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40年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地处燕山、太行山隆起带和华北平原沉降带,境内大小断裂带纵横交错,地震活动频繁,是全国强震多发省份之一。自有地震史料记载以来,河北省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1次,7—7.9级地震4次,6—6.9级地震26次,5—5.9级地震上百次。1966年3月邢台地区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地震灾害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地震史料和近代地震调查资料,总结得出辽宁省的地震灾害有以下特点:(1)类型较多,除了浅源地震外,还有由人类生产活动诱发的矿震、水库地震和塌陷地震。(2)发生频繁,近100年来共记录到烈度6度以上的构造地震14次,近年来破坏性矿震每年都有发生。(3)分布范围广,成灾方式不一,全省90%的地区都遭受过6度以上的震害,有的一次成灾,有的灾害系由多次地震累加造成。(4)损失严重,辽宁省经济发达,而灾害频发区集中在中部城市群,因而使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加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强烈的国家之一,全球三分之一的大陆地震发生在中国,全国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上都发生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除浙江和贵州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6级以上强烈地震,有40%左右的国土,60%的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位于Ⅶ度和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我国的地震具有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和震源浅  相似文献   

4.
安徽地区地震活动周期表将公元288 年以来M≥4 .0 地震活动划分为与华北二至七周期相对应的六个地震周期,每周期分为与华北相似的初震段、前震段、主震段和余震段四个地震段。安徽地震周期超前于华北地震周期,每周期4 级以上地震从皖渐交界一带的皖东南地区开始活动,各阶段最大地震震中由南向北迁移。第七周期4 级以上地震活动至1979 年固镇5 级地震已结束,未来将进入第八周期初震段。近几年皖东南地区的广德县或旌德县可能发生4-3 级左右地震。  相似文献   

5.
高燕 《防灾博览》2007,(4):44-44
近几年来.普洱市境内连续发生破坏性地震.如2005年1月26日.普洱市思茅区5.0级地震:2006年1月12日.普洱市墨江县5.0级地震;2007年6月3日。普洱市宁洱县6.4级地震。在这些地震发生后.市、县地震部门在地震现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震部门的每一名地震工作者.不需要通知都会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听候安排投入到地震现场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吴佳翼等研究华北地震同日本地震的相关性 ,提出日本地震活动的 3个区 :日本海沟地震活动区(A区 )、日本海西部的深源地震区 (B区 )和日本浅源地震区 (C区 )如果相继发生地震活动 ,则中国华北地区 (D区 )将发生 6级以上响应地震。作者用 1 979年以来江苏及其黄海的 3个 6级震例 ,说明D区应扩大到江苏及其附近地区 ,并对历史地震进行检验。如果把D区改为大华北东部范围 ,在地球自转减速段 ,响应震将发生在华北东部 35°N~ 39°N地区 ;在地球自转加速段 ,响应震将发生在 φN≤ 35°或 φN>39°的地区。江苏及南黄海 6级响应地震发生的时间 ,可以用东北深震区与黄海地震带的相关性来估计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 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 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的地震断层。在1985年6月以前,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呈随机分布,1985年6月以后ML≥3.0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 苍山 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来回迁移;1974年以后沿苍山 尼山断裂的ML≥3.0地震都发生在52级地震震中附近,说明在苍山 尼山断裂与沂沭断裂带交汇区西侧较长时间的能量积蓄。苍山52级地震前最后发生的两个ML≥2.0地震与苍山52级地震震中形成沿地震断层的临震小震活动条带。  相似文献   

8.
《防灾博览》2014,(1):14-17
正2013年,全球地震活动频繁,7级以上强震频发,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我国地震活动也十分活跃,5级以上地震达50次,显著超过历史平均水平。2013年全球大震活动2013年共发生7.0级以上地震23次,高于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18.3次,年),全球地震保持活跃态势,其中5月24日,在鄂霍次克海发生的8.2级地震,为2013年全球最大地震。  相似文献   

9.
日本新潟县中越大地震震害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县中越地区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死亡40人,受伤4500余人,10万余人无家可归;房屋损坏近14万栋,财产损失约3万亿日元。作者随日本建筑学会地震考察队到该次地震现场进行了考察,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地震概况,地震活动性、地震烈度分布及地震波的特征,震害及分析,经济损失,最后给出了这次地震的震害经验和教训。内容可供建筑抗震设计和今后有关规范的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害损失的严重性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1831年我国有地震历史记录以来,至今共记录到6级以上强震800多次,遍布于除浙江、贵州以外的所有省份.就浙江、贵州两省而言,也都发生过5~6级地震.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全球共发生 7级以上地震 2 1次 ,最大地震为 6月 4日苏门答腊 7 9级、 6月 1 8日印度洋7 8级和 1 1月 1 6日所罗门群岛 7 8级地震。 2 0 0 0年全球 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两岸地震带及欧亚地震带 ,尤其是南太平洋的苏门答腊、所罗门群岛等地区。2 0 0 0年我国共发生 5级以上地震 48次 ,最大地震为青海省玛多 6 6级。内陆地区 5级以上地震空间分布 ,主要在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新疆、云南等省 ,东部地区仅发生 1次 5 1级地震 (即 1月 1 2日辽宁岫岩 5 1级余震 )。在过去的一年中所发生的地震各有其特点 ,认真总结 ,可从中得…  相似文献   

12.
《民防苑》2009,(6):44-44
美国阿拉斯加发生5.6级地震 5月1日,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震中位于阿拉斯加金科夫东南94公里处,目前还没有伤亡损失报告。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6次,最大地震为2002年11月2日09时26分印尼苏门答腊7.8级地震和2002年11月4日06时12分美国阿拉斯加7.8级地震。2002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频次是近几年来发生最少的,比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频次(18次)偏少。2002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的空间分布主要在西太平洋地震带、东南亚及印度尼西亚地区。2002年中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频繁,火山爆发的频度很高。全世界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中.1/5以上发生在日本。小地震更是不计其数.平均每天有4次之多,因此被称为“地震国”。在日本我赶上过一次地震,那是在大阪的外国语大学。时值半夜,大家都已进入梦乡,我被强烈的地震给“震”醒的时候.发现自己已躺在地上  相似文献   

15.
天灾     
《民防苑》2009,(5):45-45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6.1级地震;意大利发生6.3级地震;汤加附近海域发生5.9级地震;日本千岛群岛发生里氏6.6级地震;美国东南部遭龙卷风袭击5人死亡。  相似文献   

16.
《防灾博览》2013,(6):10-11
2013年10月12日5时24分.在克马德克群岛地区(南纬30.7.西经178.4)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0千米.  相似文献   

17.
胡常忻  郭履灿 《灾害学》1997,12(1):72-76
1995年全世界发生197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有30次7级以上的地震(最大震级8.1级)。具有灾害性的地震为33次,伤亡20人以上的,国内及边界地区为4次,国外有15次,其中有2次灾难性的大地震。该年地震与1994年相比呈明显增强趋势,为本世纪以来第三个强震最多之年。1995年世界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为地震袭击现代化大城市,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惊人的财产损失数额。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本世纪以来华东地区地震资料相对可靠的中强地震活动,发现前后两阶段有着不同的空间分布类型。第1阶段地震活动集中在苏鲁近海、菏泽一带及大别山地区,呈环状分布。而1971年以来的第2阶段中强地震全都分布在菏泽至溧阳北西向一线的东北一侧,并呈网络性分布。其中已经发生的3次6级以上地震都分布在上阶段较少地震活动的苏南至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同时分析研究了各阶段地震活动特点,以及由于受北东、北西向构造控制影响,所划分华东地区三大部分地震活动在两阶段出现的震场迁移。最后指出该地区目前应重点注意苏南至长江口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9.
对江苏及邻区地震频次自仿射分形H值的变化特点作了研究,并对1970年以来发生在该地区的5级以上地震作了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及邻区地震频次的H值在0.59~0.99之间,地震活动具有确定和随机的双重属性,同时表明地震活动具有正继承性;对江苏及邻区的震例及其预报效能评价的研究表明,地震频次H值下降的异常现象与江苏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回溯性预测检验得到的R值为0.365。因而地震频次H值在该地区的地震预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用来探求未来中强地震可能发生的危险时段。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007年11月14日晚23时40分,智利北部地区发生里氏7.7级(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为7.9级)强烈地震。智利国家紧急情况办公室当天公布说,地震震中位于托科皮亚以东35公里,即南纬22度,西经69度,震源距离地面59公里,地震大约持续了50秒。15日早晨又发生了7.1级的余震。地震发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曾向夏威夷和智利西海岸发出了海啸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