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国家环境保护局从1991年起,每年评审、筛选、公布一批国家环保最佳实用技术,并经过调查、咨询和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定量化的环保最佳实用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评审工作质量,使其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该体系在1992年国家环保最佳实用技术评审中试用,于1993年1月通过鉴定,正式采用。 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1 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模型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对环保实用技术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对环保实用技术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的5个方面的准则指标;第三层为指标层,包括分别从属于5个准则指标的18项具体评价指标。 1.2 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1.2.1 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技术指标(C_1):指技术成果水平的高低、具体指标的先进程度; 技术配套程度(C_2):指是否需要特殊配套技术和配套技术是否完善; 主体设备寿命(C_3):指制约该技术的主要设备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2.
王阳 《环境保护》1993,(11):27-29
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部分;(1)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2)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值;(3)评价标准;(4)评审的具体操作方法。表1基本上可以概括整个评审体系的全部内容。 (一)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模型分为3层。第1层为目标层,是对环保实用技术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第2层为准则层,包括  相似文献   

3.
现行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评价标准是在分别考虑对象的工程建设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根据2个维度的不同权重,再计算综合评分。由于垃圾焚烧电厂间的设计参数存在较大差异,现有评价方法的考量指标以设计参数为主,对评价对象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评估。指标选择上并未从能效及环保指标的角度考量权重,而专家打分也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导致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故通过引入德尔菲法和TOPSIS法,并将其合理结合,从指标确定到指标评价、优劣排序等方面,给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德尔菲法,从能效及环保的角度确定评价指标,使评价的维度兼顾经济性及社会性。然后,以德尔菲法由专家根据确定的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以确定主观评分。再以TOPSIS法对实际评价指标与理想解的偏离性作客观评分。并根据主客观评价的不同权重,计算最终的综合评分。方法可评估多个垃圾焚烧厂的运营情况,并提供兼顾主、客观性的优劣排序,为现行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工作提供新的评分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建筑节能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对环保评价标准进行划分,并利用该结果对节能指标进行筛选,完成绿色建筑材料环保节能指标体系与标准的确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指标权重、确定模糊合成算子的方式,完善模型的评级流程,实现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环保节能指标评价模型分析。模拟应用环境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RHI模型相比,应用新型指标评价模型后,建筑材料环保属性描述有效性提升30%左右、节能水平描述有效性提升20%左右。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现代化是苏州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基础,参考苏州市各项规划和创建工作的指标体系及标准,选择确定了苏州市生态环境现代化指标体系7大类28项指标和指标值。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评分方法计算综合指数值判断苏州实现生态环境现代化所处的阶段。通过计算各项指数现状值可知,苏州现处在生态环境现代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海新区湿地类型多样,作为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与景观生态的基质,对其区域生态、景观生态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下,建立了退化诊断分析指标体系,共两个大类23个单项指标,并通过AHP法、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将滨海新区湿地划分为11个具体的退化研究区域,并参照诊断标准对各项指标打分,计算各评价区域综合诊断指数,依据综合诊断指数分析了评价区域生态系统退化状况,为今后湿地恢复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地质勘探行业为高危作业,其安全风险程度高,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因而无法通过建立一套固有程序使安全生产行为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安全文化建设,恰恰能使员工主动关注安全,成为地质勘探单位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突破口。结合贵州省地矿局安全文化建设成果和地质勘探单位工作实际,构建了地质勘探单位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区间赋权法确定了安全文化建设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专家打分法给出了反映被评单位各指标的特征分值,同时利用综合加权法计算受评单位安全文化建设水平最终考核评价分值,以此按考核单位规定的标准确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等级。另外,总结了贵州省地矿局安全文化建设情况与经验,为地质勘探单位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土区大型露天矿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质量评价是土壤质量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以平朔露天煤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对矿区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由土壤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和侵蚀指标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确立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数学模型将指标定量化,根据平朔矿区特点确定了指标分级标准,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原地貌、采矿后、复垦初期和复垦8年后土壤质量分别为4级、6级、5级和4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两个使用不同工艺生产乙二醛工厂的生产数据和现状,依据化工生产相关规范标准以及专家意见,建立了乙二醛生产工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并运用模糊数学矩阵运算对乙二醛生产工艺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乙二醛生产工艺的选择是可行的。该研究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综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在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结合模糊评价的优点,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技术的性能进行评定,并根据特定地区不同的需求进行模糊赋值,采用专家打分法确立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对人工湿地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工湿地涉及的资源范围广、要素多、联系复杂,因此人工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指标的选取与量化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了人工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定量分析了各指标对人工湿地生态安全影响的重要性。该研究可为人工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基于定性分析结果初步建立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有32个指标,分别反映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天然、天然-人为复合及社会三大特性。对黄河流域9个行政分区、19个流域二级分区的所有32个指标值进行了获取工作,获取了其中大部分指标值。针对黄河流域的实际资料,利用灰色关联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定性分析所得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19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同时,探讨了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标准的建立问题,建立了以黄河流域资料为基准及以全国资料为基准的两个评价标准,认为在进行实际评价时,应利用以全国资料为基准的评价标准。利用主成分赋权法进行了19个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工作。最后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河流域9个行政分区、19个流域二级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性进行了评价,总的结论为黄河流域水资源总体上可再生能力较弱,不同行政分区与流域二级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在弱-中等之间。  相似文献   

13.
刘家财  李登峰 《环境工程》2014,32(10):113-118
首先根据HJ/T 428—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炼钢)》,建立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其次综合考虑钢铁行业清洁生产相关标准和规定,确定清洁生产指标权重;接着针对定量指标和效益型、成本型定性指标分别构建隶属函数,并通过实例计算,阐明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清洁生产等级评估中的应用;最后对评估结果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改进及优化。经过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基于级别特征值和二元语义的清洁生产等级评估方法可操作性更强,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合理。  相似文献   

14.
阜新煤矿生态环境三维定量评价规范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环境学、生态学及矿区修复基础理论,从煤矿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环境评价因子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等级标准三大模块出发,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规范化方法。根据煤矿生态环境的特点,结合RMMER(Regulation of Multitudinous Min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模式,建立自然禀赋维、生态环境维及人文指数维煤矿生态环境三维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筛选确定煤矿生态环境两个层次三维体系下的16个指标因子;利用"多手段结合"的原则,确定煤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标准及相应等级阈值。分析辽西阜新矿区煤矿开采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采用信息提取技术定量指标因子;提出利用多次迭代法建立指标因子判断矩阵的方法;建立基于改进式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煤矿生态环境指标权重的阜新煤矿生态环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应用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进行分析,给出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王帅  李婷 《装备环境工程》2021,18(2):108-114
目的为有效解决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度定量评估问题,针对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度评估特性提出一种多级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方法该方法以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价作为理论基础,对战场电磁环境的电磁辐射、电磁适应能力和电磁干扰要素进行考察,建立目标层、指标层、准则层五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选取11种评价指标,采用和法原理和熵权法计算其综合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了评价指标矩阵,应用灰色评价理论开展综合评价,结合指标权重得出量化评价数值。结论该方法具有普适性,能够适用不同指标评价,评价过程也可以结合具体试验数据,能够为开展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度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舰载直升机场选址优化问题,通过深入探讨和完善舰载直升机场选址的评价指标,综合考虑规划、技术、经济和环保4个方面的要求,建立舰载直升机场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模型,得到被评选址方案的综合值,进行排序决策,客观合理地评定出舰载直升机场选址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要通过运用生态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理论、手段与方法。根据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条件,对沈阳市土地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运用特尔菲法对预选评价指标集进行筛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通过加权指数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值,确立土地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划分沈阳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确定划分区域的土地用途,建立沈阳市土地利用适宜生态发展的模式,为沈阳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特尔斐法计算各大类指标和中类指标的权重值。以国际大都市的相关指标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体系,建立了综合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了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的水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以定量的形式确定了各指标对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大小,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浅析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的定义、评价工作的流程,即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单元的划分、数学模型的选取等,对评价工作中常用的指标权重确定和数学模型建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重点论述,并指出了当前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