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一级强化混凝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磁粉的加入对强化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出最佳温度的范围和最佳加药量.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了磁粉的加入对混凝沉淀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2.
针对河北某矿矿井水岩粉含量较高(原水浊度为340 NTU)、预沉后水质发白等问题,采用二次混凝+沉淀工艺进行处理,研究了混凝剂、助凝剂、投加方式与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混凝剂为PAC,最佳助凝剂为阴离子型PAM;最佳投加方式为一次混凝投加100mg/L PAC、二次混凝投加20 mg/L PAC与0.6 mg/L PAM,这一加药条件下的沉淀出水浊度为4.6 NTU,浊度去除率达到98.7%,PAC投加量较一次混凝沉淀减少29.4%;采用二次混凝+沉淀工艺能减少药剂投加量并提高悬浮物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3.
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生产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处理生产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法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好,生化后污水混凝效果提高,处理后水质可达生产回用要求。对影响五物接触氧化效果的污水浓度,气水比,接触时间参数和不同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进行了条件选择试验,获得了处理效果随条件变化的曲线,最佳混凝及其最佳投加量。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应对O3-BAC工艺引起的净水工艺中仙女虫污染风险,进行了混凝沉淀对仙女虫控制效果研究.首先进行了自来水厂混凝沉淀单元仙女虫现场采样分析,再结合仙女虫混凝沉淀去除的烧杯实验和沉淀池迁移模拟实验,分析探讨混凝沉淀对仙女虫的去除规律和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自来水厂混凝沉淀和烧杯实验条件下的混凝沉淀均对仙女虫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混凝沉淀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各种因素对再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混凝剂FeCl3、Al2(SO4)3和PAC与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复配,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静态正交试验和动态混凝沉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投加量是再生水水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是再生水水质的第二影响因素.最佳处理效果时动态试验混凝剂投加量高于静态试验混凝剂投加量.  相似文献   

6.
王宝泉 《陕西环境》1996,3(4):31-34
本文通过对洛阳耐火材料厂废水的分析及试验研究,提出采用复合混凝沉淀工艺处理耐火材料厂废水,并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适宜的混凝剂及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7.
有机物对水体的污染,是当前水质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有机物污染中可能存在致突变物、致畸物甚至致癌物的污染.本文以理论研究为依据,针对有机污染原水的强化混凝处理,在确定最佳混凝剂并分析了影响混凝效果因素的基础上,对高效混凝沉淀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化效能进行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革基布企业废水的水质情况,研究了用投加混凝剂处理该废水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混凝剂、混凝剂的投放量和混凝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一级混凝沉淀时,FeSO4的最佳投加量为1.4g/L,最佳pH在11.5,而 PFS (聚合硫酸铁)的最佳投加量则为2.0g/L,适合的混凝pH>5;二级混凝沉淀时,Al2(SO4)3的最佳投加量为1.332g/L,而PAC(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加量则为0.3g/L.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深水循环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含藻水的效果和机理,采用U形管模拟深水循环装置对含有铜绿微囊藻的原水进行预加压,再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测定了40~80 m深水循环混凝沉淀的处理效果,探究了深水循环除藻机理,并评价了水质安全性.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深度的加大,深水循环混凝沉淀效果越好;在投药量30 mg·L-1时,60~80 m深水循环混凝沉淀对藻类去除率达到95%以上,浑浊度小于1.6 NTU,处理效果比原水直接混凝沉淀、预氧化混凝沉淀显著提高.深水循环利于藻类去除的机理是,藻细胞内气囊受深水水压作用而坍塌破裂,气囊内气体透过细胞壁扩散进入水中,藻体失去气囊浮力,由上浮转而下沉.深水循环及混凝沉淀阶段水中的藻毒素、DOC均未增加,说明深水循环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含藻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石灰和混凝沉淀相结合处理含SO42-和F-矿井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灰和混凝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去除含SO42-和F-矿井水,并对去除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沉淀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石灰乳浓度5%,投加比20:1,沉淀平衡时间为6h;混凝沉淀的最佳条件为PAC溶液浓度25%,用量2 mL/100 mL,沉淀平衡时间为20 min,pH值6~8,温度20℃。处理后,SO42-脱除率大于91.0%,SO42-含量小于30 mg/L;F-脱除率大于78.5%,F-含量小于0.3 mg/L。  相似文献   

11.
絮凝沉降法强化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絮凝沉降法强化城市综合污水的一级处理 ,该方法简易高效 ,运行灵活 ,出水水质稳定 ,对中低浓度的城市污水而言在技术上可靠 ,经济上可行。  相似文献   

12.
为处理河北省某农药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哒嗪硫磷废水,研究采用过滤除油-加酸中和-过滤-混凝技术对该废水进行综合预处理。采用该工艺进行预处理后COD<3000mg/L,预处理后水质基本稳定,可生化性能提高,符合后续生化处理的水质要求,在去除COD和S2-的同时回收硫磺和硫化钠,体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工艺思想。  相似文献   

13.
CAF涡凹气浮——混凝沉降工艺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描述了CAF涡凹气浮———混凝沉降工艺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造纸厂预处理后的废水中BOD5、CODCr、SS和TP经涡凹气浮和混凝沉降后去除率达90~995%。出水水质达到造纸工业废水排放1级标准。(GB3544-92)  相似文献   

14.
有机磷农药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磷农药废水COD值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组分复杂,排放前必须进行有效处理。综述了处理机磷农药废水的生化法及其吸附、水解、混凝沉淀等预处理方法,常规化学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电化学氧化、光催化降解法等化学法、物理法和超声波法等处理方法。展望了今后有机磷农药废水降解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新方法、新设备的开发、去除机理及影响因素、动力学模型、新微生物菌种、先进检测技术等。为有机磷农药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煤矿生活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煤矿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现状,分析强化一级处理工艺与效果,对其应用于煤矿生活污水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认为煤矿生活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可行,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氧化-混合沉淀法在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工程的设计及运行情况.实践表明,该方法在处理色度较大的印染废水过程中,能有效去除各种有机物、色度及部分无机物,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水处理方法,例如生化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但絮凝沉降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水质处理方法。随着水污染的增加,高效实用絮凝剂的研制成为关键。目前,在各种废水处理中,絮凝剂起着至关重用的作用。综述了各类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产废水和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系统探讨了石灰法处理磷化废水的反应时间、投药量、搅拌强度和沉淀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反应时间达到2h,石灰投加量理论用量的2.5倍才可使废水中的磷、钙充分反应生存羟基磷酸钙,从而使含磷废水出水达标。搅拌强度和沉淀时间对除磷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SBR+絮凝沉淀法处理造纸中段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用SBR +絮凝沉淀法处理造纸中段水的工程实例 ,主要介绍了各构筑物、设备的运行参数和调试运行情况。结果表明 ,该工艺具有占地少、效果好、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 ,可应用于造纸中段水废水处理中  相似文献   

20.
硫化染料回收再利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废水具有硫化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成分复杂等特点,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试验从回收印染废水中的有用物质硫化染料的角度出发,通过混凝沉定法使染料与水分离达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结果表明,浓硫酸的用量为1mL/L,其回收率达到91.3%,回收后的染料染色率达98.2%。回收后的废水经进行一步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