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高铁酸盐预氧化对藻类细胞的破坏作用及其助凝机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高铁酸盐对水中藻类细胞的表面结构有很大影响,坡坏了细胞的表面鞘套,高铁酸盐的氧化作用导致的藻类细胞的鞘套破裂使其向水中释放出胞内物质,这些生物高聚物能够在混凝过程中起到助凝剂的作用,高铁酸盐分解后产生的氢氧化铁胶体沉淀在灌类细胞的表面,也降低了藻类细胞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湖泊、水库水的强化混凝除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强化混凝对湖泊、水库水中藻类的去除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投加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可显著提高水中藻类的去除率。将经与预氯化、预投加高锰酸钾除藻工艺进行比较,表明高锰 酸钾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效率明显优于传统预氯化、预投加高锰酸钾除藻工艺。  相似文献   

3.
城市供水中藻类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趋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藻类及其副产物给传统净水工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水处理难度。本文对饮用水中藻类各种去除技术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并系统分析各技术去除效果、局限性,展望了藻类去除技术发展前景。指出目前控制饮用水中藻类污染必须将水源污染综合治理、强化预氧化工艺、优化常规工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保定市饮用水和水源水中藻类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定市居民饮水的水源水、水厂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存在状况做了初步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了解水源水、水厂出厂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通过测定藻类叶绿素a的含量来评定其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经过3月份至6月份的检测,发现除3月份水源水接近富营养化外,其余全为贫营养化.保定市水源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状况在以非常明显的趋势好转.  相似文献   

5.
藻类吸附法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藻类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不同藻类的预处理方法和吸附能力,总结了藻类吸附水中重金属的效果、影响因素、机理和规律,展望了藻类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高铁酸盐预氧化对颤藻去除效果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深圳市铁岗水库水源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与单纯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相比,研究了高铁酸盐预氧化对铁岗水中颤藻(Oscillatoria)的去除效能,藻类去除率高达97.85%。证明在处理较难去除的颤藻时,高铁酸盐与PAC联用,可显著提高对藻类的去除效能,初步研究了预氧化方法对水中颤藻去除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引滦河道中水质偏碱的起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分析揭示引滦河道pH值偏高的主要区域在于桥水库内,并分别从引滦河道流域内的岩石、土壤对地面水中溶质的影响、地下水运移及地面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水体pH值的影响等几方面寻找原因。经研究确定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是pH升高的主要原因。水中较高的氮、磷使藻类大量繁殖,而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影响水中HCO-3,CO2和OH-的平衡,进而导致水体中pH升高。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3种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探讨其去除藻类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淹没式曝气生物陶粒滤池(I型)在4-6m/h过滤速度条件下,对藻类总数的去除效率稳定,平均为70%左右;采用YDT弹性立体填料的中心导流筒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Ⅱ型)与直接微孔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Ⅲ型),在试验初期对藻类总数的去除率较低,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2%、51.6%。但随着生物膜厚度的增加,试验后期对藻类的去除效果逐步得到提高,平均达70%以上。生物膜对藻类的生物絮凝、吸附、生物膜的脱落沉降等是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藻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林影  徐明家 《山东环境》1995,(2):12-13,45
本文对烟台市区三个淡水养殖湖及省控监测河流的理化,生物等各项指标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其结果表明,富营养化的水体导导致藻类繁殖过盛,使光合速率升高,导致无机碳的大量消耗。水中无机磷碳是以游离的二氧化碳,碳酸,碳酸氢根,碳酸根的形式存在,它们在水中保持着一定的平衡。藻类利用水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是把碳酸氢根在磷酸酐酶的催化作用下变成碳酸,脱水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此过程电离出氢氧根,因而引起水体pH值偏高。人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藻类是一些低等植物,它们在自然界水体的自净和物质循环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水体的自然净化除通过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的过程外,最重要的必须通过生物的净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藻类和其它水生植物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污水排入河流或湖泊,其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下产生二氧化碳、铵盐、硝酸盐、磷酸盐和水,而这些物质又被藻类所利用。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氧又氧化一些还原物质并进一步加强微生物对于有机物的好气分解。所以,藻类的大量生长,能消耗水中的氨态氮、硝酸盐氮和磷等,同时水中的溶解。  相似文献   

11.
在大量实验基础上采用氯化混凝方法抑制游泳池水中藻类生长,结合游泳池处理工程实践,筛选出最佳投药方式,用量。  相似文献   

12.
高铁酸盐氧化絮凝去除藻类的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高铁酸盐氧化絮凝去除水中藻类的机制.结果表明,高铁酸盐的强氧化性对藻类呼吸作用和生长方式有影响,同时其还原产物Fe(OH)3对藻类有絮凝作用,因此高铁酸盐对水中藻类的去除是氧化和絮凝协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作絮凝剂,投加少量高铁酸盐可以明显地影响藻类细胞表面的电动电势,强化PAC的电位和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芒究水库2015—2019年溶解氧数据的分析发现,每年溶解氧数据变化图呈M字型。从时间点来分析,冬季水温较低时,溶解氧浓度较低,春秋季溶解氧达到最高值,夏季7月有一个较低值。进一步分析芒究水库溶解氧与水温、叶绿素、透明度的关系发现,水温升高,空气中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升高,水温和溶解氧升高使水中藻类加快繁殖,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使水中溶解氧浓度升高,而藻类的繁殖会使水质透明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湖水冰封期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长春市南湖冰封期间,冰和水中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冰层融化的季节(2月末~4月初),存在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首先被释放的现象;在最寒冷时期,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在冰的上层浓度较大;在冰封期(11月末~2月中旬),冰-水界面和水-底泥界面水中营养盐等的浓度变化较为缓慢,在1月份,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的浓度达到最低值.但是,在冰层融化的过程中,冰-水界面和水-底泥界面水中营养盐等的浓度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排除光抑制、营养限制因素试验,研究水杨梅对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叶绿素a的影响,并考察水杨梅对水中氮磷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水杨梅持续释放化感物质,在高藻密度条件下,对两种藻类的抑制率可达60%以上,同时能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总氮、总磷。在试验周期内,覆盖组对共培藻类斜生栅藻水中总氮、总磷去除率超过83%和35%,对共培藻类铜绿微囊藻水中总氮、总磷去除率达到60%、40%以上,表明水杨梅对藻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促进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可作为抑藻浮岛植物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天津汉沽生物稳定塘藻类群落变化与污水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沽生物稳定塘建成后的藻类调查结果表明,随污水的净化,藻类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入水口至生态塘出口,藻类的种类数,种类多样性指数d值不断上升,出水口平均达26.8种,累积达56种;d平均为1.42;优势种由耐污种逐渐变为中污种;藻类的数量随污染物浓度的下降而上升,平均为41155.6×10^4个/L。水中的SS,BOD5,COD,NH3-N,PO4-P等的浓度与藻类的种类数呈直线相关,与藻类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在水体自净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在水体自净中的作用济宁市环保监测站宋宪国在自然界的水体中,栖息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细菌能把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藻类等水生光合生物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鱼类以藻类、细菌和某些原生动物为食物,鱼类又可作为人类的食物,而人类又不断地将各种有机质的...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大阪市立产业技术研究所和大阪大学等研究组共同开发使用高温超导磁石有效去除水中微胞藻属等藻类的技术。把含有藻类的水和铁粒子混合,用超导磁石回收水中的铁,室内试验微胞藻去除率达70%以上。下一步进行湖沼实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哈希多参数水质监测仪DS5X选取大宁河白水河段进行垂直水柱藻类密度、水温、pH值、叶绿素a进行监测,发现藻类在水中随水深呈垂直分布且有减弱趋势,结果表明:水下5.0m以上藻类密度基本能反应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情况,藻类在水体中沉降,附着于底泥进入休眠、复苏阶段;蓝绿藻与水温、pH值、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将鲢鱼引入到某水厂预沉池中用以去除藻类,并对该水厂从原水到滤后水中藻类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鲢鱼对水华微囊藻可进行有效滤食,但对单细胞绿藻滤食效果不佳,从而导致预沉池出水中水华微囊藻数量和比例大幅下降,使单细胞绿藻获得了更大的生长优势.预加氯对叶绿素a氧化作用显著.混凝沉淀过程对杆状藻类去除明显,具有较长突起尖刺的藻类会阻碍混凝沉淀效果.少量个体较小和突起物带有尖刺的藻类能够深入滤池.当原水中微囊藻浓度较高时,鲢鱼联合常规水处理工艺能够对藻类实现较为彻底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