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为了解汶川地震后滑坡体的植被恢复状况及驱动因子,于2012年8-9月在都江堰市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地震滑坡体上的植物物种组成、生长状况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127个10 m×10 m样方;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了影响滑坡体自然植被恢复的关键因子.结果显示:(1)滑坡体生长的维管植物有38科67属75种,以菊科(13种)和蔷薇科(7种)物种最为丰富,其余科的种类都较少;(2)物种生活型方面,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有47种,占总数的62.67%;其次为木本植物,有25种(包括灌木19种,小乔木6种);藤本植物仅3种;(3)滑坡体植被类型主要为灌丛及灌草丛,进一步可划分为10个群系,主要以灌丛为主,川莓(Rubus setchuenensis)和光滑悬钩子(R.tsangii)为主要的建群种,在滑坡体上常构成单优势片层或混合生长形成共优种;(4)植被总盖度大于30%的样方占62.99%,最高达85%;植被平均高度超过1 m的样方占60.63%,最高达2.5 m;植物物种数超过5种的样方占84.25%,最多的有17种;(5)广义线性模型结果表明,坡度、样方位置、距林缘最近距离以及地表砾石盖度为影响滑坡体自然植被恢复的关键因子:坡度越大,灌木盖度越低,植物物种数也越少(B0,P0.001);砾石盖度越高,植被总盖度、灌木盖度和植被平均高度都越低,植物物种数也越少(B0,P0.05);距林缘最近距离越远,植被总盖度和平均高度都越高(B0,P0.05);残留植被盖度越高,灌木层的盖度也越高(B0,P0.05);位于滑坡体下部样方的植被总盖度显著高于中部和上部(B0,P0.01).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后滑坡体上的植被大多都能够进行自然恢复,并逐渐向灌木和乔木林方向正向演替,但不同区域的恢复速度和建群种会存在差异;次生演替初期,小尺度范围内地形条件及地表基质状况的差异性对植被的恢复状况以及演替进程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定样方法和定位观察法连续测定了2003~2007年间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野化培训圈内及其附近区域的拐棍竹无性系种群数量和生长发育特性等参数,运用收获法与非破坏性重量估测法建立了不同龄级和残桩的竹子种群和分株生物量估测模型,进而利用最佳模型计算并评估了野化培训大熊猫采食和人为砍伐对拐棍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和植株个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条件、种群密度、生长发育特征和种群生物量等基本相似的基础上,大熊猫采食和人为砍伐不仅降低实验期间的竹子生物生产力,而且影响到后期阶段实验种群的恢复与发展.大熊猫采食样方中的竹子种群生物量虽然较对照样方低,就竹笋生物量而言,约为对照的57.79%,这与野化培训圈的面积较小、竹种单一而使采食比重(67.07%)较大有关,但其各龄级植株个体生物量均能达到大熊猫的取食利用标准(仅2004年生竹除外),具有持续供给大熊猫食物资源的潜力;而人为砍伐措施与大熊猫采食相比,影响效果极为强烈,它严重降低了拐棍竹无性系的种群生物量,尤其是竹笋重量更是如此,仅为对照样方的14.69%,且植株个体鲜重远低于大熊猫的觅食条件.因此,竹笋和无性系植株的生物量是大熊猫采食标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对龙门山地区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汶川地震后龙门山东、西坡及过渡区域典型山地滑坡体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未破坏的原生土壤相比较,3个区域滑坡迹地土壤砂粒含量均显著升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总矿质氮、土壤粉粒和粘粒含量显著降低;滑坡体土壤pH值在东坡和过渡区显著升高,西坡升高不明显;东坡和过渡区滑坡体土壤氨态氮含量与矿质氮/全氮比值显著降低,而西坡差异不显著;土壤碳/氮比值在过渡区显著下降,东坡和西坡差异不显著.此外,3个研究区域滑坡体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显著.滑坡迹地表征土壤质量的指标(土壤质地、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地震对滑坡体土壤产生了明显的破坏作用;土壤的碳损失率大于氮损失率,并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土壤的碳缺失.地震对龙门山区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仅有氨态氮存在扰动与空间区域的交互作用,其余理化指标的扰动结果均不受空间区域差异均的影响.这暗示地震有可能是通过对土壤剖面层次的破坏和扰动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生态气候类型差异对于滑坡迹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效应可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汶川“5.12”地震序列余震时空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余震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利朋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余震资料,通过GIS空间分析的准确定位和SPSS的统计分析研究了余震活动的空间、时间和强度的特点和规律,制作了强余震分布图、余震频度图;用回归分析和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强余震发生与主震相隔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余震震中沿着龙门山断裂带呈带状分布,主要发生在汶川与青川之间断层的拐点、端点和交义点上;余震的次数随主震后的时间推移"先快后慢"逐渐衰减,并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余震的震级与时间基本上没有相关性;抛物线模型拟合出相隔天数与强震序数的回归方程可供余震预测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西藏林芝巴结巨柏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后巨柏的生长状况及游客行为,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首先对保护区内游客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旅游活动相对集中于较短的时间范围和景区入口处,旅游活动单一.其次,由于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已有较长的时间,结合游客的行为特征,对区内旅游干扰进行了调查.进行保护区土壤调查时将保护区划分为四个样区,并在每个区域内设置对照采样点,对保护区内不同样区的游道两侧不同距离的土壤硬度、含水率、容重及pH值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随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将保护区沿主要游道划分为三个样区,调查巨柏受伤害状况,发现游客活动频繁的区域,巨柏受伤害的可能性越大且受刻画等级越高.最后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巨柏受伤害程度的变化趋势与旅游干扰强度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CA-Markov模型方法,基于3期湿地景观数据,模拟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湿地景观在不同条件下的时空演变过程,探讨自然及人为因素对核心区湿地景观的影响及变化趋势.模拟结果显示,人为管理改变了核心区北部湿地景观演变过程,1987-2007年芦苇沼泽带和米草沼泽带的宽度迅速增加,其面积比例分别由5.62%、1.91%增为60.20%、7.78%,碱蓬沼泽面积比例则由67.50%减为7.21%,湿地景观分布由4个带(芦苇沼泽-碱蓬沼泽-米草沼泽-光滩)逐渐演变为3个带(芦苇沼泽-米草沼泽-光滩),到2013年核心区北部碱蓬沼泽将逐渐消失.核心区东南部景观结构以自然演替为主,1987-2007年米草沼泽由零星斑块扩展为带状分布,面积比例由2.75%增为36.54%,光滩面积比例由65.44%减为26.85%,芦苇沼泽面积持续增加,河流和碱蓬沼泽变化不大,未来米草沼泽扩张速率将有所下降,其他湿地类型仍保持类似的变化趋势,湿地景观分布由3个带(芦苇沼泽-碱蓬沼泽-光滩)逐渐演变为4个带(芦苇沼泽-碱蓬沼泽-米草沼泽-光滩).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南台山地草甸种群对旅游干扰响应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生态位的相关理论,研究了五台山南台山地草甸种群对旅游干扰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从第1带到第5带,紫羊茅和扁蓄的竞争势力在不断减小,北方嵩草的势力在不断增强;其次,雪白委陵菜的竞争能力也有减小的趋势,紫苞风毛菊有上升的趋势;珠芽蓼、车前、地榆、小秦艽、小花草玉梅、斗蓬草、田页蒿和白缘蒲公英的竞争能力忽高忽低,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零零香、歪头菜、小红菊和兰花棘豆仅出现在第5带上.此外,第5带普遍重叠值最大,第1带普遍重叠值最小.表3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