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保护》2021,(2):86-87
电气安全工作主要防范触电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从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缺乏用电安全常识或不遵守用电安全规程,触及带电的导线带电部位;或是用电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等。配电线路、高低压开关柜、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动机等电气设备设施,由于使用不当、操作失误、防护不到位等原因均可能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2.
桥式起重机要注意防触电事故,原因在于:①桥式起重机上的电气设备多,裸线部分如滑线、滑块等也存在,工作条件不同于一般设备,不安全因素多;②工人在起重机上所接触的几乎全是钢铁,一旦接电,程度严重;⑧起重机的电气设备工作繁重,绝缘容易老化,最容易造成漏电;④在冶金行业各处服务的起重机、电气设备受高温、腐蚀、蒸汽、粉尘、水等作用,易使绝缘遭受损坏;⑤起重机在运转过程中,往往使电气设备受到震动或冲击,容易造成电气设备损坏;⑥操作、检查、维护、检修作业都在高空进行,触电的后果严重。因此,桥式起重机要特别注意防止触电事故。  相似文献   

3.
矿山常见的触电事故有: 一、违反电气设备运行、操作、检修等规程带电作业而造成触电事故; 二、人体接触因绝缘损坏的导线或设备带电的外壳造成的触电事故; 三、与电机车架空线接触而触电; 四、检修线路或电气设备时,错停、送电等误操作造成触电事故; 五、高压电缆触电事故。 预防矿山触电事故的措施有: 一、加强职工的电气安全技术教育,提高专职电气人员的安全操作  相似文献   

4.
起重机在高压线下工作,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是触电事故,而且后果相当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历年来流动式起重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起重事故死亡总人数的24%,仅次于桥式和门式起重机。近几年,锦州地区发生了多起流动式起重机触电伤害事故及人身未遂事故,而且有些事故是重复发生。因此,有必要分析事故原因,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流动式超重机触电伤害事故原因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的触电伤害事故,受多种因素影响,从人、机、环境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可能由于绝缘损坏,而使它的金属外壳以及电气设备所接触的其他金属物上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人体接触后,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最常用的方法是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中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通过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进行接地。  相似文献   

6.
宣峰  张新春 《安全》2011,32(9):52-54
当电气火灾发生后,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可能是带电的。如果不注意,就会引起触电事故。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断电的应断电灭火,无法断电灭火的则带电灭火。电力变压器、多油断路器等电气设备充大量的油,着火后可能发生喷油甚至爆炸事故,造成火焰蔓延,扩大火灾范围,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7.
随者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林区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电能在林区的广泛利用,牵动了林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林区电气设备的不断老化和人们普遍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的实际情况,致使电气事故时有发生,在众多触电事故中,220V是发生事故最多的电压,林区电气设备事故的预防应引起相当重视。电气事故可分为电流伤害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和其它电路故障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电流伤害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导体,电流通过人体而导致的触电伤亡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是指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吸收辐射能…  相似文献   

8.
冶金矿山井下电气设备的工作条件特殊 ,空间狭窄、光线较暗、空气潮湿。电气设备及线路易砸、碰、压 ,从而使绝缘损坏。所以井下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因此 ,井下用电安全 ,就要根据井下的特殊条件采取必要的措施。( 1 )加强电气设备的组织管理 ,建立电气设备的检查、操作、检修和迁移等制度 ,遵守《规程》有关规定。正确使用安全用具 ,坚持悬挂各种警告牌 ,安全信号装置要灵敏、可靠。( 2 )线路架设要正规标准 ,不得与风、水管路 (铁管 )接触。破皮、漏电现象要及时处理。( 3)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及井下供电系统变压器的中性点禁止接地…  相似文献   

9.
基于低压供电系统的防护特性分析,探讨地面总电源开关、起重机上配电箱、电气设备、金属结构与轨道五大硬件接地的要求,并指出起重机械接地保护的常见问题,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敏 《安全》2003,24(1):18-19
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不堪设想,有时会发生“火烧连片”使一大批电器烧毁,甚至发生触电伤亡事故。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发生电气火灾的原因。1 变压器故障引起的火灾防范措施 故障原因由于严重过负荷运行、线圈绝缘损坏发生短路、变压油质老化、连接处或分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外部线路短路时高低压熔断器未能熔  相似文献   

11.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是防止电气设备漏电引起触电事故的基本措施。目前,不少同志对这两种措施分不太清,运用不当,因而不能保证必要的安全条件,甚至酿成事故。要想正确运用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措施,必须弄清它们的基本原理、异同之处、使用条件和混用条件,弄清零线或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的原因等。 大家知道,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接头松脱、安装不良或其它原因使其带电部分碰连外壳(即发生漏电)时,正常时不带电的外壳就成为故障带电体。人体触及后即可能遭受电击,造成触电事故。为此,可以采用自动断开电源、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不导电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起重机在作业时经常发生事故,其原因一方面是司机违反操作规程作业,没有按照维护保养制度进行定期检查,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另一方面,其主要原因是起重机经常发生设备故障而造成事故,这类故障多数是零、部件过早损坏和失灵造成的,而零部件过早损坏和失灵又往往是因为没有按照起重机规定的工作类型(旧称:工作制度)使用所造成。例如,目前国内生产的电动葫芦,其工作类型一律是中级(JC25%),重级工作类型的电动葫芦还没有工厂生产。对于起吊物品重量接近电动葫芦额定起重量,使用又非常频繁的电动葫芦来说,其零、部件极易损坏,尤其是起升机构出现…  相似文献   

13.
起重机触电事故在施工过程中时有发生。本文首先对起重机触电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提出了静电感应安全模型方案,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对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以可靠、准确、灵敏、经济为原则对方案进行了评价。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起重机触电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气线路是起重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线路除应满足供电可靠性和控制可靠性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各项安全要求。国家标准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程》,GB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等,对供电电缆均有具体要求。可见电气线路绝缘是衡量起重机械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绝缘通常可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最常用的固体绝缘三种,带电体绝缘的作用是为了避免因带电体与其他带电体、导电体或人体等接触,而发生短路、触电事故。在使用过程中电缆绝缘也会发生损坏。一是击穿。在强电场等外加因素作…  相似文献   

15.
笔者统计分析百例触电事故,从中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即触电事故多数发生在人们思想麻痹的瞬间,而这一瞬间常与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相关。为了加强防止触电的技术管理措施,笔者就触电事故的特点和防止措施进行分析。 事故发生特点 对百例触电事故发生的特点分析,按其危害程度,可归纳以下七类。 一、检修电气线路、设备,安全措施不落实而触电的占13%、死亡14人,重伤1人、轻伤10人,平均每起伤亡1.92人。主要情况,是在作业中误碰带电高压线,或尚未断电认为断电,或作业未完就送电。如1973年4月9日,广西某氮肥厂进行架线作业,一名组长与他…  相似文献   

16.
目前,基建行业施工现场电气事故较多。这是因为,现场一般都是临时用电,少则几个月,多则两三年,在架设要求、管理使用上都存在着临时观念,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机械设备大多属小型、移动式和手持式,这些设备不能远距离操作,触电机会多;现场大多是潮湿及高度触电场所,一旦电气绝缘损坏,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设备更换频繁,无准确规律,特别是临时照明,随用随安,大部分不符合安全要求。近几年来,虽然有的使用了触电保安器,但毕竟是一种后备装置,根本解决电气事故的关键,还在于正确安装及合理使用电气设备。 当前,施工现场供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  相似文献   

17.
<正>建筑施工现场用电环境十分复杂而特殊,临时用电性强,用电设备繁杂,用电负荷变动大,工作状态不稳定,加之电气设备及供配电线路工作环境恶劣,极易导致漏电、触电及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用电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一、建筑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隐患多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线路设备。施工现场多为临时线路,线路不固定、绝缘老化、接头较多,破损现象严重;手提式行灯等  相似文献   

18.
电气安全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勇 《安防科技》2004,(7):35-37
电气设备如果在安装应用、操作管理、使用维修中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电气工作人员若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知识,不仅会造成电能浪费,而且会引起触电、火灾、爆炸等电气事故,造成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的严重危害和损失。因此,我们要掌握和研究各种电气事故的规律及其防范措施,防止触电危险或避免电气灾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19.
冶金工业中起重机的各种机构和电气设备的损坏,可以利用大修期予以替换、更新,然而,对于金属结构部分,尤其是桥架主梁,经过长期运行,负荷越来越重,主梁很容易产生下挠和疲劳,进而出现疲劳裂纹,甚至主梁断裂,发生坠车事故。故对于服役年限较长的,尤其是超年服役的冶金行业中起重机结构进行综合检测,给出安全使用评估意见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冶金企业内的电气设备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冶金企业内的电气设备,存在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易燃易爆场所未设置防爆电器或设置的防爆电器等级不够。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触电、火灾和其他爆炸。主要防范措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