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以废弃线路板热解油为原料,采用碱溶—中和—萃取工艺提取其中以苯酚为主的粗酚,并合成改性酚醛树脂。合成硼酸改性酚醛树脂的优化工艺条件为n(粗酚)∶n(外加苯酚)=2∶3,n(粗酚+外加苯酚)∶n(甲醛)∶n(NaOH)∶n(硼酸)=1∶1.5∶0.15∶0.17;合成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的优化工艺条件为n(粗酚)∶n(外加苯酚)=2∶3,n(粗酚+外加苯酚)∶n(甲醛)∶n(NaOH)∶n(正硅酸乙酯)=1∶1.3∶0.1∶0.1。所合成的硼酸改性和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均满足YB/T4131—2005《耐火材料用酚醛树脂》中牌号为PFn-5301的热固性液体树脂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戴美琦 《化工环保》1990,10(2):120-121
双酸A是合成环氧树脂、聚碳酸酯的原料,目前国内采用丙酮和苯酚为原料,以硫酸作催化剂进行合成,生产中排出的废水含有苯酚等挥发酚和双酚A等不挥发酚。此种pH小于1的含酚废水,测定挥发酚时不挥发酚有干扰,必须控制一定的pH,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国外动态     
异丙苯法废水处理新工艺化学工业时报(日),8月5日(1983).1980年,日本苯酚公司建成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工业装置。该公司采用三菱化工机械公司技术已在鹿岛工厂建成超深层曝气装置,试运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异丙苯法废水综合处理。采用该项新工艺建成的废水处理装置由油水分离槽(预处理),真空脱气塔及沉淀槽组成.主要优点是:①无臭味和噪音等二次公害产生;  相似文献   

4.
苯胺废水的生化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传统曝气装置,采取苯胺废水与苯酚废水同时生化处理,出水苯胺浓度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COD_(cr)可达到重庆地区一类水域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酚焦油资源化技术研究(Ⅱ)--裂解产物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出一种精馏与钠盐法相结合的分离酚焦油裂解产物的新工艺,裂解产物经精馏,蒸出异丙苯等轻组分、苯酚馏分和共沸物。共沸物中加入氢氧化钠,分离出酚钠盐和苯乙酮。轻组分和酚钠盐均返回苯酚、丙酮生产装置。裂解产物中有用物质的收率为92.91%,苯乙酮的收率为82.38%,其纯度大于98%。  相似文献   

6.
废纸苯酚液化物合成热固型酚醛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废纸的附加值,利用废纸苯酚液化物与甲醛在碱性环境中反应,进行热固型酚醛树脂合成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化的树脂化合成工艺为:n(甲醛)∶n(废纸液化物)=2.1,n(氢氧化钠)∶n(废纸液化物)=0.5,合成温度74℃,合成时间3.0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酚醛树脂压制的胶合板达到GB/T9846—2004《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Ⅰ类胶合板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萃取法处理苯酚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吴虹 《化工环保》1991,11(1):7-15
采用~#803液体树脂萃取剂和中分式萃取塔对苯酚生产废水进行萃取处理,进行了小试、中试和生产性试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不但环境效益好,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处理后的出水酚浓度可达到排放标准(0.5毫克/升),去除率可达99.99%以上;出水 COD 可降至500毫克/升左右,去除率可达98%以上;苯酚的回收率可达86%以上。一套处理能力为40吨/日的装置,年可盈利30余万元。  相似文献   

8.
倒极电解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絮凝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少电解制备絮凝剂过程中的极化现象,用特制的自动倒极电源装置合成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电解槽电压2V;电流密度6A/dm2;倒极周期1s。与不采用倒极装置相比,在最佳条件下合成PAC时,该装置可明显抑制极化现象。处理模拟水样试验表明,该法制备产品的絮凝效果优于一般电解法制备产品及市售产品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9.
专利文摘     
《化工环保》2009,29(1)
甘蔗糖厂废水零排放的方法;一种镀镍清洗水“零排放”装置;木糖及木糖醇全流程清洁生产防治污染的方法;对羟基苯甲酸工艺废水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回收处理方法;用苯系物废水制备低级脂肪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于磺化法苯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碱熔尾气,采用旋风分离及碱液喷淋两级净化法进行了试验及生产。通过合理选择工艺路线、装置及设备,解决了净化过程中管道及循环泵易堵塞的问题,提高了回收率,并在环境和经济上得到收益。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聚丙烯酰胺与环糊精的接枝化合物,研究了该接枝化合物对模拟水样中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试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和聚丙烯酰胺的接枝化合物与聚丙烯酰胺相比,对重金属离子Cu^2 、Zn^2 、Cd^2 、Pb^2 ,苯酚和苯胺的去除能力皆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镰刀菌HJ01对苯酚的降解性能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李济吾  张珍 《化工环保》2006,26(5):353-356
为了研究真菌对苯酚的降解能力,采用本实验室分离的一株镰刀菌HJ01,考察了外加碳源、降解体系初始pH、温度对HJ01菌体生长量和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镰刀菌降解苯酚的动力学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菌能以苯酚为惟一碳源生长,添加适量的蔗糖可促进HJ01菌体的生长及苯酚的降解。在蔗糖加入量为3g/L、降解体系初始pH为6.0、温度为30℃的最佳条件下,经HJ01菌处理4d后的质量浓度为420mg/L苯酚废水中的苯酚完全降解。镰刀菌的生长和苯酚降解动力学符合Andrews模型。  相似文献   

13.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采用三维电极处理苯酚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250 mL质量浓度为500mg/L的苯酚废水置于三维电极反应器中,通电,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苯酚废水;2)向苯酚废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10 g/L的电解质,曝气,使苯酚废水与电解质充分混合,加入纯碱调节苯酚废水的pH为2~6,在电极电压为5~8 V条件下电解120 min。  相似文献   

14.
根据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思维模式,对生产双酚芴的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传统的催化剂催化合成双酚芴,以沸水代替甲醇水溶液洗涤反应混合物,产生的废液经液液萃取和蒸馏处理,使苯酚等有效组分被回收利用,解决了废液的排放问题,基本实现了双酚芴产品的清洁生产。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双酚芴,每生产1t产品可从废液中回收1.6t苯酚,按30t/a计算,可节约资金约43.2万元/a。与传统工艺相比,双酚芴的清洁生产工艺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除草醚是一种有效的除草剂类农药,可通过2,4-二氯苯酚与对硝基氯苯混合反应制得。在生产2,4-二氯苯酚及除草醚半成品提纯时,都将产生一些下脚料。经过分析测出,下脚料的成分有:2,4-二氯苯酚(约50%)、2,6-二氯苯酚(约20%),其余是2,4,6-三氯苯酚、对氯苯酚、邻氯苯酚及少量水分等。过去曾将这些下脚料运至农村焚烧,  相似文献   

16.
徐斌文 《化工环保》1991,11(3):130-135
本文研究了对亚硝基苯酚废水生化处理的可行性以及热缩聚和溶剂萃取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对亚硝基苯酚废水的生化降解性差;热缩聚法可使废水色度、苯酚和 COD 浓度明显降低;经热缩聚处理过的废水再用 TBP(磷酸三丁酯)溶剂萃取,可进一步降低色度和苯酚、COD 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国内简讯     
《化工环保》1999,19(3)
膜分离装置回收弛放气南化(集团)氮肥厂采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膜分离技术,投资140万元兴建了膜分离装置,以回收合成弛放气。该装置一级膜分离H2回收率为85%,H2纯度为85%;二级膜分离H2回收率为90%以上,H2纯度为98%。该装置每小时可以回...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工业废水中的邻氨基苯酚进行吸附及解析,并对邻氨基苯酚的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孔树脂吸附邻氨基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吸附率高达97.3%,4 500 mg/L的邻氨基苯酚废水1 BV/h的流速下,穿透点为350 BV;甲醇解析效果良好,两柱串联运行50 h,酚脱除率仅降为86.9%,邻氨基苯酚的回收率为98.4%。  相似文献   

19.
液膜法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邓兆辉  林映华 《化工环保》1989,9(4):194-199
本工作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液膜法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探索了乳液配方、工艺条件。当废水含酚<50000毫克/升时,经逆流处理4次,可使废水含酚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0.5毫克/升),并能回收苯酚。研究得到的液膜系统有足够的稳定性和传质速率,为设计工业装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化工环保》2008,28(4)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苯腈类化合物合成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低温催化处理苯腈类化合物合成工艺所产生的废气。制备用γ-Al2O3作为载体的Mn3O4蜂窝状氧化催化剂,并将其填充于处理装置的电加热催化还原管中,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废气中的氢氰酸吸附在蜂窝状γ-Al2O3载体上,在负载于载体上的MgO催化触媒作用下与废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催化反应产生氨,实现废气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