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污泥总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采用单因素研究法研究讨论消解盐酸不同浓度、不同用量以及不同水浴消解温度和不同消解时间对污泥中总糖溶出效率的影响,并比较消解后污泥过滤去除滤渣与不过滤保留滤渣的区别,以及试验样品保存方法的差异对污泥总糖测定的影响,最终确定出污泥进行硫酸苯酚测定总糖前的最佳前期处理方案。实验结果显示,最佳测定条件为选用新鲜的湿污泥,提取条件为添加浓度为6 mol/L的盐酸50 mL,沸水浴消解15 min后不过滤。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采用纤维素酶不解废复印纸生产还原糖的试验,测定了还原糖产率与酶解时间的关系以及底物浓度对酶解还原糖产率的影响,并对废纸酶解利用的工业化流程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表明,废纸酶解回收利用是有开发应用前景的。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用灰分示踪法测定秸秆降解菌对秸秆的降解率的方法,由于灰分是固定存在于秸秆中的,通过定量测定灰分,可准确定量分析秸秆降解菌的降解能力,采用此方法测定了2个秸秆降解菌群对秸秆的降解率,其结果与产糖率法测定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定量准确测定微生物对秸秆的降解率。进一步应用该方法测定了实验室筛出的3个菌株对秸秆的降解率,结果表明:72号菌株为降解能力最高的秸秆降解菌。该方法的建立和应用为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方法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俞立群 《环境工程》1989,7(3):39-42
本文给出了用仪器法和化学法测定生活污水、北京护城河废水和萄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中BOD_5的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两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完全相符。对迄今尚元标准分析程序的仪器法,经定量计算和反复测试验证后,拟定了用仪器测定BOD_5的操作规程,并对投水量表进行了论证计算。本文不仅具有较大的实用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软饮料生产的发展,复合蔬果汁饮料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在测定蔬果汁中重金属铅和镉时,由于其中有机物如糖、纤维和蛋白质等含量比较高,测定时需用混合酸低温长时间消化,或者用高温电炉干消化测定。若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还需萃取富  相似文献   

6.
水葫芦各部位富集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水葫芦根、茎、叶三部位脂肪、蛋白质、糖、钙、镁及重金属元素 (Fe、Cu、Pb、Zn、Cd、Cr)含量的测定 ,发现水葫芦茎、叶、根中脂肪、蛋白质、糖的含量无明显差异。整株植株营养价值与大白菜接近。金属元素在根部富集较多 ,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吸附在根的表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在废水及活性污泥中确定异养微生物活性及微生物密度,选择酶活性测定的可能性,在废水中,酯酶及脱氢酶的活性与四种(?)过异养菌菌落测定酶活性的方法(α糖甘(?)酶、丙氨酸氨肽酶.酯酶及脱氯酶)的图示,可用于确定中试装置的活性污泥和厌氧水解作用污泥的特性 在两种污泥中,酶活性模型明显有差异,表明其微生物种群不同或生理性质存在差别,四个生产规模污水处理活性污泥中,活性污泥酶活性模型受到进水成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兰州市大气污染的情况,选择兰州市的主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且运用statistic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树种在不同污染区的可溶性糖含量不同,存在极显著性的差异,同一污染区的各种绿化植物的可溶性糖含量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5种树种的抗污染能力为:杨树>小叶黄杨>椿树>国槐>圆柏,兰州主要功能区的污染程度为:兰炼厂区>兰化厂区>橡胶厂>西关>西站>交大>兴隆山。研究结果可以为兰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油页岩微生物的碳代谢功能多样性,以抚顺盆地西露天组油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GN2和GP2微孔板检测法,在连续7d的培养期内,测定油页岩本源微生物群落水平生理图谱(CLPP),并根据化学基团的不同,分析微生物对不同类型碳源的代谢能力和代谢差异.结果显示,微生物对不同类型碳源的代谢程度和代谢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群落均对氨基类碳源的利用较好,其次是羧酸类以及糖和糖衍生物,而对磷酸糖利用较差.连续多点测算Shannon-Wiener,Simpson和McIntosh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多样性总体较高,但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多样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常见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3种常见木一植物芒果、银桦、台湾相思树,以及1种盆栽植物紫花鸭跖草,对大气中SO2暴露的生理反应,对供试植物叶进行了可溶性糖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当大气中SO2浓度较高时,植物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也较高,可溶性糖含量则降低,说明大敢中SO2浓度越高,对植物生长受到的伤害也越大。  相似文献   

11.
果蔬废弃物两相厌氧消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永亮 《能源环境保护》2011,25(4):19-23,28
厌氧消化在处理果蔬废弃物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同时可获得甲烷等能源气体,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研究两相厌氧系统启动及试运行,深入分析了该系统处理果蔬废弃物的消化特征。酸化初期,苹果和白菜两种底物在酸化过程中均降解迅速。约10d即可分解70%80%的还原糖;当系统运行40d后,pH稳定在7.5左右,反应器已形成较好的缓冲体系:氧化还原电位稳定于-460--540mV之间。适宜产甲烷阶段的进行。挥发性脂肪酸的分析表明,果蔬废弃物置于循环反应体系中。仍有一段时间的酸化过程。该过程中丁酸由2000mg/L增加至2600mg/L,戊酸由600mg/L增加至1300mg/L。乙酸含量基本稳定在1000mg/L左右,丙酸含量略有提高,由450mg/L增加至600mg/L。此阶段发酵类型为丁酸型发酵.各挥发酸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丁酸、戊酸、乙酸和丙酸,所占比例分别为45%、23%、20%和10%。  相似文献   

12.
转化纤维素资源生成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温厌气的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转化纤维素物质直接生成酒精的过程,发酵产物除酒精外,还有乙酸、少量乳酸、H_2、CO_2和还原糖,还原糖的主要成份为木糖,纤维二糖和葡萄糖、诱变菌转化纤维素的能力与野生菌相比有明显提高,能发酵细小纤维、稻草和凤眼莲,酒精最大浓度可分别达4.0,3.2和9.3g/L。  相似文献   

13.
生物浮选法处理含油污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从石油污染物中分离的一组微生物菌株对胜利油田含油污泥进行了生物浮选处理,探讨了处理过程中温度、稀释率、投加菌量及加糖量等因子对油去除率的影响及组合菌株与单一菌株处理效果的差异。通过实验获得生物浮选最佳运行参数为:温度40℃,稀释率98%,加菌量3.75%,加糖量0.25%,在该参数运行条件下,原油去除率可达95%以上。使用混合菌株进行生物浮选有利于回收原油中含油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制糖生产用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糖生产零取水零排放的技术方案及工艺组成。其核心技术经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是合理、有效的,具有技术先进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5.
伶仃洋是珠江口东北部浅海湾,汇集珠江东四口门的来水,在潮间带及紧邻的潮下带(-5米以浅)形成大片海涂。土壤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在1.5—2.2%之间,含盐量为0.2—1.5%,pH 为6.5—8.0,自然肥力较高,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潮位带和生态条件不同,可分为 1.宜农围垦带,集中于西部浅滩,土壤含盐量较低,有机质和磷钾养分丰富,宜种水稻、甘蔗、香蕉等作物;2.水产养殖带,包括不宜围垦的潮间带和向海侧的潮下带,宜养鲻鱼、对虾、牡蛎等;3.城市、港口和工业填海造陆岸段,集中于东部浅滩。  相似文献   

16.
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优质气候层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元帅系苹果定位试验的品质测定资料,分析研究了苹果品质(含糖量、含酸量、硬度等)与海拔高度及其垂直气候层带的关系,认为我国渭北黄土高原海拔1000—1500m 范围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是全国苹果品质最佳的优质气候区。这一层带的气候-土壤生态条件,适宜于发展优质苹果生产和建立商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糖厂以二效汽凝水取代原水回用锅炉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但含糖量过高的二效汽凝水回用锅炉后,将影响锅炉高效、安全使用。故此采用一级反渗透装置对二效汽凝水进行除糖净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能够稳定在87.82%左右,出水水质完全达到中压锅炉补充给水水质标准。建议拥有中压锅炉的糖厂采用糖厂锅炉补充给水除糖净化新工艺。  相似文献   

18.
应用厌氧Hungate技术,从大庆油田分离到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株,菌株与Clostridium bifermentans(AY781385)相似性为99%,命名为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H5。菌株能以聚丙烯酰胺为唯一碳源,静态试验表明,在附加乳酸钠和硫酸钠的条件下,聚合物去除率为52.5%;首次采用纯菌培养的厌氧污泥作为底物,水解酸化试验表明,乳酸钠作为碳源要好于砂糖,聚合物去除率为50.89%左右,砂糖为碳源聚合物去除率为43.55%左右;初步试验表明,应用高效降解菌株和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含聚污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以矿区常用复垦植物——柠条作为供试物种,采用室内实验模拟矿区压实土壤,研究接种AM真菌与土壤压实对柠条叶片生理生化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压实导致柠条叶片SOD、POD、CAT活性下降、脯氨酸、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接种AM真菌有助改善压实土壤中柠条叶片生理特性,增强光合作用。与单纯压实处理相比,接种AM真菌使压实处理柠条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分别提高1.34,1.65,1.51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升高33.90%,5.30%,脯氨酸含量降低53.20%;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15.58%、19.98%;激素调节物质IAA、CTK、GA激素分泌分别增加18.39%、45.19%、14.40%,ABA降低34.33%;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有明显升高。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提高柠条抗氧化酶活性、调节渗透物质和激素分泌,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维持细胞结构稳定,促进柠条光合作用增强,提高柠条的生产力。在土壤压实严重的矿区,可以通过接种AM真菌提高柠条抗压实胁迫的能力,以提高压实土壤矿区植被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20.
薜荔瘦果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对薜荔(FicuspumilaL.)瘦果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薜荔花被果胶含量为3270%,蛋白质含量为380%,总糖含量为2033%,总黄酮含量为1514%;薜荔种子果胶含量为1515%,蛋白质含量为1570%,粗纤维含量为2620%,总黄酮含量为208%;种子含油率高达3013%,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UFA/SF)为1093;薜荔瘦果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含量也很丰富。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发研制薜荔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