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回顾和总结这次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对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场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地表破裂带究竟在哪里?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地震我们能做些什么?就这些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防灾博览》杂志社于近期采访了一直在震区组织科学考察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南北带地震构造研究组组长张培震。  相似文献   

2.
长江是中国经济的主动脉,长江流域融汇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汇集了多种经济成分,是中国经济腾飞和向中西部扩展的基地,长江流域的长治久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局.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灾害损失越来越大.为了达到减轻长江洪灾损失的目的,需要对影响长江防洪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认真反思,诸如长江防洪规划及治水方针是否需要修正?水土流失对长江防洪究竟有多大影响?何时才能做到人与洪水各得其所?蓄滞洪区如何才能发挥其作用?以及为使长江安澜是否需要制订"长江防洪减灾法"?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通过多方研究论证制定出科学的长江防洪规划和治水方针,并以国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长期实施,不得随意更改,长江才能得以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3,(3)
伊拉克战争已经近尾声,萨达姆却在人间“蒸发”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又将成为国际情报界的聚焦点。萨达姆究竟得了什么病? 自海湾战争结束以后,时任伊拉克总统达姆很少公开露面,且行踪不定,充满了神秘色彩。而一些国家的媒体以及西方情报部门屡屡抛出“萨达姆病危或死亡”的种种消息,更使得萨达姆的健  相似文献   

4.
"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毒豆芽",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超市一看,几乎所有食品的配料表上,都标明含有某某添加剂.于是,很多人认为,这些东西也不能吃了,既疑惑,又恐慌,究竟还有什么食物可以放心吃?一时间,人们视食品添加剂为大敌.食品添加剂已经逐渐成为牟利、违法、伤害、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威威 《防灾博览》2014,(1):78-79
正近些年来,一个名词频频出现在报纸、电视、电脑等媒体上.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就是——"可燃冰"。"可燃冰"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其价值与探索研究它的意义何在?"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为水和天然气,是甲烷和水在海底等高压低温下形成的固体燃料。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呈  相似文献   

6.
严羽 《防灾博览》2005,(5):22-23
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生存质量近年来,空气污染加剧,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而空气污染又首当其冲.据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全国70%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是山西省,据综合整治报告结果,临汾、阳泉、大同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座城市的前三名.多年来,临汾市区环境一直处于严重污染状态,主要污染物颗粒物超出国家二级标准3倍多,二氧化硫超标率100%.污染最重的时候,汽车在大白天也需开大灯.空气严重污染,蓝天渐渐离我们远去.一旦没有了蓝天,人类将如何生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发生在农村的五六级地震.给农村造成重大的损失。引起了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能使一个中等地震,就给农村牧区造成那么重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呢?思考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农村建筑没有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二是广大农民对地震灾害缺乏认识。地震科普知识匮乏。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愉林子镇发生的一起重大校车交通事故,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抹不去的伤痛.如何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成为政府和老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其实,校车安全并不仅仅是我们中国面临的难题,国外其他国家也同样面临如何保障校车安全的困扰.那么,国外其他国家是如何保障校车安全的呢?  相似文献   

9.
数字     
《民防苑》2014,(8)
正1.01亿人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约9 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近800万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可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严重疾病,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这组传染病。两颗美国东部时间7月23日晚间,一枚德尔塔-4运载火箭要从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发射,把两颗同步空间态势感知卫星送入轨道。有西方媒体称,美国空军把这种新型先进卫星送入太空旨在暗中监视其他国家卫星,并且能够反击针对美国航天器的可能威胁。那么目标究竟是什么?一些西方媒体和美  相似文献   

10.
正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用水,洗澡、淘菜、冲厕所……产生的污水去了哪里?污水究竟是如何处理的?处理后的污水能再次利用吗?说到"污水",我们脑海中第一反应就是掩鼻而过,异味很大。可当笔者走进高碑店再生水厂门口时,不仅没有闻到预想中刺鼻的味道,环境还十分整洁干净,厂区内大面积覆盖着草坪、灌木丛,四处鲜花盛开,像公园一样。高碑店再生水厂辐射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正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接上期)第四章血祭唐山10.夏日的闪电与命运的沉浮我们瞪大双眼苦苦寻觅,为什么却遭到震魔的突然袭击?面对大地震洗劫后的残垣断壁,面对唐山人惊魂未定的满腔悲愤,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诅咒者还是被诅咒者。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地震工作者们每每谈及这场大劫难,都痛惋不已,仿佛那是烙在他们心灵深处一块伤口,一辈子都很难愈合了。  相似文献   

12.
下期问题     
《民防苑》2014,(11)
正最近,不少媒体都报道了一项来自法国的最新研究,其结果显示频繁使用手机与脑部肿瘤(胶质瘤及听神经瘤)的发病存在正相关,这一结果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手机安全性的购忧物虑签。"单手小机票导含有致双脑酚肿A瘤吗"?的对人说的法健流康传有已危久害,吗在?这方面目前的研究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云南某幼儿园发生了多名儿童集体中毒事件,而罪魁祸首则是已经有点陌生的毒鼠强。那么,这种毒物,究竟是什么玩意,又有多厉害呢?无心之作毒鼠强学名叫做"四亚甲基二砜四胺"(CAS:80-12-6),其分子结构很有趣,像是一个漂亮的笼子: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融为一体.人类的发展历史始终伴随着对自然灾害的斗争和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全球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相似文献   

15.
脑筋急转弯     
《民防苑》2014,(12)
正魔法变球魔术师站在舞台上,手中拿着四颗球。"各位,请仔细看了,"他把球放在手掌上,大喊一声。"哧!"球仍然在原来的位置,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观众看到这个情形后,立即鼓掌高声喝彩。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6.
朝鲜是我国的邻邦,与我国的边境城市仅一江(鸭绿江)之隔。其境内广泛分布的核电站、核工厂、反应堆等核设施,距我边境最近处仅有5公里。如果发生核泄漏等核事故或者遭到敌对国家(包括恐怖分子)的常规武器打击,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次生核化危害,必将对我东北、华北地区附近的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造成极坏的影响。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多次启动、中止和破裂,关于朝核危机引发核危害的防护问题也持续升温。那么,朝核危机引发的核危害都有哪些呢?对我国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应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具体该如何防护呢?所有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几年以前,新闻和网络上突然流传开了这样一条消息,说是经检测发现有50多种植物可以致癌,并附上了这些植物的名单。消息一出,引得众多养花爱好者心惊胆战,不少花草惨遭"清扫"。无独有偶,一则"夹竹桃可以致癌"的消息也是不胫而走,于是上海等地大片作为行道树种植的夹竹桃惨遭灭顶之灾。几年过去了,这些消息仍不时出现在小报、微博之中,经常被人提起。让想购买花卉的人犹豫再三。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8.
金水 《防灾博览》2021,(6):40-41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到2040年,地面沉降可能影响全球19%的人口,总计达到16亿人,其中86%生活在亚洲.地面为什么会沉降,有哪些危害?人类又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在全世界洪水风险最高的20个主要沿海城市中,有15个受到地面沉降威胁.地面沉降是指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某一区域地面下沉,主要集中在人...  相似文献   

19.
2021年3月23日,一场十年不遇的强沙尘暴袭来,成为刷屏的话题.网络上,人们晒出一张张黄沙蔽日的照片、一条条爆表的PM10、PM2.5测试值.据国家有关部门监测评估显示,这场浩荡强势的沙尘暴主要起源于蒙古国.一场起源于国外的沙尘暴,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和视线中,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错愕:多年不见的沙尘暴,怎么又出现了?  相似文献   

20.
当“非典”突然袭来时,同在一个城市生活的人,为什么有的被感染,有的却安然无恙?患了“非典”的人,为什么有的病重不治,有的却化险为夷?人的自身免疫力在这其中起到什么作用?“非典”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瘟疫吗?如何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对待“非典”?本刊特邀著名免疫学专家、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凤连教授,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雍爱琳,就这些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撰文,希望能给您带来祥和、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