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析煤矿中的水灾害防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水灾害是煤矿生产一大安仝隐患,煤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查清煤矿区水灾害发生的原因,加强政府部门及煤矿企业的管理,做好防治水害工作,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我厂是年产水泥40万t的中型企业,生产水泥的石灰石主要来源于龙宝山山坡露天矿场。该矿山因地质构造复杂,破碎带、溶洞发育,受水源和爆破震动的影响,1984年12月30日,发生一起约10万m~3的大坍方。由于预测及时,采取了安全技术措施,没有发生人身伤亡和机械设备事故。我们的做法: 1.切实加强对矿山边坡工作的领导 1984年12月26日,我厂矿山出现一条长近60m、宽约20cm不规则的裂隙。对此,厂领导极为重视,立即会同安全、技术、生产等科室及矿山车间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  相似文献   

3.
1979年召开的金属学会第一次矿山岩体力学学术会议,在科研及生产部门提出的地压活动监测方面的论文和报告中,反映了我国冶金矿山对井下大面积地压活动监测的一些研究现况。 1.地质力学的分析方法已为广大科技人员所掌握用地质力学的方法来分析矿区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历史,定性分析地应力场的方向与大小,是研究地压活动的基础。结合矿区的开采情况和地压观测结果,可以从地质力学角度划定矿区地压活动的危险区或突破  相似文献   

4.
采空塌陷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本文在综合考虑采空区顶板暴露面积、矿柱留设尺寸、开采深度、围岩性质、地质构造、工程扰动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复合应力拱"模型的采空群稳定性计算方法,并根据计算结果,将采空群稳定性划分为五个等级.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应用验证,说明该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以为矿山采空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1.矿物成份我局现有三个矿山,均为地下开采,由于地质构造和成矿条件不同,所含的矿物成分有差异,游离二氧化硅的浓度相差较大。岭前矿以柘榴子石矽卡岩为主,占33%;松树卯矿为矽卡岩矿石和花岗斑岩矿石;兰家沟矿主要为似斑状细粒淡色花岗岩(SiO_2含量大于68%),其矽卡岩矿物中含石英35%,  相似文献   

6.
南非的矿山救援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1924年成立的矿山救援机构,经过了88年的实践,因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成绩突出而享誉国际矿山救援界.2000年,由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参与发起的国际矿山救援组织(IMRB)成立,南非成为首任主席国,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被推选为国际矿山救援组织首任主席.2003年,首届国际矿山救援大会在南非举行.  相似文献   

7.
由于矿山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对矿山安全极为重视.而矿山突水是导致矿山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矿山突水的监测成为了矿山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矿山突水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规范化开采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小型矿山数量剧增.这些矿山受自身及有关条件的影响,片面追求眼前利益,违规开采,造成矿山事故不断发生.矿山只有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才有可能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证开采作业的规范进行,安全才有保障.矿山生产规模化是作业规范化的基础.矿山的规模化、规范化开采工作,应通过加大宣传、管理力度,加强宏观调控来实现.小型矿山通过规模化整合,实现规范化开采必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陈亮 《安全与健康》2004,(10):24-25
矿山开采属于国家规定的三种高危险行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对矿产品需求的增加,近几年我国矿山工业高速发展.但是,目前矿山生产还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受矿山开采工艺条件的限制,如果安全防护措施考虑不充分或者操作不当,将会导致许多矿山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矿山的持续生产,矿山安全事故成为制约矿山生产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将链式理论应用于矿山水害研究,建立矿山水害链式结构,实现了矿山水害的孕源断链减灾.以矿山水害链的概念辨识为基础,分析了矿山水害链基本模式和链内结构关系,提出了矿山水害形成的链式规律,指出矿山水文地质条件是水害发生的致灾环与主导因素,人类采动、强降雨等非地质因素是激发环.建立了孕源断链的矿山水害减灾模式,从水害链结构的孕源、激发环和衍生水害3种途径实现水害的控制,对矿山水害断链减灾措施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表明,3种水害孕源断链减灾途径及其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矿山工程水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煤矿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的特点出发,用总资产收益率及增长率与每元经营现金流量及增长率,来定量描述企业成长性的量的表现,从而构造了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定量地测度企业成长性。用企业技术五要素结构分析方法,具体研究了煤矿企业的技术结构,用未确定测度理论定量测度企业技术含量及增长率,来描述煤矿企业成长性的质的表现。根据煤矿企业的特点,研究煤矿企业的成长性及其建立适合煤炭评价指标和方法,为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AutoCAD煤矿工程立体图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矿工程平面图涵盖信息为原始资料,基于AutoCAD平台二次开发了绘制煤矿工程立体图专用软件,该软件模拟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快速生成煤矿巷道立体图,利用图结构进行数据组织,建立了包含巷道、工作面参数、通风路线等详细信息的属性式数据库。同时,该软件可与已有数据库资源共享和矿图数据库兼容,实现了二维平面矿图向三维立体矿图的转换。三维立体矿图强大的数据平台可以实现井下人员实时定位、煤层瓦斯实时监测和矿井通风网络系统的全方位展示,配合网络集成可实现远程办公的智能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13.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集成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包括环境信息的监测和生产设备状态的监控,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监控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该结构各层次的特点和功能,研究了基于该结构的系统层次和软件体系结构。该结构将煤矿环境灾难监测、生产设备运行监控等多任务系统集成为一个综合系统,便于煤矿的安全监测、生产组织和管理,同时,系统具有很好的组网灵活性、开放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GIS在矿业环境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是GIS技术在矿业环境保护中的一个应用,该系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能够适应当前矿业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为基础的需求。从GIS技术的角度人手,探讨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矿业环境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理论,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预测地下采空区危险性,选用采空区结构的跨度、暴露面积、高度、埋深、矿柱尺寸布置等5个采空区危险度结构尺寸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采空区危险度粗糙集-逼近理想解排序法(RS-TOPSIS)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粗糙集理论(RS)中的粗糙依赖度,通过计算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间的粗糙依赖度得到指标权重。以40个采空区探测系统(CMS)实测采空区作为评价对象,根据单指标分类区间下限构造5个不同等级的典型采空区,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实现采空区危险度5级贴近度的分类,并辨识实测采空区危险度。研究结果表明,用为采空区群矿山建立的采空区危险度基于结构尺寸效应的RS-TOPSIS法,能够实现危险度5级分类辨识,辨识结果与采空区危险度数值分析结果吻合度为92.5%。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煤炭行业矿难频发,尚未有效遏制的现状,从对行业现实矿难的统计数据和潜在危机的现象分析入手,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根据煤炭行业的复杂系统特征进一步分析危机和矿难形成的原因和机理。笔者认为,煤炭系统的危机和矿难是由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风险演变而来的,行业内部结构失衡是危机形成的内在因素,造成系统处于病态运行状态、危机潜伏;能源需求的非理性是危机形成的外部因素,造成系统病态运行加剧、危机加重;矿难则是处于危机状态的煤炭系统运行过程中剧烈波动而产生的突发危机事件。根据分析和研究所得的结论,提出必须纳入煤炭内部系统、纳入国家能源系统和宏观经济系统中,对煤炭行业危机和矿难进行多层次宏观层面的调控并采取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矿井通风网络的社团结构特征和有效控制灾害在通风网络中的传播范围,根据通风网络的连接特点对传统的GN算法进行改进,以淮南某矿井的通风网络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发现矿井通风网络具有较强的社团结构特征;引入强弱社团结构和外内连接边数比后,社团结构的划分更符合实际。根据矿井通风网络社团间的连接关系,就会找到灾害传播的关键分支与节点并加以控制,降低灾害对相邻社团危害程度,控制灾害的蔓延范围。  相似文献   

18.
采用BP神经网络对矿井本质安全程度进行评价。介绍了矿井本质安全程度评价方法以及BP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原理;按照BP神经网络训练的步骤,以matlab6.0为平台,利用其内嵌的神经网络工具箱,生成通用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输入经过标准化后的矿井本质安全程度指标的评价分数,投入神经网络运算,就可以得出该矿井的本质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19.
模糊综合评价在矿井内因火灾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矿井火灾是直接威肋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而矿井火灾又以矿井内因火灾为主。矿井内因火灾的影响因素很多,影响过程也极其复杂。对矿井进行矿井内因火灾安全评价,可以有效识别矿井的火灾危险源和危险源的变化,并对其危险度做出评价,从而为矿井防火安全设计、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文中构建了矿井内因火灾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矿井内因火灾模糊综合评价模式。结合实际矿井对其进行安全等级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根据评价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防灭火措施,为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覆岩空间结构理论,一面采空、两面采空边界条件下覆岩结构称为“O”型和“S”型,结合矿压知识及工程背景的特殊条件,将二者转换过程中覆岩结构定义为“O-S”型。在系统分析三种结构构成、运移规律和应力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山动力事件进行分析与防治;现场侧向支承压力监测结果显示基于覆岩空间结构理论的结构构成及相关计算相似,现场顶板岩层离层监测结果显示基于覆岩空间结构理论的覆岩运移规律阐述可靠,工作面矿压特征监测结果显示基于覆岩空间结构理论的特厚煤层矿压特征分析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一致,研究可为类似条件下矿压特征分析与岩层控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