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焊与气割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氧气胶管爆炸事故,主要原因是: 1.由于误将乙炔胶管当作氧气胶管使用等原因,使氧气胶管内形成乙炔-氧气混合气。 2.氧气胶管内沾有油脂。 3.采用代用胶管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或因磨损、硬伤、腐蚀及老化等原因,使氧气胶管的强度降低。 4.氧气表因发生故障而失去减压和调压作用,使高压(若氧气表发生着火事故时,还会产生高温)直接作用于氧气胶管上。 5.由于高速气流引起静电火花。 6.操作时发生回火引起爆炸。一般说来,氧气胶管的压力通常是高于乙炔胶管的,所以气焊或气割发生回火倒入氧气胶管而引起燃爆的可能性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漳州PX事故原因及影响,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收集了相关事故资料,通过照片简单介绍了事故现场爆炸情况;结合事故参数及实际情况对点火源、管道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事故前检测到的管道运行记录计算氢气泄漏量,进一步研究爆炸产生冲击波对储罐区影响。结果表明,爆炸是由于存在残余应力的管道在测试中开裂,管内氢气快速泄漏,与断口摩擦产生静电火花引爆蒸气云;泄漏的229.7 t氢气爆炸对原料储罐的影响范围为427.03 m。鉴于爆炸位置与储罐区的距离远大于此,此次事故不会引发大规模泄漏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硅质量分数25%高硅铝合金粉尘燃爆特性研究,揭示了硅质量分数25%高硅铝合金粉尘的最小点火能、最低着火温度、爆炸下限和最大爆炸压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要防止高硅铝合金粉尘云与雷电、静电、生产中摩擦或碰撞所产生的火花等能量源接触,避免达到高硅铝合金粉尘云的最小点火能0.1~0.2 mJ而引发爆炸事故;要防止出现明火与发热设备热表面温度达到高硅铝合金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960℃;对高硅铝合金生产场所、工艺设备等进行抗爆设计时,约束爆炸压力措施承受最大爆炸压力的冲击至少要在0.525 MPa或以上。  相似文献   

4.
电石是碳化钙的俗称 ,气焊工艺的原料。电石属于遇水燃烧的一级危险品 ,即电石遇水发生剧烈分解产生乙炔并同时大量放热 ,该热量足以引起乙炔的着火燃烧或爆炸。爆炸原因 :(1)包装不严、电石受潮 ,使电石桶内空间形成乙炔与空气的爆炸混合气体。(2 )电石普遍含有杂质硅铁 ,装运时互相摩擦碰撞而产生火花 ,开启电石桶方法和使用工具不当 ,在操作中撞击产生火花。(3 )储存电石的场所受潮 ,使电石受潮分解。(4 )电石库房、乙炔站和电石破碎间积存的电石粉末未及时清扫和妥善处理 ,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分解。预防电石爆炸措施 :(1)防潮 :制好的电石…  相似文献   

5.
浮桶式乙炔发生器是一种落后的乙炔发生装置,但由于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一些企业和个体修理行业使用非常广泛。浮桶式乙炔发生器造成的事故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自1985年10且至1988年3月底,仅濉溪县,就发生浮桶式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10起,死亡2人,伤5人。其中,个体修理户发生爆炸事故4起,死亡1人,伤4人。据分析,造成发生器爆炸的原因,除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和操作不当外,主要是由于浮桶式乙炔发生器自身缺陷造成的。浮桶式乙炔发生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浮桶式乙炔发生器主要由定桶、浮桶和电石篮组成。在装换电石和正常运行时,都可能引起定桶、浮桶、电石篮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从而产生火花、造成爆炸。  相似文献   

6.
在化工企业中,静电的影响和危害较大。由于静电的产生和蓄积,可能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周围易燃物品着火和爆炸,严重地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例如,我国有关部门在1987年统计的静电事故就有100多次,日本在1972~1977年的六年时间里,共发生静电火灾661次。所以,要加强安全检查和管理,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和控制静电所造成的灾害.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不饱和聚酯树脂钮扣厂在除尘设备维修过程中发生的粉尘爆炸事故,探究静电引起此次事故的可能性并提出防护措施。通过实验测定不饱和聚酯树脂钮扣粉尘的爆炸特性参数,进而确定其静电爆炸敏感性。结果发现:不饱和聚酯树脂钮扣粉尘云最小点火能MIE为4~10 mJ、最低着火温度MIT为480 ℃、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LIT>400 ℃。表明,此粉尘属易燃粉尘,其粉尘爆炸敏感度极高,被静电火花点燃的可能性极大,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静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韩颖 《劳动保护》2011,(12):40-42
2011年1月19日16时50分,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豫田花炮厂因违规装配药,导致静电积聚,产生静电火花而引发爆炸事故。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产、21人受伤。  相似文献   

9.
唐安军 《安防科技》2011,(3):45-46,44
本文通过介绍几起关于乙炔气瓶爆炸、燃烧等方面的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与一般压缩气体气瓶进行比较,简要介绍溶解乙炔气瓶的独特结构特点。对乙炔气体的火灾危险性进行较深刻的阐述,对乙炔钢瓶充装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具体的消防安全措施,并对乙炔使用过程中发生回火及泄漏事故提出具体的消防应急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3月21日发生在广东省深圳市的一起乙炔气瓶装运车爆炸燃烧事故,导致2人严重受伤,其中1人生命垂危。该起事故是由气瓶泄露的乙炔气体在运输过程中遇到火花引起的。事发现场2012年3月21日上午9时许,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大量汽车碎片飞到30m高的深圳市上空,一辆气瓶装运车被炸得面目全非,车辆  相似文献   

11.
在事故现场勘查的基础上,通过材料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与断口、碎片附着物以及充装气体成分等检测和试验,结合爆炸能量的理论估算,对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的性质和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瓶体存在的脱碳、微裂纹及局部腐蚀凹坑这些类裂纹缺陷在爆炸产生的巨大载荷下诱发了气瓶的开裂及扩展,其宏观断口表现为韧脆交替的快速断裂特征。依据碎片抛射距离估算的气瓶实际爆炸能量远大于其发生物理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气瓶爆炸属于化学爆炸。气瓶内存在的碳烃类油脂有机物以及瓶阀关闭时产生的摩擦热或静电火花是氧气瓶发生化学爆炸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引起着火时 ,可按火灾事故处理。发生爆炸事故而未引起着火时 ,应立即停止有关用户使用煤气 ,关闭来源开闭器 ,切断煤气 ,并通入蒸汽 ,在管道内正压情况下及时堵上盲板。发生爆炸事故后煤气大量泄漏而未引起着火时 ,全部人员应立即离开事故现场 ,对中毒负伤者应立即组织抢救 ,并在周围加设岗哨 ,断绝交通。爆炸后应根据停送煤气规程 ,将管道内残余煤气处理干净 ,严防再次爆炸。如果爆炸结果仅造成焊缝裂开 ,大量泄漏煤气而未引起着火 ,可以降低煤气压力 ,再用打卡子补焊等办法处理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清子…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某地槽罐车倾翻导致的液化气泄漏爆炸事故为例,从爆炸发生条件的角度对事故发展过程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环境温度升高导致压力增大是槽罐车破裂的直接原因,倾翻使罐体强度降低,容积减小是间接原因,可能的引火源为电气或静电火花而非烟头。运用PHAST软件模拟了液化气泄漏形成蒸气云爆炸的过程,利用冲击波超压和热辐射准则得到本次事故安全距离为310 m。研究结论对类似事故的抢险救援和疏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油料储运中,由于流动的油料与泵、过滤器、输油管壁和油罐等摩擦,便会产生静电、油料是不易导电的绝缘物质,静电荷不易导走而积聚在油料表面。静电荷越积越多,电压便越来越高,常可达到几千伏甚至几万伏。这时,液面就可能和容器内接地体之间产生静电放电,放电时若遇油蒸汽恰在可燃浓度,就可能发生爆炸、燃烧,造成静电起火。1969年,国际上就有三艘20万吨级的巨型油轮因静电放电而爆炸起火。1970年,两架“波音”飞机因油料静电引起油箱爆炸。在1967-1970年间,某国空军连续发生了17起低温加注航空煤油静电着火事故。 油料装运中静电放电起火,…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管道泄漏火球事故后果模拟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时,大约90%的气体产生燃烧并形成火球,遇火源即发生危害性非常大的火球爆炸事故。本文针对城市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综合考虑天然气泄漏后可能发生的火球燃烧和爆炸,利用爆炸冲击波和火球热辐射模型对天然气管道(完全破裂)在发生泄漏时发生火球爆炸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分钟内泄漏天然气云团超压爆炸的死亡半径和热辐射的火球半径分别高达39.44m和92.93m。因此,通过计算天然气泄漏火球事故爆炸和热辐射范围,对天然气火球爆炸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焦化厂的生产工序及设备概况;从固体、液体、粉体、气体和人体等五个方面讨论了静电的产生机理以及静电的危害性质;重点探讨了防范静电危害的技术措施,其中分析了静电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条件,并提出了静电危害的防护对策,主要包括:工艺控制法、泄漏法、接地法、中和电荷法、封闭消尖法、防人体静电法。  相似文献   

17.
正小小的流体装卸臂,导致了2017年6月5日山东临沂金誉石化罐车泄漏重大爆炸着火事故,由于目前流体装卸臂还未纳入特种设备目录管理,应如何避免此类安全隐患?本文作者提供了建议。2017年6月5日凌晨1时左右,山东省临沂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储运部装卸区的一辆液化石油气运输罐车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气泄漏,引起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 468万元。从事故视频中可以看到,引发爆炸的第一泄漏点在槽罐车卸装工  相似文献   

18.
工业生产硫磺粉的过程中,由于静电等因素导致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本文就是为硫磺粉的生产安全进行基础研究。国内硫磺粉爆炸事故几乎一个月发生一次,给设备和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威胁。不同材料的特性是不同的,摩擦产生静电的情况也不一样,本实验主要研究硫磺粉和粉碎设备中主要材料摩擦产生静电的情况,了解硫磺粉的静电特性,为减少静电的产生或者消除静电寻找途径。硫磺粉碎设备———机械磨中主要的材料类型是不锈钢、刚玉和碳化钨,用这三种材料制成的研磨罐对硫磺粉进行研磨,测试表明硫磺全部带负电荷,碳化钨罐研磨起电效率最高,刚玉罐起电效果最小,静电量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达到平衡。用不同粒径的硫磺粉进行研磨,实验表明粒径较大的硫磺粉比粒径小的硫磺粉产生的静电略少。  相似文献   

19.
在正常的生产中,不应该有任何的泄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泄漏在各类工业中都可能发生,所泄漏的物质状态可能是气体、液体、蒸气、粉尘或固体.泄漏在开始时往往只发生在局部很小的地方,但所造成的后果却十分严重,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有些特大事故正是由于局部泄漏而造成的.日本曾对该国化工厂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其中火灾、爆炸、设备破坏、中毒等事故中,有近一半是由于泄漏造成的,可见危害之大.  相似文献   

20.
钢铁企业对氧气需求量巨大,各个钢铁企业设有不同规模的氧气、液氧储罐。但是,氧气、液氧具有助燃、爆炸等特点,储罐一旦泄漏,遇到可燃物或明火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一)火灾、爆炸危险性氧气属助燃气体,浓度超过23%的氧气有着火的危险;遇到可燃气体如丙烷或油脂等可燃物质,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