不畅通,治理资金数量不足;四是环保产业发展过度缓慢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四川盆地典型城市PM2.5污染特征和来源,利用成都市、绵阳市、自贡市超站数据分析2020年冬季典型污染过程PM2.5组分特征,并采用CMB模型模拟获得研究期间PM2.5来源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城市PM2.5组分变化特征不尽相同,成都市污染过程整体呈现NO3-主导特征,但重度污染由OC主导.绵阳市污染期间呈现OC主导特征,是污染加重时增长最快的组分.EC是自贡市轻度污染增长最快的组分,NO3-、SO42-、NH4+是中度污染增长较快的组分,OC、EC是重度污染增长较快的组分.3个城市均是二次硝酸盐对PM2.5贡献率最高.比较而言,成都市机动车、扬尘源贡献率均最高;绵阳市二次有机碳贡献率最高,是成都市的2倍;自贡市燃煤源和二次硫酸盐贡献率分别比成都市和绵阳市高出4%~6%和7%~9%.成都市由优良天气到中度污染,二次硝酸盐贡献率随着污染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轻度污染较优良天气上升6%,中度污染较轻度污染天气上升3%.中度到重度污染,二次有机碳、机动车贡献率分别上升2%和1%.绵阳市由轻度到重度污染,二次有机碳对PM2.5的贡献率上升3%,机动车贡献率上升2%,是其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自贡市由轻度到重度污染,各污染源贡献率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预评估了三峡工程全面竣工正常运行后,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6项正面影响和5项负面影响。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年功能价值分别为106.84×108元和211.70×108元;旅游、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改善川江航道和水库养殖也是三峡工程的重要功能;6项正面影响的年功能价值总计489.70×108元。库区污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是三峡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年损失值分别为24.06×108、7.22×108和6.27×108元;对生物的影响和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占据,也是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5项负面影响的年功能损失值总计37.83×108元。  相似文献   

8.
估算天津环境中γ-HCH归宿的逸度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全天津市为研究区域,利用稳态假设的逸度模型,用Matlab软件计算了γ-HCH(林丹)在环境各相中的浓度和相间迁移通量.γ-HCH在天津气、水、土壤、沉积物、鱼、作物、蔬菜各相中的浓度分别为1.57×10-11、7.95×10-7、1.17 × 10-4、4.58×10-4、6.03×10-4、1.60×10-4和6.42×10-5mol/m3,在数量级上与实测值吻合很好.估算结果表明农业施用和农药厂废水是该地区环境中γ-HCH最主要的来源,最大的汇是土壤和沉积相(占环境中总量的99%),最主要的迁移过程是水-沉、气-土的扩散和沉降,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降解是γ-HCH消失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郭希忠 《环境导报》2003,(15):35-35
环境是睢宁县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要素,要想吸引发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要树立环境是经济发展生命线的观念;树立环境保护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的观念;树立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树立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发展观,探索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发展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环境资源,使环境资本不断增值;树立环境保护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Cu、Pb、Zn、Cd在小麦中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无土栽培法 ,以小麦为受试作物 ,通过对不同时期各器官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研究了重金属Cu、Pb、Zn和Cd在小麦中的富集与迁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同生长阶段小麦不同部位中重金属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总的来说 ,幼苗期重金属分布为 :根>茎>叶 ;成熟期分布为 :根>茎>叶>颖壳>籽实 ,而Zn在颖壳中会有较大富集。其中 ,根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的顺序为Cd>Cu>Pb>Zn;茎富集能力是Cd>Cu>Zn>Pb ;叶片富集能力是Cd>Cu>Pb>Zn;颖壳富集能力是Zn>Cu>Cd>Pb ;籽实的富集能力是Cu>Zn>Cd>Pb  相似文献   

11.
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的碳酸盐岩风化碳汇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生物碳泵效应不仅能够稳定碳酸盐风化碳汇,也有利于改善水环境,而过量输入氮、磷会导致水环境变差。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重要内容之一,对流域碳氮磷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但关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喀斯特水体溶解无机碳、总氮和总磷输出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以贵州普定沙湾喀斯特试验场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水化学、溶解无机碳汇通量、总氮通量和总磷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径流深、土壤CO2浓度、pCO2、HCO3-浓度和电导率呈现出夏秋季节高、春冬季节低的变化特征,与pH变化相反。样地间,土壤CO2浓度、pCO2、HCO3-浓度和电导率表现为草地>灌丛地>农耕地>裸土地>裸岩地,与pH变化相反。参与岩溶作用的土壤CO2是造成水化学变化的主要原因。溶解无机碳汇通量和总氮通量呈现出夏秋季节高、春冬季节低的变化特征,总磷通量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样地间,草地溶解无机碳汇通量最大,HCO3-浓度是决定溶解无机碳汇通量大小的主导因素。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总氮、总磷浓度及其通量明显低于无植被生长的类型,总氮通量灌丛地最小,总氮浓度是决定总氮通量大小的主导因素,总磷通量草地最小,而流量是决定总磷通量大小的主导因素。综上,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来达到增加岩溶碳汇和改善水环境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峡谷区常见植物叶片δ13C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容丽  王世杰  杜雪莲 《环境科学》2008,29(10):2885-2893
通过对贵州花江峡谷喀斯特石漠化区4种典型石漠化植物群落中11种常见植物种叶片的δ13C值测定,研究了各植物种对影响植物碳同位素分馏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储水量、大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厚度)的响应,分析了石漠化梯度中不同土层土壤储水量、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有机质、年均气温、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梯度变化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物种的δ13C值对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环境水分好转呈下降趋势,即水分利用效率下降;也有部分物种呈稳定不变或逆势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的主导因子是土层储水量;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野桐(Mallotus japonicus var.floccosus)的主导因子是土壤厚度;肾蕨、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的主导因子是光照强度;而广西密花树(Rapanea kwangsiensis)、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和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则分辨不出主导因子,即环境影响因素更为综合.总体而言,叶片高δ13C值是对低水分、高光、低资源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3.
异养硝化细菌Bacillus sp. LY脱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霞  赵彬  吕剑  何义亮  靳强  张文英 《环境科学》2007,28(6):1404-1408
研究了异养硝化细菌Bacillus sp. LY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Bacillus sp. LY是1株具有脱氮能力的异养硝化细菌.在NH+4-N浓度分别为40、80和120 mg/L 3种情况下,120 h反应后,氨氮的去除率分别是100%、85.7%、73.7%,总氮的去除率分别是76.6%、53.4%、64.8%,在菌液初始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NH+4-N浓度的增加,细菌的硝化速率以及脱氮速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有机物浓度是影响Bacillus sp. LY脱氮性能的重要因素,低的有机物浓度会阻碍细菌脱氮性能的发挥,中的有机物浓度会促进细菌脱氮性能的发挥,使体系的脱氮效果达到最佳,高的有机物浓度并不能再次提升细菌的脱氮性能.在Bacillus sp. LY作用下,有机氮经过氨化作用生成氨氮,通过2条可能的途径转化为氮气.1条途径是氨氮先硝化生成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然后反硝化生成氮气.另1条途径是氨氮被氧化生成羟胺,然后脱氢生成氧化亚氮并进一步转化为氮气.这些研究可为开发新型高效生物脱氮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黔江区环保采取八条措施加强 2 0 0 3年环境监察工作。一是实行优化组合 ,提倡互帮互比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 ,强化内部管理 ,规范监察行为 ,以制度管人 ,按程序办事 ;三是依法办事 ,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加大执法力度 ;四是改进排污费征收的方式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处理环境纠纷的能力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 ,确保宣传实效 ;六是实行环境监察工作目标责任制 ,分解工作量 ,落实责任制 ;七是制定奖惩制度 ,奖优罚劣 ,严格兑现 ;八是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重庆市黔江区环保局加强环境监察工作@黄…  相似文献   

15.
巢湖沉积物δ13Corg和δ15N记录的生态环境演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志华  刘丛强  李军  朱兆洲 《环境科学》2007,28(6):1338-1343
通过对巢湖2处柱状沉积物样品中δ13Corg、δ 15N、C/N比值、TOC和TN含量的测定,分析了近百年来巢湖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探讨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湖泊生产力变化和富营养化过程.结果表明,巢湖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水生藻类,陆生有机质的输入量较少,但是城市污染物的输入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巢湖沉积物剖面上,δ13Corg、δ15N、TOC和TN含量变化按沉积深度可以明显划分为2个阶段:①10 cm以下,H3点δ13Corg波动在-21.74‰~-19.34‰的范围内,其余数据表现相对平缓,湖泊内的生物物种是固氮植物和非固氮植物共存,2个采样点具有不同的湖泊营养化进程;②10 cm至表层段,2个剖面的δ13Corg迅速减小,δ15N、TOC和TN则是显著增大,巢湖闸的建成使得内源营养物质快速积累,湖泊初始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富营养化加剧.  相似文献   

16.
冬季小流域水体微生物多样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小流域是农业面源、工业源发生和汇集的源头,小流域的水质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水质安全.本文以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小流域内径流及受纳水体微生物的群落特征,考察了水体理化因子对水体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李渡新区小流域是受纳水体中亚硝态氮和溶解性有机碳的重要来源.小流域内流经不同污染源的水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没有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水体总磷(r为-0.79~-0.84,P≤0.01)和磷酸盐(r为-0.71~-0.80,P≤0.01)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门水平上,流经农业区的径流以放线菌门(37.33%±14.69%)占比最大,其次是变形菌门(32.53%±7.18%)、蓝细菌门(14.65%±22.64%)和拟杆菌门(8.50%±3.67%)等;流经工业区的径流以变形菌门(43.67%±10.80%)占比最大,其次是拟杆菌门(25.33%±11.97%)、放线菌门(24.17%±14.66%)和厚壁菌门(2.53%±0.72%)等.属水平上,流经农业区的径流以hgcI_clade(19.08%±13.46%)占比最大,其次是CL 500-29_marine_group(7.40%±4.44%)和Limnohabitans(7.05%±3.14%)等;流经工业区的径流以黄杆菌属(20.40%±12.37%)占比最大,其次是hgcI_clade(15.30%±11.11%)和不动杆菌属(9.33%±11.50%)等,径流水体中的黄杆菌属可能与流域内工业源的输入有关.亚硝态氮、总磷、磷酸盐、pH和Zn2+等是影响小流域水体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的解释量分别为0.26、0.21、0.20、0.15和0.14.DOC、硝态氮、Cu2+、Zn2+、Mn2+和As3+等也与水体中某些微生物菌属的占比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别利用2019年、2020年第一季度河北省国省道交通调查站监测数据,计算了两年国省道机动车逐日交通量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省道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与2019年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河北省国省道交通量同比下降38.1%,单位公里CO、VOCs、NOx、PM2.5、PM10排放强度分别同比下降31.3%、32.7%、19.1%、20.2%、20.0%.从不同公路类型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普通公路交通量持续下降,国家高速和省级高速交通量在3月出现回升,分别同比增长5.6%、37.2%,且货车增速高于客车.2020年春运期间,客车、货车总交通量分别为去年同期的44.2%、51.0%,国省道CO、VOCs、NOx、PM2.5、PM10的排放强度分别是去年同期的51.4%、50.6%、52.6%、52.3%、52.3%.从2月14日开始,客车、货车交通量开始逐步回升,到3月底,国省道总交通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46.6%,其中,客车是去年同期的34.5%,货车是70.3%.  相似文献   

18.
一是衔接服务,对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组织专人做好后续服务衔接工作;二是上门服务,根据企业需要,上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即时服务,对企业遇到的紧急情况,无论休息日、节假日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保证随叫随到;四是协办服务,对需要到上级环保部门办理的工作,派专人协助企业联系办理;  相似文献   

19.
<正>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地球的两极一凹一凸、一阴一阳,南极中心地区是大陆,周围是海洋;北极则恰恰相反,中心是大洋,周边是陆地。地球南北两极的神奇对应、独特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环境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实现绿色增长既面临众多挑战,也迎来重要机遇。中国应抓住机遇,加速推动绿色增长。一是在国家层面释放更为明确的推动绿色增长的信号;二是优化区域布局;三是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四是大力推动城镇绿色化、工业智能化、农业生态化进程;五是在涉及绿色增长的关键部门加强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六是构建有利于绿色增长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七是大力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应用;八是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环境管理转型;九是发挥社会公众在推动绿色增长中的力量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