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靖 《环境》2015,(3):63-65
<正>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有人不免担忧,南极的生态是否会因此遭到严重破坏。但结果表明,南极还好,不用过分担忧。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这块地球最南端大陆的最佳旅行时节。就在几年前,中国游客前往南极大陆的人数还寥寥无几,短短两三年,这个数字却骤然猛增——2011年中国游客登陆南极的数量第一次以单列形式被计入"国际南极旅游业者行业协会(International  相似文献   

2.
华榕 《环境》2012,(2):30-33
鸟儿的粮食有了保障任建国爱鸟护鸟的痴情和奉献江城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被深深感动了.松花江有个"南极冬泳队",成员有300多人,他们与任建国相呼应,成立了南极冬泳护乌站.因为松花江在流经吉林市时呈现了一个"Ω"字形,这就形成了两个江心岛.长白岛坐落在吉林市北部,而南极岛处于吉林市的南部,冬泳队的几百名队员就在南极岛成立了冬泳护鸟站.他们准备了米粮,冬泳队员也分为早、中、晚3班,轮流看护野鸭子、水鸟,从凌晨4点到晚间10点,全天不间断有人护鸟.成为继长白岛之后的第二个专业护鸟站.  相似文献   

3.
正翻开日历,你会发现今年马年有两个九月。那么,农历九月出生的孩子,今年可否过两次生日?今年还有两个重阳节(九月初九),老人们是否也可以过两次节?其实,这头一个九月才是"正经八百"的九月;后一个九月叫做"闰九月"。闰九月属于比较罕见的闰月,上一次出现在1832年,下一次将出现在2109年。由于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极研究中心(南京)主任金庆民第三次赴南极考察,带领陆地地质调查组七名队员乘地矿部“海洋四号”考察船于1990年10月出发奔赴南极,历时191天,航程54418.9公里.先后对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格林威治岛、欺骗岛、半月岛等九个登陆区进行了详细而广泛的地质考察,测制了大比例尺地质图,实测6条地质剖面。采集各类分析测试样品近千件,重达一吨多,全面超额地完成了科考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5.
逻辑 《环境》2010,(11):59-61
<正>你有没有想过,超市购物车、购物篮究竟有多脏?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话,你可能就要想象一下,推着一堆细菌去购物的情景了。当你在超市购物时,你会问一句"超市的购物车、购物篮多久清洗一次、多久消毒一次"吗?作为消费者的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有权利监督超市定期清洁购物车吗?你又知道超市保持店内清洁是受到哪个政府部门监管吗?  相似文献   

6.
1985年5月英国南极考察队成员乔·法曼(Joe. C. Farman)及其同事第一次指出,在南极正上空大约12—20公里高处,每年春季(九、十月份)大气臭氧层中的臭氧含量明显减少,大气臭氧层变得稀薄,好象形成了一个洞。从十一月开始臭氧浓度又逐渐回升,这个洞逐渐消失,这种现象自八十年代以来在南极地区年复一年,日趋严重,现在,南极十月份臭氧总含量只有在1950—1973年期间所观察到的十月份臭氧含量的一半左右,自乔·法曼披露这一事实后,南极臭氧洞便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并吸引着各有  相似文献   

7.
当需要时,是否可用? 这是一个"明显"的隐患l我们不知道这张图片来自何处,但是我们认为它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有时候隐患就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却熟视无睹,因为他们太过明显!在左图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做到: 1)迅速到阀门旁; 2)在紧急情况下操作阀门.  相似文献   

8.
淡水噬藻体及其他溶藻因子的分布与感染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时空条件下噬藻体的分布与效力的变化.2001年8~11月共采集了18个水样,对14种藻进行直接感染,从其中的5个水样中分离到了噬藻体(蓝藻病毒),它们主要来源于降温以前富营养化池塘的水样,同时分离得到了4株溶藻细菌.在接受直接感染的14种藻中,聚球藻、组囊藻、微囊藻、织线藻、鱼腥藻7120、衣藻及小球藻为敏感种类,而螺旋藻、念珠藻、鞘丝藻、颤藻、鱼腥藻595、鱼腥藻1444、栅藻则为不敏感种类,敏感种类中织线藻受到噬藻体的感染,聚球藻、微囊藻和织线藻受到溶藻细菌的溶解.从富营养化的池塘采集的水样溶藻能力最强,其次为清水(自来水源)池塘,而大中型湖泊与河流水样的溶藻效果最差.随着温度的降低,水样的感染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水样采集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其采集样品质量是环境保护监测分析工作准确、科学和合理进行的前提,而实际水样采集工作中,其工作质量经常会受到采集技术、采集工具、采集环境等的诸多因素影响,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率,因此切实提高保证环境监测中水样采集工作的真实性和质量也是当前诸多采集工作人员不变的追求。下面本文就围绕当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改进完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又到了年货采购的旺季,您是否在市场上看过、听过、购买过"金箔酒"呢?这种相比起传统酒类价钱高出很多的新品种,是否真的十分贵重呢?近年来,一种名为"金箔酒"的酒类在市场上悄然兴起,这些价钱动辄在成百上千的酒类,因其不菲的价格、"闪亮"的外表而显得十分"高大上"。那么金箔酒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品种?是否又像其价钱和外观一样珍贵高档呢?所谓金箔酒就是指允许金箔作  相似文献   

11.
白洋淀地区污染状况的生物毒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92年10月到1994年4月先后几次对白洋淀集水区,包括淀区及排污河道等十几个样点进行了水样采集和多指标生物毒性检验。选用的生物组合包括:荧光发光菌(Photobacteriumphosphorum)、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nus)和大型(Daphiniamagna),罗非鱼(Tilapiamossambica)鱼肝细胞毒性检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对光合藻有明显刺激生长的作用。污水库沿线和安新县排污渠水样对浮游动物有毒性作用。府河沿线的水样仅对鱼肝细胞有毒性作用,对发光菌无明显抑制。这些潜在的生物毒性效应是否会影响白洋淀淀区的水生生态系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美国芝加哥大学大气化学教授鲍曼不久前发表一篇报告说,从1979年到1986年这6年中,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平均大约减少了5%.这是鲍曼教授根据尼屋公司人造卫星对全球臭氧不断侦测而送回的一批资料所得的结论.报告中指出,地球大气层臭氧的减少各地区不一样.在南北极臭氧平均减少30—40%.在南极,每年在春夏之间(9一10月)臭氧层可以减少到60%.而在上空的大气臭氧层会出现一个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大  相似文献   

13.
水质分析样品从采集到分析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变化。为此用控制pH值的措施来进行现场固定水样,由于现场条件所限,难以准确固定,文章介绍一种简便、准确、快速用浓H2SO4和浓HNO3等控制水样pH值小于2的酸量定量估算法,从而大大提高了现场采样质量和效率,且保证了监测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测水中油的采样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王齐修 《环境保护》1993,(8):15-15,12
一、前言水中油的采样以水体某一点上的全层采样为好,但在水体较深的情况下,采集全层水样比较困难,即使采集到该全层水样,必然增大体积,给实验分析工作带来了困难。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设想了一种量取水深度后,采集浅表层水样,然后将  相似文献   

1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大气、洋流等各种长距离传输途径进入北极地区,其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对生态环境影响持久。采集夏季北极不同纬度地区的环境水样,并对北极地区表层水中这两类物质进行分析,以揭示北极地区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所有水样均未检出多氯联苯;部分有机氯农药有检出,但处于极低的浓度水平,远低于国内外饮用水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6.
南极的热点是什么?几十年前,是揭示奥秘,开发净土,挖掘资源;今天呢,科学家们的目光投向了垃圾与污染,近20年来,一支又一支考察队,一次又一次探险,源源不断地涌向这块银白色的净土。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到达南极进行考察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却留下了一堆又一堆的垃圾。这垃圾,犹如一张洁白飘带上的点点污迹,给人以难忘的遗憾。翻开南极地图,发现在这块冰雪世界里,仍有片  相似文献   

17.
珠穆朗玛峰地区新降雪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1998年8、9月份在珠穆朗玛峰东侧东绒布冰川源头所采集的新降雪样的化学成分资料并与不同时期前人在该地区采集的降水样进行对比,初步探讨了该地区降水的化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结果表明,珠峰地区夏末降水非常纯净,主要离子浓度可与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相当,代表了全球偏远地区的大气环境本底值;珠峰地区不同季节降水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水汽来源和气候状况.8~9月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南亚季风;4~5月的降水深受中亚干旱、半干旱区粉尘的影响,说明其降水的化学特征具有气候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数年前,环保意识就已在中国的饭店的餐馆行业萌芽."多哈"一槌定间,无疑加速了这个过去一向被视为"无烟工业"的行业的"绿色"进程.要"与狼共舞",要在竞争中生存,不能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我们不得不考虑:饭店、餐馆的建设、运营对环境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可不可以再提高?如何减少废弃物和垃圾的产生?是否向客人提供了满意需求、健康的产品?是否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如何积极参与社会的环境保护活动……面对汹涌澎湃的绿色浪潮,是我们反思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18日(一) 第一个广州南极旅游团 在南极探险记载中,1911年12月18日是第一位成功抵达南极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离开极点的时间.时隔96年的2007年12月18日,我们在世界的尽头乌斯怀亚登上了极地旅行邮船"乌斯怀亚号",也踏上前往南极旅程.一行25人中,最大年纪的59岁,最小的9岁,有9位女士.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环境立法的逐步完善,人们对于环境标准性质的争议也越来越多,环境标准与环境法的关系到底如何?环境标准是环境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吗?它是否具有强制效力呢?是否达标就合法,超标就违法呢?针对这些疑问,本文从环境标准的不同性质出发,分析了超标与违法的具体关系,得出了"超标不必然违法,达标不必然合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